经团(镇)申报、师建设局、旅游局初审、兵团建设局、兵团旅游局水平组织专家组审查、网上公示等环节,最终将第一师10团等15个团(镇)授予“兵团特色景观旅游名单(镇)”

2014年度兵团特色景观旅游名团(镇)名单:

第一师

十团、十六团

第二师

二十七团

第四师

六十二团、七十三团、七十八团

第六师

奇台农场、共青团农场

第十师

一八八团、一八六团、一八三团

第十二师

二二二团、一零四团

第十四师

二二四团、四七团

一师十团:

十团特色小镇(翠湖雅居小区)

十团(蓝泊湾)特色小镇步行街

十团印象蓝泊湾蝴蝶兰种植基地

十团印象蓝泊湾南国北种

十团距阿拉尔市1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团内有印象蓝泊湾生态观光园,已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近千年胡杨古树,大雁湖等旅游资源。团部小城镇徽派建筑风格,别具江南特色,已经成为观光、休闲、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阿拉尔市的后花园。

一师十六团

十六团塔里木河源头

十六团荷花主题公园

十六团塔河源牧归

十六团位于阿克苏市与阿拉尔市双城之间,地处阿克苏 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河交汇处——塔里木河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优异,可进入性优良。十六团还拥有南疆最大的荷花主题公园,夏日荷花盛开,白莲、红莲、睡 莲,风姿绰约,荷香阵阵,是赏景消暑的好去处。

据了解,经过十多年发展,一师阿拉尔市旅游景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迁,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以军垦文化、西域文化及沙漠胡杨自然风光、 绿色生态农业为突破口,积极构筑文化旅游大产业。

目前,一师阿拉尔市正加快打造十一团昆岗羌人故里、昆岗沙漠园、十四团睡胡杨谷、阿拉尔农场塔河银湾、“塔河源”湿地公园等多个文化旅游景点,力争用5年时间,把阿拉尔市建设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四师七十三团

七十三团处在伊犁州三角区域内的几何中心,通过S316、S220东与新源县相接,西与伊宁市相连,南与特克斯、昭苏县相接。地处伊犁州地理中心,北依特克斯县和昭苏县,南靠伊宁县和尼勒克县,西接伊宁市,东连新源县,位于伊犁河谷地理中心,团域范围内S220、S316、S242三条省道已通车,在建或即将开工有S220—S316—团部—G218公路、伊宁—阿克苏铁路、伊宁—巴仑台铁路,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优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南望乌孙山,北依伊犁河,碧水城中绕,绿树城边合。生态农业发展卓有特色,已建成疆内最大的反季节葡萄生产基地、伊犁最大的哈萨克族有机水稻基地、疆内最长的葡萄长廊、兵团最大的农业诚信商务平台等,展示出丝路古道上的靓丽风景画卷;工业发展迅猛,形成煤电煤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三大配套产业,疆内最大的金属硅生产基地。

在这里,有绿水碧湖、绿树成林的田园仙境,民族特色、军垦创业的文化底蕴。民族文化与军垦文化有机结合,建成疆内面积最大的军垦文化墙。西域文化与江南特色相融合,建筑镶嵌于园林绿化和水景之间,天城一色,兼顾南方包容柔美的秀丽和北方开放博大的俊美,让人流连忘返。旅游资源丰富,节点旅游潜力巨大。在旅游资源分布上,七十三团处在以伊犁河谷观光旅游带的中心,东部与那拉提景区(国家AAAAA级景区)、唐布拉百里画廊自然景观点、军垦文化旅游圈相连接,西部与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等边境旅游点、伊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国家AAA级景区),伊犁河谷自然景观点、伊犁将军府人文景观点相连接,南部与特克斯县八卦公园景区(国家AAA级景区)、库尔德宁(国家AAAA级景区)、昭苏夏塔等景区,昭苏田园风光旅游点、红色旅游点相连接,是伊犁州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旅游节点,是锁住伊犁河谷自然风光黄金旅游“金腰带”上的纽扣。

近年来,七十三团按照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构建‘一轴两极三心四节点’为重点的物流、商贸、节点旅游产业格局。”打造经典特色旅游路线,整合团场及周边旅游资源,促进金琪珊“宜游”城镇建设;加强伊犁地区旅游资源合作,七十三团特色旅游景点建设,形成团域内休闲旅游观光带,打造伊犁州节点旅游,重点打造节点生态旅游。

目前储备的专项旅游项目有金琪珊哈萨克民俗风情园、金琪珊游乐园、金琪珊镇百花园、金琪珊镇百树园、金琪珊镇葡萄庄园、金琪珊狩猎园、金琪珊七色河生态植物园、金琪珊农业观光园、金琪珊休闲文化采摘园、金琪珊葡萄酒庄、金琪珊金杏园、金琪珊垂钓区项目等。

六师奇台农场

一万泉旅游景区

奇台农场距离乌鲁木齐22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团场有国家4A级景区一万泉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具有悠久丰富的人文景观、清新典雅的自然风韵,是疆内著名的风景区,也是赏景消暑的好去处。

2013年景区营业总收入291万元,接待游客3万人次,连续五年,被兵师旅游局评为“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五家渠青投公司与奇台农场共同成立了新疆一万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5亿元重点打造景区内各项设施,力争将一万泉旅游景区在“十三五”期间打造成为国家5A级景区。同时紧紧依托一万泉旅游景区,积极发展特色农家乐,截止目前共有农家乐15家,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农家乐已经成为团场特色产业,有力地带动了职工群众致富增收。团场目前还有万泉滑雪场、汪家口水库、民族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景观,正在打造的军垦文化体验中心、粮食主体公园、一万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特色旅游小镇、观景平台等多个特色旅游景点,争取把团场打造成为“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团场。

十师一八六团

一八六团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上,地理位置重要、旅游资源丰富,该团有新疆境内唯一的国门、中哈会晤桥、中哈67号界碑、二连龙珠山地道、北沙窝哨所、龙口哨所(在建)、戍边文化馆等一些列具有边境特色的红色爱国主义旅游资源。除此外该团坐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类陆地口岸——吉木乃口岸,与此同时该团党委制定了“立足边境兴旅游”的战略规划,随着吉木乃口岸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在2014年10月完工,原来的单向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四车道,由东向西直通东哈萨克斯坦州,加上十师一八五团北湾边防站至该团北沙窝沙漠公路的修通,真正体现出该团东联西出、南北贯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便利的交通为发展旅游业、促进职工多元创收带来商机。

十师一八三团

一八三团芦花湖美景如画

一八三团地处中蒙边境一线,是一个点多,线长,面广的边境团场。近年来,团场充分发挥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 大力实施“旅游兴团”战略,以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导向,以建设“生态观光及红色旅游团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精品开发,整合锡伯渡文化遗址、达沃斯民居、国家AAA级工业旅游资源、农业种植景观和湿地自然景观,打造历史文化游、自然景观游和农业观光游“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

一八三团花卉基地

团场通过改扩建额河酒业公司的AAA级旅游景区、独立营三连的红色旅游景区、还有新建的团场小城镇、观光设施农业、达沃斯民居、芦花湖,开发建设独具特色的阿克塔拉湿地和锡伯渡口,不断提升团场的旅游资源,构筑衣食行游购娱六要素健全的旅游线路。同时该团积极开拓客源市场,联合旅游公司、旅行社等旅游相关单位,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媒体等,进行全方位、多途径开展对外旅游宣传活动,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提升团场知名度,吸引了众多疆内外游客。据统计,近两年来,团场累计接待游客达一万多人。

十四师四十七团:“红色旅游”第一团

四十七团位于和田地区墨玉县境内西北部,团部驻夏尔德浪,距墨玉县城37公里,全团以三大块七小片分布于墨玉县八乡一镇之间。土地总面积20.3万亩,境内海拔高度1296.5米,地势呈南高北低,气候属典型大陆型气候。

四十七团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办旅游,不断完善城镇旅游环境和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近年,团场一些场所被国家旅游局授予“3A”级旅游景点,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纪念馆成为自治区、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我台快乐一线栏目走进兵团十四师四十七团

凝重的屯垦戍边纪念馆、内涵丰富的纪念碑、朴素舒适的老兵村、美丽的团场城镇、辽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十七团的红色旅游内容越来越丰富、名气越来越大。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新疆兵团卫视微信订阅号,查看兵团新闻,了解兵团动态。

1.《新源县钓鱼的地方有哪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源县钓鱼的地方有哪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3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