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是件一辈子的事情。你没出生时,怀孕的妈妈就要为你补钙。开始长身体啦,长高高要补钙。

年纪大了,钙流失慢慢增加要补钙。补钙的秘方也在老百姓之间流传,导致各种五花八门的补钙形式、知识、食物乱入,那么钙到底怎么补呢?

1、喝骨头汤并不能补钙

骨头汤里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但单纯靠骨汤补钙,能达到补钙目的么?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多喝骨头汤就可以达到补钙的目的,其实不然。那为什么呢?骨头汤都是猪的骨头炖成的,猪骨头不是含有大量的钙吗?

理论上讲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当然,不能说喝骨头汤不能补钙,但是,骨头汤里所含的钙根本满足不了一个人一天的钙的需求量,如果因为骨质疏松想通过喝骨头汤补钙,那根本是错误的做法。

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而且骨头汤里存在着大量的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

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还有,长时间的煲汤,会产生更多的嘌呤,可以导致尿酸升高,引起痛风。

2、吃虾皮补钙?不靠谱!

首先要肯定,虾皮的钙含量确实非常高,比牛奶还高。

但是,含钙量高≠补钙效果好,这是两码事。

因为虾皮里的钙,特别不好吸收。虾皮难嚼,吃进肚子里都不太容易消化。况且,虾皮的盐含量也特别高,更不能多吃。所以平常一般只在烧汤的时候加一小撮虾皮,不能指望靠吃虾皮补钙哦。

3、骨质疏松只要补钙就可以?

治疗骨质疏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药物方案仅靠单纯补钙是不够的。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如果确诊为骨质疏松,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骨科或者内分泌科规范治疗。

目前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减少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通俗来说就是“节流”和“开源”。

减少骨吸收药物如同“节流”,阻止骨骼中的钙量进一步流失;而促进新骨形成药物如同“开源”,也就是帮助外源性钙剂沉积在骨骼中,帮助患者“长新骨”。

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多次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节流”治疗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通过长新骨药物治疗,才能减少中重度骨折的患病概率。

因此,骨质疏松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不是单纯补钙,而是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

4、真正的补钙食物排行榜

第1名 牛奶、酸奶、奶酪

牛奶和奶制品绝对是补钙食物第一名。牛奶含钙丰富,一杯牛奶(200 mL)中的钙超过200mg,每天喝一杯牛奶+ 一杯酸奶,基本上就满足了一半的钙需求。而且,牛奶中的钙还特别好吸收,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钙片”。

第2名 绿叶蔬菜

绿色蔬菜是个低调的补钙小能手。深绿色蔬菜比如菠菜、韭菜、油麦菜、西兰花等等,含钙量都不低。

譬如荠菜,含钙量为294mg/100g,几乎是牛奶的3倍。虽说吸收率不如牛奶,但量足。

而且,蔬菜中的镁、钾、维生素 K 和维生素 C,都能帮助提高钙的利用率。

第3名 部分豆制品

大豆的确含钙丰富,但加水变成豆浆之后,钙含量就稀释成了10mg/100g,只是牛奶的1/10。

所以在补钙上,豆浆不能代替牛奶;内酯豆腐补钙效果也不好。要想靠吃豆制品补钙,推荐:卤水豆腐:又叫北豆腐,含钙量138 mg/100 g;石膏豆腐:也叫南豆腐,含钙量116 mg/100 g。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卤水或石膏,更能增加钙含量。

第4名 芝麻酱

芝麻酱的含钙量是170mg/100g,但它的热量也特别高,不能常吃。

偶尔芝麻酱拌个面、吃个火锅,200mg~300mg钙摄入不在话下。

第5名 鱼虾贝等海鲜类

水产海鲜也是很不错的补钙食物:鱼类的含钙量约为50~150mg/100g;贝类含钙量通常高于200mg/100g。但也不能过量吃。

第6名 坚果

坚果虽含油脂较多,但也是补钙的良好来源。各种炒熟的坚果,含钙量多高达 100~200mg/100g。

每天坚持吃一小把去壳果仁,对心血管健康也是极有益的。

1.《真正的补钙食物排行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真正的补钙食物排行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