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隐松桂,远在城一隅。我来岁云暮,天寒气象殊。寓目得佳趣,百念如涤除。及此斋时钟,箪瓢慰吾臞。”一千年多前,人们跟随着宋代诗人仲并的一首《题大明寺》,徜徉于优美诗海中,顺应内心的感召一睹扬州大明寺的芳容。

扬州大明寺位于城北瘦西湖风景区的蜀岗中峰,周边草色入帘青,背后奇峰兀立,环境安谧豁然,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因此得名“大明寺”,又被称作“栖灵寺”、“西寺”。乾隆皇帝南巡时因忌讳“大明”有思念大明朝之嫌,所以敕名为“法净寺”,这个名称一致沿用至1980年,当时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巡展,才恢复了“大明寺”的名称。

大明寺是唐代名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法起步的地方。鉴真大师十四岁跟随父亲在扬州大云寺出家,二十六岁就成了精通佛教律宗学说的名僧。在他五十五岁的时候住持大明寺,讲律授戒。大唐天宝十二年初秋,荣睿、普照等前往大明寺邀请鉴真东渡。鉴真应允,弟子祥彦、思托、道航、如海等21人愿随同前往,遂作东渡准备,一个月后船队抵达日本九州。自此,鉴真大师完成了其传播佛学和唐代多方面文化成就的心愿。

鉴真大师27岁时曾经在扬州大明寺担任住持,在大明寺中,游客可以观赏精彩的《鉴真东渡禅茶秀》

这场演出让观众穿越千年的时光,感悟鉴真大师一生充满执着的信念,他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曾六次前往东瀛,去传授唐朝文化。

鉴真大师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律宗的唐代高僧,被日本人民誉为“日本文化的恩人”,其一生对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大明寺拥有庞大的文化体量,由大雄宝殿、平远楼、平山堂、御园、栖灵塔、鉴真纪念堂、天下第五泉等组成,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

被雨水打湿的大明寺中,三三两两的僧人和游人撑着雨伞漫步林间小路,从远传望去整个寺庙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涤荡着纯净的心灵。

大雄宝殿的西南面是欧阳修与苏轼自建的平山堂和谷林堂。欧阳修与扬州的渊源颇深,其学生苏轼因得罪朝中权贵,一贬再贬来到扬州做了文章太守。

寺内的栖灵塔命途多舛,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本焚僧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该塔高为九层,塔内供奉有佛骨,有佛祖在此之意。栖灵塔修建以后的隋唐年间,正值扬州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繁华程度仅次于大都市长安和洛阳。因此,当年的栖灵塔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游览观光,李白、白居易、刘长卿、高适、刘禹锡均登塔赋诗赞美栖灵塔。

只可惜这样一座建筑瑰宝在唐武宗会昌三年消失在一场熊熊大火中,令无数文人墨客扼腕叹息。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探亲”时,各界人士纷纷倡议重新修建栖灵塔,今天所看到的栖灵塔是于1988年重建的。

与栖灵塔相似的是,咸丰三年法净寺(大明寺)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战火中,17年以后在盐运使方浚颐的操持下重建,这也是为什么始建于隋朝的大明寺却极具晚晴建筑风格。

游客登上塔不仅可以观赏到瘦西湖的全貌,也能看到扬州城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

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四周,几只身手矫健的鸟儿麻利地略过水面,清风拂来,波光粼粼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美丽迷人。

掩映于青山绿水中的大明寺安静得就像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悠悠千年的岁月在这里沉淀为一坛老酒,愈发醇香浓厚……

1.《栖灵寺这个怎么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栖灵寺这个怎么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7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