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潭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岩壁上的悬崖雕像展现了它的真实面貌。据悉,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黑龙潭水库的修建,它连同周围的石窟、崖墓一起沉入了佛龛之下。
5月29日,由于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潭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岩壁上的一尊摩崖造像现出原形,其中包括一尊建于唐代、高16米的坐佛。20世纪70年代,由于黑龙潭水库的修建,沉入了佛像的胸膛和周围的石窟、崖墓之下。资料显示,坐佛建于唐代,是一尊高16米、肩宽7.2米的弥勒佛。它有很高的浮雕感,戴博脱下外套。由于历史悠久,佛头已被破坏,被植被覆盖。清知府石志康坐在佛旁的石壁上,能清晰地看到“行善不知倦”的铭文。这幅画展示了岩壁上生动的石雕。
水上石窟和石雕。
在悬崖上,清知府石志康可以清楚地看到“行行好,不知疲倦”的铭文。
黑龙潭水上石窟。
俯瞰黑龙潭水库悬崖上的石窟和坐佛。
四十八年前,由于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潭水库的修建,一尊唐代建造的大坐佛及其周围的雕像被淹没在碧波之下,成为传奇。近日,澎湃新闻获悉,随着水库水位的下降,这位几乎高深莫测的大佛终于从胸腔上方的水中浮出水面。
四川省仁寿县原文化局长、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局原局长徐成村日前在接受《蓬江新闻》采访时说:“几十年来,这个坐佛几乎从未出现过。得知佛像重新出现,我非常激动。很难保护这个重现水下的大佛。雨季一到,水位就升高,很快就看不见了。”
一位国内知名的石窟专家告诉《蓬江新闻》,如果当地条件允许,可以利用水库水位低、大佛尽快露出水面的难得机会,进行调查、拍照、记录甚至三维扫描,因为文献资料的收集和保护也是保护文物的一种方式。
位于四川省梅州市仁寿县龙泉山脉海拔760米深的悬崖上,有唐代三年建成的最大也是唯一的半身佛,比乐山大佛早六年建成,是乐山大佛的蓝本,被誉为“中国第一胸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仁寿县水库下有一座巨大的坐佛淹没。澎湃新闻从仁寿县相关文物保护者处了解到,半个世纪前随着黑龙潭水库的修建,一尊15.8米长的唐代大佛及其周围的几千尊佛像被淹没在碧波之下,没有任何照片和记录,成为一个神秘的传说。最近随着水库水位的下降,半个世纪没有出现的大佛终于浮出了胸前。
1.《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因持续水位下降 唐代坐佛等露真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因持续水位下降 唐代坐佛等露真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2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