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特大付费删帖案,涉及全国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一名从事删帖的26岁犯罪嫌疑人,4年净赚780多万元。大学生,老师,医生,网络编辑,甚至公务员,甚至警察都在搞删帖。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很多单位都会关注网络舆情,一发现负面消息就联系网站删除。很多公关公司和个人都是针对这种需求,扮演“权力经纪人”的角色,提供被删除的帖子,举报官员的帖子是重点删除对象。
虽然众所周知,删帖业务“水深火热”,但随着更多案件的频繁曝光,公众不禁感叹此类案件涉及面广,涉案金额巨大。由客户、中介、“管理员”等组成的完整产业链。,逐渐侵蚀了网络原有的开放精神和公平秩序空。当帖子成为被明确标注的删除对象,无疑意味着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遭到了野蛮粗暴的侵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删帖这个黑幕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危害正义、掩盖恶行的灰色地带。
删帖的兴盛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方面,各种形式的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汇集了大量的“个人声音”和注意力资源;另一方面,过去“网民曝光”的巨大成功也激励了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采取类似的行动...当“发帖”成为公民私力救济的常用手段时,更有可能遇到系统的、大规模的反击——“有偿删帖”,这显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个删帖盛行的社会,必然充斥着卑劣黑暗的交易,必然充满着不可告人的动机。要知道,所谓“删帖业务”最深远的危害,显然在于扼杀了“人人平等发言”的机会,扼杀了推动社会可持续改善的健康力量!针对非法删帖,高亮曾专门发布“解释”,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这种说法无疑从法律源头上否定了“删帖”的合法性。但现实中暗箱操作的非法删帖依然屡禁不止,甚至供需两旺。
分析整个删帖产业链,有两个典型特征,最让人担心的是。第一,所谓的“删帖人”,往往是网站经理和网络论坛版主带的。他们可以自己有选择地清除帖子。这种现象说明一些网络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来约束员工的寻租欲望;此外,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是,很多删帖的客户其实是“公共部门”。或许,在他们看来,付费删帖早已是日常宣传和舆论维护的常用手段?
我不得不问,有多少删帖业务是由财政支付的?如果说某些官员自掏腰包、删帖是可以理解的话,那有些“单位”和“机构”竟然也相互勾结,就令人费解了。在这方面,似乎有必要重申,“有偿删除职位”从来不是也不应该被视为一种适当的“舆论和公共关系”方式。无论你是谁,都要学会面对网络风暴,用体面体面体面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名誉。(作者:冉宇)
1.《删帖 有偿删帖,是怎样一种生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删帖 有偿删帖,是怎样一种生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93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