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风筝和大雁是经常出现的两种鸟,但他们的生活习性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表达的意义更加不同。
作为鸟类的燕,《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鸟类的一科,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侯鸟。常见的家燕就是燕科的鸟。家燕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每年返回故居,重入旧巢的比率极高。据动物学家统计:老燕回旧巢率为47.1%,头年幼燕回巢率为16%。有的燕子竟然能连续四年返回旧巢。所以,每当燕子飞回来时,人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晏殊《浣溪沙》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的飘零,春的归去是自然的规律,人无法阻止,但是在美好事物逝去的同时还有美好的燕子归来了,这燕子未必就一定是去年的旧燕,所以说是“似曾相识”。
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由于燕子对旧居的眷恋,使得她往往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刘禹锡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的王谢大族是何等繁华气派,可如今的乌衣巷却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历史发生了这样沧海桑田的巨变,只有旧时的燕子是历史的见证人,这其间蕴含着诗人多少的兴亡感慨?可是燕子不能言语,她们能把这兴亡的感慨说出来么?李益《隋宫燕》:“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目睹过隋宫盛世的燕子正在低语呢喃,仿佛是为逝去的故国之春而感伤。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在美成看来,燕子是会说的,她们亲眼见证了历史,也许感慨比人还多吧?“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破国亡家的深沉感慨以燕子的无伴轻轻写出,举重若轻,避实就虚,自有一种深哀巨恸盘旋胸中。辛弃疾也说:“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我所恋的那个女子,如今已经离开了。正如苏轼过姑苏关盼盼所居燕子楼时的感慨:“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人已经不在了,过去的种种件件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我心里有,但是我不想说,只有飞燕是我们爱情的见证人,只有她能说。这种欲说还休的情致,真是柔肠百结,纵然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天下真有如此多愁善感的燕子吗?“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若是太过拘泥,便不是读诗之人。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就算真的是旧时的燕子,他们又会有人的情感,并且把这种感慨说出来么?诗人不过是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的特点,加上想象,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燕子身上罢了。所以只是“似曾相识”,是“如伤”,“如说”。
活泼的燕子又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早春常见的意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片清新的早春气息迎面而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很干净很明丽的春景。(晏殊《破阵子》)鲍照《拟行路难》:“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落梅缤纷之中燕子飞来飞去,美得不真实。“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的《水槛遣心》)诗圣也难得有心情这样轻快的时候,可见大自然的感染力之强。晏殊《踏莎行》“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已是春暮初夏时节,燕子被朱帘隔在外面,则帘内人的孤单寂寞可知。
由于燕子常成双飞舞,所以又象征情侣。这方面最好是例证要数唐代翁宏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了,以燕的双飞反衬人的独立,越发衬托出人的孤单,却不直接说出,自有一种深婉的幽怨。这两句被小晏移植到词中,与他的气质倒是很相配,简直是凄美绝伦。沈佺期的《古意》:“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这位莫愁女或许若有所思吧?卢照邻也说:“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长安古意》)豪门的歌儿舞女也向往真爱。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相爱的人往往聚少离多,“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柳永《玉蝴蝶》)双飞的燕子似乎是那样无情,总不体谅孤独者的心情。
由于燕子小巧轻柔,所以被用来做佳人的代称,这时的燕子常常和响亮明媚的黄莺相伴而行。姜夔《踏莎行》说:“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那个像燕子一样轻盈像黄莺一样娇软的合肥女子,我分明又梦见了她,往日的缱绻情事有多少?如今却不能再见了。这样美好的事物最终又如何呢?“莺儿燕子俱黄土。”(元好问《摸鱼儿》)越是美好的,越是易凋零,越让人感伤,真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燕子是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又飞回北方,年年如此。在滞留他乡的游子看来,仿佛燕子是那样自由,常生出人不如燕的感慨。吴文英说:“燕辞归,客尚淹留。”(《唐多令》)恨不得化身为燕,飞回久违的家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就这样“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白居易《上阳人》)时光永是流驶,不经意间,青春红颜已经白发苍苍了。这时的燕子又是无情的了。
如果说小巧活泼的燕子给人以温婉灵动的感觉,带来春天的气息;大雁则由于形体较大,叫声响亮,行动成群,飞行距离远,又在悲凉的秋季迁徙,因而显得豪放大气一些,表明秋天的到来。
雁,《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常见的鸿雁就是雁属的鸟。雁在古代是较为常见的禽类,所以被赋予了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其在古诗词中的意蕴、作用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 点缀秋冬景象。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同样是秋景,一则以雁阵惊寒之声写月白霜清之夜,一则以长空秋雁之形写晴空万里之日,前者凄清冷寂,后者逸兴遄飞。“雁燕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姜夔《点绛唇》)时值冬日,北地的大雁随了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云本无心,雁亦天然,正像漂泊诗人任真自然的性情。
二、 寄托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因为大雁是候鸟,秋季由北往南,“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据说飞到湖南衡阳的回雁峰就停下了,次年春季又飞回北方。这种有规律而自由的飞翔在宦游、游学而有家不能归或者遭遇战乱无家可归的人看来是值得羡慕的,所以容易使人“夜闻归雁生相思”(欧阳修《戏答元珍》)。
有趣的是,诗人在思乡的时候写的多是秋天的北雁南飞,很少写春天的南雁北飞,仿佛春天专属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而且多虚写雁之声,少实写雁之形。“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曹植《燕歌行》)“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西风北风,草木摇落,霜露,清江,凄清之秋景正如孤寂之心情,是以南飞雁比北飞雁更受欢迎。“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高适《燕歌行》),雁声哀伤,且多在秋夜听到,比白天可见的雁形更能引起人感伤的情绪,“鸿雁不堪愁里听”(李颀《送魏万之京|》),是以虚胜于实,声胜于形。温庭筠的《瑶瑟怨》:“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景色极美,通过写秋夜难眠的楼头思妇听到雁声自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渐渐消失于长空之中的过程,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在潇湘的恋人的思念,由希望而失望的情绪变化。而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则形声兼备,通过孤雁的形象刻画出了诗人晚年多病滞留夔州,亲朋失散好友零落的心境。
这样引起人乡愁的大雁常是“断鸿”——失群的孤雁。孤雁断鸿给人以寂寞、孤独、无人理解的苦闷之感,正像在外的游子。“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凭栏意。”(辛弃疾《水龙吟》)一则曰“落日”,一则曰“断鸿”,耳目之内满是凄凉,怎不伤怀?最凄惨莫过于“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望渺渺让人绝望的江天,低沉压抑的乌云,凄紧的秋风,加上断鸿的哀鸣,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秋夜望单飞雁》)庾信这两句诗在思乡之中还有故国之思。“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赵嘏《寒塘》)心与景会,清冷孤独的秋雁,正像诗人此时的心境。
范仲淹在塞外军中思乡而不得归时,感慨:“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在秋天毫不留恋地飞往南方去过冬,越发衬托出边地的苦寒凄凉。而李益的《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则写春天刚来,大雁就迫不及待地飞回北方的家乡,以此反衬被迁谪江淮的诗人思归之情。大雁只要等到春天就可以北飞,其自由令人羡慕,而迁客即使等到了春天也不能回去,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的恩赦没有随着自然的春季一同到来。二诗均以雁的不留恋写环境的恶劣,有人不如鸟之感,可谓异曲同工了。
三、 “雁”还有一重意思,就是信使。
所谓“鸿雁传书”,与青鸟、鲤鱼类似,可以传递爱情、亲情、友情之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戴复古《夜宿田家》)“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就是分咏三种感情的。关于雁足传书的由来,相传西汉武帝时,苏武在匈奴北海牧羊十九年,汉朝使者对匈奴单于称:大汉天子在上林苑猎到一只大雁,雁足上有苏武亲手写的书信,单于被迫放苏武归汉。书信倒不一定真有,但据科学考察,大雁每年要飞行好几万英里,一天就可以飞越数百英里,所以从匈奴飞回汉朝完全有可能。与之相关的还有“雁丘”的故事。据说元好问曾道逢一捕雁者,将捕获的双雁杀死其一,另一只脱逃后在死雁的上空盘旋哀鸣,后来一头撞在地上,殉情而死。元好问听说后便买下这对大雁的尸体,在河边筑了一座坟茔,名之为“雁丘”,并赋下了传颂千古的《摸鱼儿•问世间》。雁足所传之书,大多是爱情书信,但传说既已渺茫,人生复多磨难,于是乎“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四、 大雁还是自然、人事的见证,这一点和旧时燕子的作用相似。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汾阴行》)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富贵荣华,桑田碧海,只有惯看秋月春风的大雁是人事变迁的见证人,是自然永恒的代表者,可是它面对这一切仿佛毫不关心,如此无情。“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出郊寻春》),人还是那些人,世情却发生了无可奈何的变化。“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一剪梅》)旧时的鸿雁,见证了词人的爱情,淡淡的伤感,在初秋的天气里朦胧而美。“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王安石《明妃曲》),这里的鸿雁,既是思亲、思故国,又是信使,还是人事变迁无情的见证者。
五、 比喻兄弟之情。
小学的课文,印象最深的一篇是《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大雁飞行的时候,排列整齐而有次序,这样的队列能减少阻力,而且大雁之间能随时不断地互相鼓舞,从而保证雁群长时间远距离的飞行,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雁行(háng)”。“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郑庄公的兄弟共叔段乘着四匹马拉的车子去打猎,两匹服马在中央,两边骖马像雁行。雁行的整齐有序和互相帮助很像兄弟之间的关系。《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踰。”“雁行,并行而稍后也。”后因以比喻兄弟。明张煌言《祭四叔文》:“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结罗帕,烟花雁行;逢令节,齐斗新妆。”李香君和姐妹们结伴做盒子会,也像是排列有序的兄弟一样了。
作者: 千江有水 系高校古汉语教师 原题: 《诗词随想——燕雀无心》
图:《诗经名物图解》,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細井徇/細井東陽撰绘的一套博物学书,其主要内容为《诗经》辅配百余幅精美古画。分为10个画册贴:三册草部,两册木部,两册禽部,一册兽部,一册鳞部,一册虫部。此本大约绘制出版于嘉永元年(1848)。
1.《青鸟代表什么爱情含义,数字代表什么爱情含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鸟代表什么爱情含义,数字代表什么爱情含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3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