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长沙水吃武昌鱼”是国内餐桌上最常见的淡水鱼之一,相信大家对武昌鱼不会陌生。但是武昌鱼被称为“武昌”,但原产地不是来自武昌,而是现在的鄂州。据说三国时期,孙权巡回五星时将五星改名为武昌。之后发现这里的鲭鱼非常好吃,之后这里的鱼也被称为武昌鱼。武昌鱼也可以说刻在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上。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关于武昌鱼的历史。一起看吧。

提到武汉特色食品,了解武汉的朋友都可以说几点:热干面、周黑鸭、武昌鱼等。特别是武昌鱼的名声在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因名句“喝长沙水吃武昌鱼”而广为人知,几乎所有去武汉三镇的游客都在饱腹。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条大的、肉质柔软的鱼有“武昌”的名字,但它不是来自今天的武昌。这是怎么回事?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这种鱼到底哪里好吃?下一位笔者和朋友们谈论了武昌鱼小史。

1.武昌鱼为什么不从“武昌”来?

武昌语以“武昌”的名义只说明了与武昌这个地名的密切联系。它的学名叫断头伏,以前的鲭鱼属于鲤鱼科,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容易捕获,几千年来一直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特产淡水鱼类。

武昌鱼

为什么我说它不是从武昌来的?这是汉末三国时代的往事:孙权轴心国。

公元208年孙裕莲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后,荆州大地上首先形成了赵、刘、孙三发鼎立的局面。刘备的第一队长关羽在守卫江陵、出击杨洋时遭到孙权的队长吕蒙的突袭,连人大都落入孙权手中。刘备的怒气带着大军来了,想重新夺取庆州。

孙权急忙组织荆州防线,于公元221年下令在今天的武汉武昌边界(当时的鄂州)把河口省建设成军事要塞,此后又将世界闻名的黄鹤楼建设成了望塔,在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内建设武昌省,建县,立志“武昌”,在这里建设吴王避暑宫,作为自己的避暑读物。

庆州郡划分图

由此可见,今天的武汉武昌是当年的鄂州警戒,当年的武昌县是今天的鄂州城市,相当于两处古琴换了位置。

再来看看武昌鱼的原产地3——梁子湖。杨子湖的别名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湖区主体位于鄂州市的杨子湖地区,水系纵横,其水流经张家港流入长江,是三国时期武昌县的辖区。部分湖区是今天的武昌鱼群每年沿着水流到番口交配,游到阳子湖产卵,所以武昌鱼也被称为番口。

长江水系

因此,武昌语中的“武昌”不是指今天武汉三镇的武昌,而是指孙权设置的武昌县。毛主席在1975年5月3日的讲话中说,武昌鱼不是今天的武昌,而是古代武昌。现在的武昌和大冶县之间,那个地方出了鲭鱼。“今天的鄂州原来没有叫武昌的名字,所以武昌的鱼是“武昌”。

孙权和他的后代东吴末帝孙浩也喜欢在武昌吃鱼,都曾将都城从建业迁到武昌。但是建筑业的大神和老百姓想回到建筑业吃鱼,留下了“宁愿喝建筑业水,也不吃武昌鱼”。宁可死于建筑业,也不要无创居的童谣。今天换个说法,孙吴皇室带来的这些南京人宁愿回南京喝白开水,也不想在鄂州吃武昌鱼。

三国东吴地图

普通老百姓搬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用说政权转移的都城了,不是一两种食物能左右的事。(莎士比亚)。

2.古人有多喜欢武昌鱼?

既然这些建筑商不想吃武昌鱼,为什么要说古人有多喜欢它呢?很简单。不管是东西还是人,即使你不喜欢它,别人总是很稀有。何况,这个“它”有那么多闪光点。(大卫亚设)。

首先,请考虑《武昌县志》中的一个记录

甲天下”。这句话明明白白告诉了读者,在梁子湖(樊湖)汇入长江的樊口处出产的鳊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鳊鱼。鄂东地区的人民亦有民谚曰:“黄州豆腐鄂城酒,樊口鳊鱼巴河藕”,一句话点明了包括樊口鳊鱼在内的四种鄂东特产。

湖北藕

如果说地方县志和当地人民对自家产的鱼类可能有“打广告”的嫌疑的话,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些历史上著名的“外乡人”对武昌鱼有着怎样的评价。

千百年来,到长江中下游武昌地区来游览的文人墨客和美食家们不计其数,并不约而同地品尝了樊口鳊鱼的味道。

北周诗人庾信夹了一块鱼肉后,直接将孙吴百姓的那句童谣给改成“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

盛唐那位很忙的诗圣杜甫喝了一口鱼汤后,聊以《解闷十二首》慰心:“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南宋文人周端朝在看渔民打了一网樊口鳊鱼后,在湖畔赋诗《三江口》:“晓梦惊辞赤壁鹤,夜栖看打武昌鱼”。

元代诗人马祖常吐了一根鱼刺后,写下《送宋显夫南归》一诗劝慰朋友:“携幼归来拜丘陇,南游莫恋武昌鱼”。武昌鱼虽好吃,可不能贪筷哦!

最近的网络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那位一天只吃了一顿的边塞诗人程参(岑参),在《送费子归武昌》中写到“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或许他这么喜欢武昌鱼就是这次饿肚子的经历搞的。

梁子湖捕鱼节(鄂州梁子岛)

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顶级文豪兼美食家苏东坡被贬黄州后,自然不会放过武昌鱼这一美食。他时常在樊口与潘大临等友人垂钓鳊鱼,再带回去研究各种花式吃法,并为此留下一首《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这里说的解缩项和杜甫诗句中的缩项鳊都指的是有着“缩脖子”特征的樊口鳊鱼。

东坡在另一首诗中继续夸道:“长江绕廓知鱼美,好山连竹觉笋香。”真是对这种鱼喜爱到了一种程度。

苏轼(1037年—1101年),世称苏东坡

这么多重量级的文人雅士都对武昌鱼赞美有加,可见武昌鱼作为一种食用鱼类确有其过人之处。

三.新中国成立后武昌鱼的科研和养殖

尽管有这么多的古人在传扬武昌鱼的美名,但是受限于养殖和信息传播技术水平,武昌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作为湖北东部地区的特产鱼类而存在,并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研究的细分,亦未为天下人所熟知。

1956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在长江里游泳并吃过武昌鱼后,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他一直爱吃各种鱼类,但是专门写诗词来夸赞一种鱼还是第一次。

然而武昌鱼产业之发达凭借的绝不只是这一句“广告词”,它背后依靠的是新中国那一群深入江河湖泊数年如一日的水生生物学家和研究者们。早在《水调歌头.游泳》写出的前一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工作队,到梁子湖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综合科学考察。

易伯鲁教授团队在梁子湖考察合影

原来历史上的武昌鱼具体包括三个品种:三角鲂、长春鳊和团头鲂,都属于鳊鱼系。参与了这次梁子湖考察活动的鱼类学家易伯鲁教授发现,通常称作“平胸鳊”的鲂鱼中,存在着“三角鳊”和“团头蝙”之分。在将这两种鳊鱼的头部和口部之形状、背鳍之高度、尾柄之长度和高度之比例,以及骨骼、鳔、鳃耙的数目等性状, 内部结构多方面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后 , 易伯鲁教授在1955年将“团头鳊”命名为“团头鲂”,并在1965年最终将其定为武昌鱼的正式品种。

经过易伯鲁教授的努力,武昌鱼的“名分”最终确定。后来经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武昌鱼的生长、采食、洄游繁殖等习性特征了解地更加清楚,这就为成规模的武昌鱼养殖产业活动开辟了绿色通道。

1951年,易伯鲁在太湖科考

改革开放后,鄂州市委市政府利用鄂州湖泊多水域广的特点,一方面实行渔业承包责任制,促使鄂州三山村通过养殖武昌鱼等鱼类发家致富,90年代就有近百个万元户。另一方面对渔业资源进行集体规划和分户开挖,在三山湖等几个面积比较大的湖泊进行鱼虾蟹蚌综合养殖以及芦苇等水上作物的立体种植,并推广科学养殖。武汉市也在自己管理的湖泊内发展武昌鱼的养殖业。

楚天都市报对“武昌鱼之父”易伯鲁的专栏报道

经过鄂州市与武汉市的一番努力,梁子湖地区已经建成了集养殖、捕捞、加工、贸易于一体的武昌鱼商品基地,精养武昌鱼面积达到18万亩,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武昌鱼研究所”,不但解决了鱼苗繁殖的问题,还将武昌鱼养殖业拓展到了其他省份。比如长江下游的江苏省的苏州、常州和无锡等地区,武昌鱼产量竟然占到了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论渔业发展总数据,2010年武昌鱼的养殖产量为652215吨,在我国水产鱼类中排名第七位。

我国2012—2016年武昌鱼年产量变化

武昌鱼不仅是中国人的盘中美食,亦是中外交流的特别宝物。先后有几十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品尝了武昌鱼的味道,刚果共和国的渔业专家到鄂州来考察武昌鱼产业,并努力促成武昌鱼在非洲大地安家。美国的玛瑞塔市市长南希访问鄂州时,也表示要把武昌鱼种带到美国去,笔者也不清楚她最后带回去没有。不管怎么样,武昌鱼的规模化和国际化已成为定局,在湖北之外的地方吃到它已不是什么难事。

四.武昌鱼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说了这么久,笔者还只是在武昌鱼的历史中穿插讲述了其优点所在。现在来向朋友们归纳一下它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从营养价值而言,武昌鱼在鱼类中属于“短小精悍”,个头不大却浑身是宝,几乎没有不能吃的地方而且很有卖相。首先是肉多且口感鲜嫩,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鱼刺虽然多了点,但却适合各种烹调方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品尝。其次,武昌鱼肉和鱼皮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胶原蛋白,脂溶性的维生素A、D、E与水溶性的维生素B、C,钾、钠、钙、磷、铁、锌、铜、硒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还有适度的脂肪含量与有益脂肪酸,多吃也不怕胖的那种。

武昌鱼营养价值高,其经济价值自然不会小。武昌鱼靠吃水草为生,鱼苗过两冬龄就性成熟,苗种量多,生长较快、抗逆性强、回捕率高。武昌鱼也不挑居住的地方,湖泊、水库、池塘、沟渠,都可养活。梁子湖就拥有适宜其生长发育的一切优良生态环境,其水生植被群落中的沉水群落之生物量达到70. 08 %的比例,对武昌鱼而言就是一个繁衍生息的天堂。其他地区的大湖,像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就有类似的养殖环境。养殖便利,产量又高,又受人喜欢,这经济价值能不杠杠的吗?

一条小小的武昌鱼,就这样游过了武昌地区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那么你喜欢吃武昌鱼吗?

文:铁骑如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1.《【武昌鱼是什么鱼】武昌鱼是武昌鱼出身吗?“武昌鱼”是怎么来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昌鱼是什么鱼】武昌鱼是武昌鱼出身吗?“武昌鱼”是怎么来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95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