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的话——

沙特以丰富的石油储量和产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沙特濒临红海,比起沙漠地区的高温天气,红海区域年平均气温31摄氏度。沿线有大片珊瑚礁、红树林和濒危海洋物种。为降低对石油的大幅度依赖,近年来该国推出了名为“红海计划”的大型旅游开发项目。计划将红海沿岸的50座岛屿和休眠火山,打造成超级观光度假区,旅游业产值年增达40亿美元,以此吸引全球游客。

我飞越万里时空,来到这个沙漠中的神奇国度......

到达位于沙特沿海城市延布的项目部,安顿下来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看红海。

这一是因为:还在国内时,就有朋友问我:红海为什么叫红海,难道海水是红色的?对此,我无法回答。

这二是因为:到达沙特项目部后,才惊喜地发现,驻地竟然就设在距红海不足200米的海边。每天早晚溜达就走到海边了,想不见红海都不成。

怀着尽快瞧见红色大海的急切心情,我丢下行李便跑到海边。然而,映入眼帘的红海却是这个样子的:一望无垠的大海,清沏见底,湛蓝中透着妩媚,见不到半点儿红色。只有海风吹过,飘来一股股微微的咸猩味儿。

这一瞬间,便触动了内心最温柔的部分,竟然莫名产生了想痛哭一场的感动。

我通过翻译寻问当地人,但无人能说清为什么这清沏碧绿的海洋竟然叫红海。于是,上网查资料,大致有如下说法:一是因为倒影在海水中的山岩,在日照下发出炫目的红色;二是红海被阿拉伯沙漠和撒哈拉沙漠包围,是真正的沙漠中的海;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西亚人眼中黑色代表北方,红色代表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还有一说是海内的红藻季节性繁殖,整个海面都变成了红褐色,因而叫作红海。

我个人认为:最后一种说法比叫准确。因为红海的红藻和红珊瑚很多,各种红色的鱼儿也非常的多,很好看!

红海是年轻的海。大约2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诞生了红海。现在还可看出,两岸的形状很相似,这是地壳运动导致大陆被撕开留下的痕迹。

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间的裂谷,沿红海底中间通过。地质家们发现:400万年来,两个板块仍继续分裂着,两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扩张。由此下去,红海在不断加宽,将来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当然当然,我们这辈子是瞧不见啦。

此时的我,就在沙特境内的延布市。今天,是项目部的休息日,我们要坐游艇出海钓鱼、看珊瑚、享受明媚阳光。

就一个字——爽!

一大早,我们的车子就出发了,沿着红海岸边急行。约莫40多分钟之后,蓝天下,黄色的沙漠远方,单调的黄色之外有了一抹绵延不断的湛蓝,像一条蓝色的带子躺在黄色的土地边……

由于头晚上就联系好了船,此时一个肥胖的当地大汉早在码头等着我们。

双方见面并不多话,开始讨价还价。胖大汉操着飞快的沙特话,开口便报出一长串阿拉伯数字。我方的翻译小帅哥立即回报出另一串阿拉伯数字。

双方你来我往,指指点点,互不相让。直听得我们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

最后,从表情上看,是那胖哥们败下阵来。终于双方握手成交。

上船的当口儿,我悄悄问帅哥翻译,“当时你指着那胖哥们的大肚子,说什么呢”翻译笑着说,“当时我指着他的肚皮说,就是因为你捞的钱太多,肚皮才这样大,你们的真主会因此生气的。他这才肯减少船费”闻讯,我哈哈大笑。

为取得此行红海钓鱼的大丰收,我们准备的很好。瞧,我们带来的这个保温塑料箱里装着冰块儿,供我们将钓上来的鱼冰冻起来,回营地再吃。

站在清晨的红海岸边,放眼望去,天海一色,景象万千。红海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

远处,连绵的山峦与海岸遥相呼应,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大自然风景画,让游人陶醉于天海之间......

红海最深处,有2000多米。就在这里,红海将非洲和亚洲的地壳拉开,形成了一条大裂缝。红海的东面,从沙特开始归属于亚洲板块的中东地区;而红海的西面,则归属于非洲大陆架。

红海的海水非常蓝,是那种近乎透明的蓝绿色。让人哪怕只看过一眼,终身都不会忘记。

这儿阳光充足,形成了大片的珊瑚礁群,礁内的海水是淡淡的蓝绿色,礁石外面的海水呈深暗蓝色,向着远方的西奈半岛和阿拉伯海岸展开.....

海岸边的红藻大量繁殖,整个海面都变成了红褐色。

红海有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还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圣经》被西方人称为“万书之书”,对西方文化、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圣经》中讲述的《出埃及记》故事里,摩西带着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穿过红海的传说,给红海罩上了神圣的宗教光辉。

《圣经》中关于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的故事,是这样的:那时的犹太人不相信上帝,因此他们在埃及备受奴役,亟需有人指点迷津。而摩西是被埃及公主收养的犹太人,长大后成为王子。他受到上帝的感召,决心拯救正在埃及受难的同胞们。

上帝告诉摩西:你可以带领埃及的犹太人脱离苦海,但必须从红海走。于是,摩西便带领众人来到红海,正如路线图中所画,摩西带领百姓出埃及的路线,实际上是在现在的红海以北。

在他们的身后,是紧紧追赶的法老军队。

当时,众人走到红海岸边,眼前已经没有了道路。摩西向耶和华大声呼吁,求上帝再次为他们开路。耶和华就对摩西说:“你吩咐以色列人继续往前走。你要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以色列人要从海中走干地。”

于是,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向红海伸出手杖。顿时,一阵大风从东边吹过来,使海水在一夜之间退去,露出干地。海水向两边分开,成了左右的高墙。这条海心的道路从此岸一直通到遥远的彼岸。

摩西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以色列大军踏上了上帝所开辟的海心之路。火柱的光芒直射在滔滔的浪花之上,映照了海底的道路,形成了一道人们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奇观。

终于,以色列人成功登陆到被奉为基督教圣地之一的西奈半岛。从此,他们一直居住到现在。

追赶他们的埃及军队见此,也跟着下了海。此时,以色列人已安全抵达彼岸。上帝命令摩西再次伸出他的手杖,将凝固的海水复原。

于是,堆积在两边的海水发出大声怒吼,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海中央急急回流。埃及的军兵全都被卷入汹涌的旋涡中,连同所有的车辆马兵,都淹没在海底深渊......

以色列人亲眼目睹上帝的伟大作为,看见他们的仇敌遭到报应,不由肃然起敬。终身不忘这一次奇妙的经历。

对《圣经》中这个神奇记载,多少年来西方的天文、地理、历史和宗教专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一一当年,摩西带领的以色列难民们的行走线路,应该是在现在的苏伊士运河一带的大小苦湖,那里多盐沼泽。

色列人经过时,正值是强劲的东南风吹退了海水,使得他们可以安然渡过。待到埃及军队下海追赶,走到一半时,风向已转,海水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兵。

给我们开船的这肥胖哥们,身高2米多,超出我半个头,足有300斤重,还是个大烟鬼。一路之上,这哥们边开船,边不停抽着“万宝路”牌香烟。

那股子混合型的刺鼻烟草味儿,呛的我们躲开他远远地。

瞧,这哥们的大肚子,人端坐着都朝前鼓起个大包儿。这沉重的累赘,使得他坐着开船都呼呼地直喘粗气儿!

我通过翻译问他:“As a basketball player?”(当过篮球运动员吗?)

对方闻听,摊手摇头,直说:“NO!”

那我就想不明白这哥们胖成这样,有什么正当的理由了。

因为当地人吃得很素,平常都是一根棍子面包再加一碗汤就OK了。难不成这胖子是百万富翁,顿顿肉山酒海?

伊斯兰教义也不许可呀!

远远的前方,就是红海的出海口了。当地时间才9点多钟,太阳就已经很毒了。横亘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红海,形状狭长,如一头张嘴的鳄鱼,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多公里,最大宽度306公里。

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红海常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之一。

红海的海水蓝得惊艳。在国内,你可绝对没地方去寻找这样蓝的海水。原因,你知道的!

细瞧,海水中有无数条各种颜色的小鱼儿欢快地游动。让人产生想附下身子,捧起海水,痛快喝它一大口的念头。

终于,我们的船儿驶到了海中有一根粗大铁桩的地方,停了下来。大惑不解的我,通过翻译问开船的胖哥们:“船儿为何不继续往前开了?”

胖哥们回答说:“这里就是亚洲和非洲的边界线,不经充许是不可以越过的。”

老天,这儿就是州际线?我努力往前方望去,隐约瞧见一片灰蒙蒙的山体。

翻译小哥说,那边就非洲了。

莫不是这胖哥们在蒙我们吧?!我们租这条船可是花了1800元沙币,折合人民币3000元呐。于是,翻译去和对方交涉。

片刻,翻译回来说:“船上的GPS上显示,此时我们正位于红海的中心地带,对岸就是苏丹。”

得,那咱就啥也别说了。

船上的两个菲律宾水手忙着甩下船锚,将船停稳,供我们钓鱼。

红海的海水很清澈,二三十米下的海中,珊瑚一直长到海面附近。珊瑚上附着很多海藻、海葵、海胆、螃蟹等生物,色彩斑斓的鱼群围着珊瑚游来游去,海水在光影映照下,变幻出湛蓝、黛青、碧绿。

在这样的景致中,游艇再舒适奢华,呆在上面也是浪费,我们只想化作一条鱼,与色彩斑斓的珊瑚为伴,与欢快嬉戏的鱼群共舞。

快瞧,这几个同伴面朝大海,附下身子,在干吗呢?原来他们是在钓鱼——在这儿钓鱼很简单,不用鱼杆,只用丝线和小鱼钩。至于鱼饵嘛,用的是切成小条的乌贼肉,很鲜的。这些都由船上提供。

此时的你,不管会不会钓鱼,只需穿上鱼饵,丢到大海里,时刻就会有小鱼儿抢吃。至于你能否把握时机,将小鱼钩上来,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只短短的几分钟功夫,欢呼声便打破了垂钓的平静——同伴一位兄弟首战告捷,钓上来一条小石斑鱼。

瞧他的那个欢喜样儿。

又过了几分钟光景,我突然感到手中的丝线往下一沉,带上了劲儿——有鱼咬钩啦!我猛地往上一提,只见一条十多公分长的小鱼,拎出了水面。

瞧:这小鱼儿和我的手掌一般大小,通体五颜六色,还不断变幻颜色呢。

这种海中钓鱼的活动,真是简单又快活啊,水底下的那些小精灵们前仆后继地直往鱼钓上扑。船上不时响起欢快的叫喊声,那是同伴们也钓上了鱼。

你瞧——更有人竟然钓起一只足有20多公分长的大海虾。人人那个开心啊,无法比喻。

海面上,远远飘来了一叶轻舟。只见一条外国大汉裸着上身、持浆划水,口中唱着“依依呀呀”的歌子,一副悠闲自得的架式......

此情此景,令人恍若置身于蛮荒的洪古年代,不由想起《圣经》中那个诺亚方舟的故事。

美国《读者文摘》曾如此赞叹红海:“在红海,如果你想证明上帝存在的话……只需有一套潜水道具和一根小鱼钩便够了。因为就在海面下,有个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世界。那里是只有伟大的艺术家、全知的科学家、万能的大主宰才能创造得出的奇妙世界。”

瞧瞧,这便是我们短短一个多小时的钩起的鱼,如果继续战斗下去,晚餐准可以大嚼一顿啦。

突然间,我的垂钩再一次被拉直了,象是钓到了一条大鱼。我拉紧手中的丝线,紧绷绷的还是提不动。便惊喜地喊起来,大伙儿闻讯,纷纷上来帮助。

最后,我竟然从大海里钩起了这个家伙——哈哈,一块泛着绿色的活珊瑚。

瞧这珊瑚的造型不错,我有心想带回国去,便将它轻轻放在脚边,继续垂钩。

此时,又有两条游船开了过来,全是外国游客。不少人纵身跃入海中畅游。更多人则是象我们一样专注钓鱼。

此时的红海,除了鱼儿和珊瑚,还有漂亮的海鸥。你只需一点点鱼饵和面包,就会引来成群的海鸥如轰炸机般飞来。惹得海面上几条游艇上的人像过节一样兴奋。

在红海,人人都成了一尾快乐的鱼……

不知何时,划过来一条小鱼船。一白袍老者将手中的鱼儿高高举起,操着当地话朝我们嚷着。翻译小哥笑嘻嘻地和老者攀谈,一会儿老者满脸不悦地划船走了。翻译对我们说,这沙特老头说他钓了一夜的鱼,打算全卖给我们。可我们也在发愁钓的这多鱼没办法处理呢,老头就很不高兴地划船走了。

船儿返程的路上,我到处寻找那块珊瑚,却不见踪影。这可真奇了怪啦,难不成这珊瑚还能长出腿儿再跳到海里去不成?

就在我满船上下转悠,寻找我的珊瑚时,这位给我们开车的当地司机走上前来,通过翻译对我说话了。然而,当他的话翻译出来时,我简直快给气晕了——这小子竟然将我费劲儿钓出来的珊瑚,重又给放进大海里了。

面对我的愤怒,人家还振振有词地说:大海里只有鱼可以拿走,别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这是“安拉”的意思。

闻听,我杀心顿起:想把这小子从船上推到海里的心思都有了!

噢——我美丽的、想要带回国的珊瑚哟!

痛哭呵!

1.《方舟钓鱼用的鱼饵是哪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舟钓鱼用的鱼饵是哪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3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