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香港电影已经死了,可能上世纪末左右就已经存在这个说法了。

客观的来说,这是个事实。要研究其中的原因,我相信各有各的看法,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观点,应该是:大环境的变化,电影市场的转移。

在香港电影萧条的期间,银河映像是一个逆流而上的代表。而银河映像的掌门人,就是杜琪峰。

回归之后的香港,大部分导演选择北上拍电影,杜琪峰导演也不例外。

在大部分香港导演出现作品水土不服的情况下,他是少数几位在内地也取得成功的香港导演。

探其原因,我相信这不是杜琪峰一个人的功劳,他身后的创作团队是促成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台前:合作的演员

刘青云

早在银河映像成立之前,刘青云就参与了杜sir的多部电影。

刘青云和杜琪峰的缘分,还要牵扯到韦家辉身上。三位都曾经在邵氏工作过,而刘青云主演的电视剧《大时代》,其编剧和导演正是韦家辉。

因缘巧合的,韦生作为媒人,把刘青云引荐给了杜琪峰。

在他们初次合作的《现代豪侠传》中,刘青云的镜头并不多。而他后面主演的《无味神探》中,这部电影对于刘青云和杜琪峰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这一部电影是杜琪峰显现银河风格的雏形之作。

(《无味神探》剧照)

在这部电影里,虽然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戏里的感情线是被弱化的,主要的戏码还是放在了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决斗上。

他们是敌亦是友,男人之间的默契,让两者对立的关系,有了些许暧昧。这种暧昧并非同性之恋,而是那种兮兮相惜,单纯的对对手的欣赏。(这样子的关系,在杜琪峰日后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

自此之后,刘青云就成为了杜琪峰的御用演员。他们合作的电影多半是掺杂喜剧元素的。

在电影《夺命金》中,刘青云饰演的憨厚诚实的阿豹,是他们合作期间比较令人惊喜的作品。

可以这么说,《夺命金》是2012年香港金像奖的沧海遗珠。这部影片的优秀之处,在于杜琪峰重新将视角对准香港社会,探讨香港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本土文化交接问题。

刘青云把自己最好的表演给了杜琪峰,而杜琪峰也回报他自己风格化最成功的作品。

只要杜琪峰的电影出现刘青云,那么这部戏就不至于那么冷峻,残酷之余有了人性。

任达华&黄秋生

如果说,有刘青云的戏,让杜琪峰的电影有了人生活化的气息,那么有任达华和黄秋生在的电影,则把人性丑陋的那一点展现出来。

《黑社会》之中冷静却心狠手辣的阿乐,他与梁家辉饰演的躁狂却口硬心软的大D,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这两者的对决,杜琪峰用了一种冷处理。结合远镜头和环境声的运用,阿乐一字一句的把大D的锐气挫下去,双方身份的高低,高下立判。

《黑社会》系列电影,它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考究了。不仅是拍摄手法,还是影片意义,对中国影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进。

对于这种冷处理的镜头,杜琪峰运用起来是得心应手的了。

在任达华的《PTU》某一个片段中,巡警们一个接着一个的上楼支援队友,过程中没有一句话。演员们的眼神足以表达出此刻的心理环境,此时无声胜有声。

杜琪峰在与黄秋生合作的几部作品中,尤其是银河时期的作品,关于男人的群戏,体现得淋漓尽致。

《枪火》中五人小组的友情,他们的一些动作和语言都被杜琪峰简化了,经过这样处理之后,反而让这种友情更具说服力。

《枪火》的江湖气息和男人魅力可以说达到了杜琪峰作品的巅峰,就算是后面更加纯粹的《放逐》,也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枪火》是杜琪峰在银河时期现象级的作品,影片集大成了前面一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开创了杜琪峰含蓄和冷静的镜头风格。可惜这样的作品不多,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

仅有的几部作品,成为了影迷心中的经典。

刘德华&古天乐

两位是杜琪峰商业片的御用演员,虽然他们也合作过《暗战》、《毒战》、《黑社会》等较为严肃的作品,但是在杜sir的都市爱情片中,他们就是票房的保障。

有了钱,才能拍自己风格化的作品。而钱怎么来,就要靠这些商业片赚取了。

2000年《孤男寡女》中的办公室恋情,和2011年的《单身男女》都市人的择偶现象,都较为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香港社会情况。

他们不同于其他性格演员在杜琪峰电影中的定位,有了他们的电影,多出来一份明星的气质,减弱了里面不合理的情节带来的观影体验。

当人们怀疑杜琪峰能否拍出爱情电影时,杜sir用多部成功的作品展现自己的功力。

就算是看杜sir的爱情电影,也能看到别与他人的风格,可以看到他细微的警匪片的痕迹。

众配角:林雪&王天林&张兆辉&林家栋&许绍雄&卢海鹏

有时候甚至让我觉得,是配角们的出色演出,才让杜sir的电影成为经典。

说到林雪,他几乎参与了杜琪峰的所有电影。

他本来是杜琪峰身边的一位场务,因为杜琪峰喜欢挖掘身边的人演戏,于是就有了这位金牌配角的出现。

林雪在杜琪峰的电影里多以小人物出现,也有几部担任重要角色,例如《再见阿郎》、《PTU》等电影,每一部都充满亮点。

你可能不会忘记他在《暗战》中饰演的小马仔,他对着刘青云说:“你的同事来问过八千多次了,八千多次了。”

影片里林雪那个自然的眼神转换,是他跟随剧组多年积攒下来的技巧。此处他运用到角色里,无形中就赋予这个跟班一种滑稽的态度。

不需要过多的画面,就可以抢戏,这就是会演戏的人。

多数情况下,有林雪的出现,他会让电影的节奏缓下来,中和了紧张的情绪,只因他喜感的表演。

提起许绍雄,忘不了他在《暗战》中演的那位有点基又有点唠叨的警司;

腐和基不是杜琪峰的电影主题,但是在一部正剧中安插一位具有喜感的角色,这是杜sir的电影固有的套路。

正是杜sir善于发掘这些演员的另一面,才有了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还有卢海鹏和王天林等老戏骨,他们已经不是在演角色了,而是享受着表演。能和他们演对手戏,是演员的福气。

但是熟悉杜sir电影的影迷,应该都知道银河映像厉害的地方还不是这些。

幕后:创作团队

韦家辉

韦家辉先生(以下简称:韦生)独立导演的《一个字头的诞生》,在业界和影迷的心中,是一部不可逾越的风格化作品。

其中影片隐喻的轮回论和宿命论等元素,恰恰就是韦家辉先生的电影作品的主旨。

韦生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在《一个字头的诞生》这部电影里,手持镜头,上下颠倒的仰角和俯角拍摄,广角和球面镜等技术的运用,这样的拍摄手法即使放到现在非常少见。

而还能玩的如此伟大,就更少了。

同时因为这部电影出品在1997年,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97回归的香港人心态。

与其他香港导演一样,这部电影也是关于选择的问题。命运和他们开起了玩笑,一条线选择去大陆,但是却因为不会开车而招致杀身之祸;

另外一条线选择逃离到台湾,在那里他们得到当地黑社会的帮助,他们重振雄风,做起了大佬。他们在另外一个非殖民地却身份尴尬的地方找到了认同感,好讽刺。

吴镇宇饰演的阿猫说:“同解放军作对是没好下场的。”,韦生又借算命先生的口说:“其实去大陆还是台湾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跟随你的心。”

是时势造就了这部电影的诞生。至于选择哪一条路,如今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应该都清楚哪个是更好的。

其中,韦生对佛理的研究也在电影中体现出来。

《盲探》里透过庄ir的话,说出了韦家辉对佛理的研究:心盲无明,是会杀人的。执着的精神是好,但是执着过度则容易偏执,偏执是会令人犯错。

在《大块头与大智慧》里,韦生又说起了因果轮回的故事。

当年这一部电影在国内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只因被删减掉的几部分,恰是韦生的故事精华所在,国内版本少了深刻的意思。

多年之后再看这部《大块头》,里面因果轮回与佛理的结合,比起韦生早前的作品,运用的更加的娴熟。影片背后的故事意义更富哲理,即使票房成绩一般般,但是这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事有因必有果,可能我们现在做的某一个动作,恰是上辈子所种的因导致的,这是韦生对人性的探究。

韦生对于佛理禅意的理解,是很难被大众所认同的。但是许多年之后再回看他的作品,反而对这些作品奉为经典。

我想,这是眼界与历练的区别。

少了韦家辉的杜琪峰,那不是最好的他。而没有韦家辉,也就没有今天银河映像的成功了。

游乃海

(左边是游乃海)

韦家辉先生的徒弟,未来银河映像的掌门人。

《枪火》、《暗花》、《暗战》、《非常突然》等等经典作品,我们都能在编剧栏那里找到游乃海的名字。

《暗花》中对立的警匪关系,在暴力美学的镜头下,游乃海赋予人物宿命的关系。

无论这一夜里局中局设计的多么精妙,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人物既定的命运,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经典的监狱弹珠镜头,隐喻性的名字,冷漠的电影风格。游乃海赋予这部电影的理念,帮银河映像确立了一种暗黑的风格,故事游离于人性与宿命之间。

但是,在他自己执导的《跟踪》里,他并没能把电影拍得多好。也许和出品方有关系,少了银河制作这个背景,游乃海的故事也就少了发挥的余地了。

仓促的将电影处理为邪不能胜正的结局,感觉游乃海没有放开手脚拍这部电影。

杜琪峰的情怀,韦家辉的想象力、游乃海的故事结合起“银河三叉戟”,联合奠立了风格化的电影世界。

其中游乃海的位置,本来应该是游达志的。

离开银河前,游达志为公司拍摄了《暗花》、《非常突然》、《两个只能活一个》。曾经有人说过,《两个只能活一个》很像王家卫的风格,特别是里面的配乐。

观影人有这样的错觉是正常的,因为在温馨的光线下,金城武扮演的角色与王家卫的风格有相似。但是游达志冷漠的形式,又不是王家卫能拍出来的。

《非常突然》中,他擅长于在有限的时间和格局内,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拍出来,比如任达华一个不满上司的表情,让大家心中对他饰演的角色树立起一个正义的形象。

不用过多的语言和镜头去描写人物的性格,就可以让观众了解人物的性格。这是一种技巧,容易理解却不容易实现。

游达志的离开,对他自己和银河映像都是一个大损失,很可惜不能再看到他们合作的电影了。

银河映像,难以想象。用这句话来总结杜琪峰的公司,真是恰到好处。

对于杜琪峰的解读,民间也出了很多书籍,这些书籍都比较详细的通过杜琪峰的电影,解读香港电影的发展,其中的信息量还是挺丰富的。

我个人是比较推荐大家去看《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和《银河映像·难以想象》,如果还能看《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这部纪录片,那么相信大家对导演的了解会更加的清楚。(纪录片在B站可以看,B站即bilibili)

因为喜欢杜琪峰的电影,所以写了这篇文。

同时,我仍然有这么一种感觉,即香港电影还没有死,它只是现在迷失方向了。

香港在摸索着出路,我们也在摸索着。也许某一天大家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互相牵引着,共同进步。

幸好香港还有杜琪峰导演,他热爱着香港这片土地,愿意拍一些很地道的电影。为了心中的情意结,继续为本土文化做出贡献。

我从中看到的,是一位有心人对本土文化的珍惜之情。

如今这种对电影的热情,已经不多见了。

在一味的追求国外大片的快感时,我们是否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本土文化的传承上呢?

不管是内地还是港台电影,都应该重视下这个问题。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部纯正的本土电影也有市场,也能在市场上生存。

电影讲的可以是你家的,也可以是我家的。只要故事讲得好,大家都爱看。

晚安!

1.《杜琪峰为什么能拍爱情电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杜琪峰为什么能拍爱情电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1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