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手机和平板设备上阅读。曾经被传统媒体称为“匕首与长矛”的散文能否成为阅读的宠儿?移动互联网是散文创作的新平台和新世界,还是会扼杀散文风格?为探讨这些问题,在老套散文集《牛头马嘴记》获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金奖之际,全国杂文学会、北京杂文学会、检察日报于6月16日在北京举办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杂文创作与老套《牛头马嘴记》”研讨会。
散文离开了人民和现实,没有人去读
网络时代的散文创作和平面媒体时代有什么区别?
北京征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求是》杂志副主编朱铁之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人沸腾、极其嘈杂的时代。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模式和思想模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方面,网络及其衍生的系列媒体基本颠覆了传统媒体单向灌输的传播理念,取而代之的是海量信息、实时更新、双向互动的新传播特征,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意识形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碎片化和泡沫化特征肢解和撕裂了人们的整体思维,使人们难以在相对完整的思维过程中保持精神平静和思想坚定。在这样一个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手机等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使得普通人的表达方式极其多样化,发布门槛极低。几乎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可以做直播。在网络世界里,传统小品文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表达套路,晦涩曲折的表达手法被直白无比犀利无比辛辣爽朗的网络小品文所取代。传统散文遇到了更严峻的挑战。
对于这个挑战,朱铁之认为不需要悲观,要积极应对,振兴杂文。在他看来,“段子”以其“短、平、快”的特点和更直接、尖锐的表达方式,显示出传统散文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殊魅力。但段子也有碎片化、浅薄化、简单化、情绪化的缺点。而传统小品文不受篇幅和阅读速度的限制,可以在思想艺术层面上挖掘得更深,展现得更从容,分析得更理性,表达得更机智。总之,网络时代并没有终结散文,而是对散文创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散文家应该正视这个挑战,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散文,而不是感叹散文的没落。
全国散文学会友谊协会副主任王金友一直关注网络时代散文的发展。“散文和纸质媒体一样受到冲击。有人甚至提出,如果这样下去,杂文很快就会消亡。我不这么认为。只要有民主法制,就一定有杂文。只有表现形式会改变。比如从纸质媒体到网络媒体,从几千字到几百字,从简单的文字到图文等等。因此,散文作家的队伍迅速扩大。只要有嘴,有电脑,有手机,谁都会说话。”
1.《朱铁志 朱铁志近期露面 参加杂文创作研讨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铁志 朱铁志近期露面 参加杂文创作研讨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64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