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具体是什么情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全文共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是1949年以来零散民事立法的系统整合、汇编和修订。

从出生到死亡,到衣食住行,到商品交易,《民法典》写下了个人权利的全部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宪法。其中,人格权独立编定、居住权引入物权编定、明确禁止性骚扰被认为是我国民法典的亮点。

  ​

1.《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具体是什么情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具体是什么情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89875.html

上一篇

英语六级考试流程 2017英语四六级考前注意事项 四六级听力答题卡填涂时间及考试流程

下一篇

楚乔的真实身份什么 《楚乔传》左满仓真实身份是好是坏? 他和楚乔是什么关系附分集剧情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5月28日下午3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闭幕会,对各项决议草案、法律草案、决定草案进行表决。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开讲:夫妻债务”共债共签” 具体是什么情况

夫妻债务的“共负共签”原则即将写入民法典婚姻家庭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5日二审起草了《民法典》婚姻家庭部分。与之前的初稿相比,二稿增加了《婚姻法》第二十四条新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现行婚姻法没有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债务的确定。2003年,最高法颁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其中第二十四条近...

90后女调解员用民法典讲脱口秀走红 网友点赞:又漂亮又有才!

  • 90后女调解员用民法典讲脱口秀走红 网友点赞:又漂亮又有才!
  • 90后女调解员用民法典讲脱口秀走红 网友点赞:又漂亮又有才!
  • 90后女调解员用民法典讲脱口秀走红 网友点赞:又漂亮又有才!
民法典草案拟引入离婚冷静期 具体什么情况

民法典草案拟引入离婚冷静期 具体什么情况

为了减少轻率离婚和冲动离婚,《民法典》草案拟引入“离婚冷静期”,明确规定任何一方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不愿离婚的,可以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专家表示,这是为自愿离婚的当事人设定一个适当的时间“门槛”,促进冷静思考和适当选择。民法典草案打算引入离婚冷静期据报道,离婚冷静期制度只适用于协议离婚。...

物权效力 债易收通俗讲解物权优先于债权

在大多数国家,物权和债权是民法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构成民法典中的物权法和债权法。物权法和债权法虽然都属于物权法,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和区别,这主要体现在物权的效力优于债权的效力。原因可分为: (1)物权法调整的是人与物的主导关系,即静态的财产关系。物权法的重点是保护所有权不受侵害,旨在维...

民法 1月1日正式施行,民法典从纸面走进现实

民法 1月1日正式施行,民法典从纸面走进现实

新年伊始,《民法典》正式实施。昨天,第十三届CPPCC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这部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及其“首例判决”成为了成员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委员表示,随着一个又一个判决的实施,民法典将从纸面进入现实,对社会行为的引导作用将逐渐显现。昨天,第十三...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民法典保护未成年人:孩子0至1周岁父亲不得提离婚,各年龄节点有何权利与义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民法典保护未成年人:孩子0至1周岁父亲不得提离婚,各年龄节点有何权利与义务

从生到死,《民法典》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和社会进程。在18岁成年之前,未出生的胎儿、没有经验的儿童和精力充沛的青少年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1260民法典如何保护未成年人?记者了解到,出生前、2岁、8岁、16岁、18岁的年龄节点在民法典中具有重要的法...

 民法典解答孩子红包能否自己保管 只是保管

民法典解答孩子红包能否自己保管 只是保管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一个分界线。红包就是纯获利行为,孩子可以交给家长让他们帮忙保管,但是一定记住保管也只是保管,家长不能替孩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