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诗辉煌到最后会发展成宋词的巅峰?或许这么解释就好懂了。当唐诗的高度,随着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的离世,变得无法企及时,写一首惊艳世人的好诗,就成了文人遥不可及的梦。此时诗已经走上了神圣,离民间越来越远时,教坊伶人口中传来的曲词开始入了文人的法眼,正统的文人由开始的不屑到慢慢尝试写词,宋词便渐渐走上了巅峰。

然而当我们追寻词的源头时,却发现那个诗仙太白在唐诗之巅狂笑。是的,他是唐诗一哥,同样也是“百代词曲之祖” 。有两首最早的词,都被不少人认为是出自李白之手,一首是《忆秦娥·箫声咽》,另一首是《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第二首词,作者是不是李白被争议了千年后,如今尚无定论,如果属实,那这可能是我国第一首词作。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是一首被发现于驿馆楼上的词,在宋代僧人文莹的笔记体野史《湘山野录》中,提到此词时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但是他在随后的描述中又说找到一本古籍能证明是李白所写。因为只有这一段描述,不少人对此一直存疑。不过不论是不是出自李白之手,这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词的上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秋冬之交,烟雨朦胧的黄昏。开篇7个字就惊艳世人,树林烟雾如织,就如词人心中的一片愁肠一样,扯不开也割不断,这是织物首次被用来形容烟雾。这是一幅凄冷的冷色调秋景,漠烟和寒山都透着无限的凉意,为全词定下基调。后两句将这股冷色调进行到底,暮色飘进高楼上,镜头移进,有位思归人正在楼上,满脸愁容。这上片中,以愁景衬愁人,寥寥数字,就将一股浓到化不开的愁写得跃然纸上。

词的下片由“有人楼上愁”自然过渡,“玉阶空伫立”是主人公立于玉阶上,一个“空”字道出心中的无奈。接下来词人不直接抒情,而是在中间插入一个“宿鸟归飞急”的动态景物描写,主人公的无奈与归巢的飞鸟对比,连鸟儿都有一颗似箭的归心,但他却不知道归程在何处。最后一句用一个设问结束全篇,“长亭更短亭”叠用两个亭子的意象,颇为新颖地道出词人心中的无奈。

作为最早的词作之一,这首词的手法却十分娴熟,这也是不少人认定出自李白之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全词用极短的篇幅,寄情于景,受到后世不少文人的高度评价。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

1.《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4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