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如果你那里正好下过一场春雨。

来到小河边,即使小草尚未露头,柳眼尚未睁开,你也能感受到春天就在身边,在吹面不寒的风里,在碧波荡漾的水里。

倘若你正好在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也没关系,读一首春天的小词,春风便吹到了心窝里。

谒金门·春雨足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唐·韦庄

“谒金门”,唐教坊曲,又叫“花自落”、“垂杨碧”、“东风吹酒面”、“醉花春”、“春早湖山”等,可见它与春天真是难解难分!

起首两句“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勾勒一幅春雨初霁图。雨是刚下的,所以称溪水的颜色是“新绿”;雨水充沛(“足”),致溪水上涨,所以用“一溪”来表示水满。另外,称“染就”,则强化了春雨的功能,好像春雨成了一位画家,特意用颜料将溪水染绿似的。

接着二句工笔细描,在溪水上画出一对白色的水鸟,为画面涂上一抹亮色。

前面说,春雨充足,溪水涨满,自然会引来水鸟,而水鸟又是成双成对的,所以才会相对而浴,这个画面真是非常有爱了。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写鸟用“羽玉”一词,可谓十分精巧,既绘出鸟的颜色,又极大限度地突出鸟的可爱。

上阕写景,虽说美丽如画,实际效果却远远超出了图画的表现范围。“染就”、“飞来”、“弄晴”、“相对浴”,这些动态美,恐怕只有现代的视频才能传达出来了。

下阕抒情。镜头先转到“楼外翠帘”,再唤出抒情主体,不用多想,词的抒情主体大部分是女人,这是由"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所决定的。所以,有些读者就不要再纠结了:韦庄是男人,为啥你说词中的人物是女人?

补充一下,词的抒情主体大部分是女人,而且多是丈夫不在身边久出不归的女人。所以,她们最主要的一个心理就是“盼归”。盼归就要登楼远眺(“楼外翠帘高轴”,意思是卷起帘子向外看),希望能看见丈夫回家的身影,可她们的愿望几乎都是落空的(“倚遍阑干几曲”,意思是看了好久),看不到归人,看到的是楼外的风景,那些浸入了自己主观感情的风景。(这些弄明白,基本上所有闺怨诗词你都能读懂了)

由此回过头来看上阙,那一溪春水,似乎像极了悠悠不尽的愁,那一双水鸟,好像有点扎心了:鸟儿成双成对,有情人却难相守。

一阵失落后,她仍不放弃,于是出现了末二句“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云淡水平烟树簇”句,与上阕照应,写望中之景,但距离比上阕要远得多,可以说是极目天涯了,故曰“千里目”。但作者在“千里目”前面又加了“寸心”二字,显得精彩动人,意谓:她的目光穿越了云水、烟树,心也随着飞驰,一直飞到了千里之外,因为那里有自己心心念念的人。

今天,我们再来读这类闺怨诗词,并不是要让自己有事没事伤春悲秋,而是要葆有一颗活泼善感的诗心,在诗心的引领下,踏进岁月的长河,品察生命本真的况味。

1.《[倚遍阑干是什么意思]夕阳又是倚阑干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倚遍阑干是什么意思]夕阳又是倚阑干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