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明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本已辞官隐居的张养浩,被朝廷特任为陕西行台中丞赈济陕西饥民。他年事已高,本不欲出仕,但为了黎民百姓,他还是登上车子就出发。前往陕西的路上,张养浩亲眼目睹百姓生活的艰难,感慨万千,愤愤不平,于是散尽家财,碰到饥饿的灾民就救济,看到饿死的路人就埋葬。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位花甲老人行至潼关时,作出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成为怀古诗中的千古绝唱,亦成为张养浩人生之绝唱,同年七月,张养浩劳累过度,为民而死,享年60岁。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以“山坡羊”为曲牌名流传下来的怀古之作共有九首,尤以这一首最为韵味沉郁,色彩浓重,堪称是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是现实的意象,张养浩途经潼关这一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眼见重重山峦,壮丽宏伟,一个“聚”字化静为动,展现出群山飞奔而来的气势磅礴,赋予了本是静止的山峦无限的动感。第二句写奔腾澎湃的黄河水,同样用一个“怒”字赋予河水人的情感和意志,同时也暗含着张养浩怀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山与河相依,则潼关险要的地势便就凸现了,“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气势宏伟可见一斑。

第二层是深沉的感慨,遥望西都长安,张养浩忍不住想起曾经数个在此建都的王朝,当初的繁荣昌盛如今早已灰飞烟灭。“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凡是到了这里的文人墨客,无一不会想起当年的秦之阿房宫,而今断壁残垣,昔日的奢华崇丽之景荡然无存。“踌躇”形象的表明现在张养浩内心的思潮起伏,面对这无尽的废墟,想到在历史的更迭、朝代的变换中,盛衰兴亡唯有百姓仍是苦不堪言。层层感情的累积,为最后一句作了深厚的铺垫。

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三层也就是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句是全曲之眼,是对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在历史上,怀古伤今者多,可唯有此曲展现了无尽的人文关怀,颇为可贵。元朝统治的道路是血腥的,宋朝之殇此去未远,百姓的民生久久不能恢复,张养浩却跨越了历史长河,从历代王朝兴亡之中总结出一个沉痛的感慨,帝国兴者大兴土木,帝国亡者兵祸连连,而带给百姓的永远只有灾祸和苦难。张养浩对于一路所见所闻,以及在潼关的所思所想,用难得的沉重,揭示了封建社会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散曲抚今追昔,又作于特殊的背景之下,张养浩由历代王朝兴衰想到黎民百姓的苦难生活,情感层层递进,到最后一针见血的指出封建统治与底层百姓的对立关系,表达了张养浩对百姓的无限关怀和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养浩然之气,终露头角

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寒食节,济南历城县的富商张郁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喜笑颜开,当年张郁为家世所迫,不得不弃儒从商,这个儿子的出生,给张郁带来了无数希望,他决心给孩子取名为“张养浩”,以完成自己在儒学方面未竟的愿望。

“养浩”者,养浩然之气也,出自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里的一篇文章。所谓浩然之气,便就是天地之间的正气,是人发自内心的道德力量的外在表现。张郁给孩子以“养浩”为名,后来又以“希孟”为字,无一不表示着张郁希冀儿子成为亚圣孟子那样的人,不得不说是用心良苦。

养浩然之气


七岁那年,张养浩的外祖父一家从济南迁往南方,他跟随母亲前往送行。在路上,张养浩捡到了别人丢失的财物,不顾失主已经走远,母亲和外祖父还在等着自己,不停追赶终于把财物还给了失主。虽然拾金不昧只是小事,可是这个淳朴的少年,将来的这一辈子做了很多这样的小事,做了一辈子老实而又善良的人。

很快,张养浩十岁了,张郁从来没停止过对他的教导,因为家中小有资产,在各方面从来没有苦过他,可是他和一般的富家子弟不一样,他谨遵父亲的言传身教,勤奋刻苦,特别是在学问方面。张养浩读书昼夜不缀,结果父亲不得不担心他太过用功而累坏了身体,甚至鼓励他出去游玩休息。而张养浩不为所动,白天父亲不让读书便默默背诵,夜里则是偷偷点上灯看书,上至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无所不读,且样样精通。

公元1286年,少年初长成。十七岁的张养浩有一天路过了济南舜祠,舜是上古时期的著名贤人,世人都知道《孟子》当中的名句“舜发于畎亩之中”,而济南这个舜祠,就是建在舜当年开垦土地的地方。张养浩有感而发,作出了他的第一篇可考的诗文《过舜祠》,表达了对太古时期淳朴之风的向往,这首诗也让他逐渐在地方上小有名气,济南人人都知道,张家出了个淳厚的书生。

张养浩点灯读书


过了两年,张养浩在游玩济南白云楼后写了一篇《白云楼赋》,文章大气磅礴,以古喻今,寄托了张养浩欲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情怀。文章一出,山东人人争相传抄,甚至传到了山东按察使焦遂手里,读完以后,焦遂忍不住拍手叫好,立马召见了张养浩,并且推荐他做东平学正。学正就是官学中的老师,张养浩以十九岁之龄,就执掌一地学规,负责官学的考校训导。张养浩的仕途之路,也就由此开启,少年郎,十余年之勤学奋进,终露头角。

(三)为官清廉,出任堂邑

四年的学正生涯中,张养浩仍然不断追求着“修齐治平”的儒家最高境界,他在基层任职的时候,也总算体会到了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看到了官员之间的相互勾结,他决心到更高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公元1292年,二十三岁的青年张养浩弃官来到京城大都,当起了“北漂”,所幸有才华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埋没。当时的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不忽木甚为爱才,看到张养浩献给他的文章之后十分欣喜,极力举荐,后来更是不顾蒙汉之分,收张养浩为弟子,为其铺平政治道路。张养浩甫至大都,便遇上了贵人。

来到京城第二年,张养浩经过恩师推荐,当上了御史台掾吏,御史台就是古代的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纲正纪,对于一身正气的张养浩来说,这个官职最适合不过。有一次,张养浩生病了,不忽木听说后就去探望他。结果不忽木发现张养浩家里朴实无华,别无长物,禁不住脱口而出:“此真台掾也!”张养浩用自己的两袖清风,向恩师证明,他没有看错人。

张养浩


1305年,张养浩选授堂邑县令,在今天的山东聊城附近。初到任上,手下的小吏就告诉他,县衙里闹鬼,住在官舍里会对人不利,而张养浩置若未闻,一身正气无以为惧,安然入住,堵住了手下的嘴,被视为“神人”也。当地有个帮派势力,以舅爷在朝堂任宰辅的李虎为首,横行乡里,张养浩假借宴请,出其不意的把他抓了起来,又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直接把李虎和几个首恶就地正法,把他的黑恶势力一网打尽,赢得了百姓们的交口称颂。

元朝时期,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生活困苦,在张养浩到来之前,堂邑的官绅相互勾结,滥设淫祠以欺骗乡民、聚敛无厌,张养浩一上任,立马就逐个捣毁,肃清风气。当时衙门里还有很多被诬告为盗贼的流民,他就一一询问,查清事实,放这些犯人回家,这些百姓感激涕零,回去之后都辛勤劳动,相互告诫:“不可辜负张公。”于是张养浩三年任职期间,县内自治,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直到他卸任十年后,当地百姓还为他立碑纪念,感恩其德政善施。

这些在御史台和地方上担任基层官吏的经历,为他以后著作《三事忠告》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养浩画像(云庄小象,张养浩,号云庄)


(四)宦海浮沉,为国为民

1308年,元武宗册封太子,张养浩被召至东宫为太子文学,随后又兼任监察御史。元武宗在位时,贪图享乐,政事荒废,又好大喜功,常常挥金如土赏赐那些上书歌功颂德的大臣,还到处大兴土木。张养浩眼看国库入不敷出,对百姓横征暴敛,就“言皆切直”的上奏了一份万言书,直指元武宗执政时赏赐太多、刑禁太疏、土木太盛等十大弊端,激怒了皇帝,为“当国者不能容”,下场自然是免除官职贬为平民,甚至差点被下狱,而且元武宗下令:张养浩永远不再起用!眼看呆在大都可能会带来祸事,张养浩只得改换姓名,匆匆离开。

好在不久之后,元武宗就驾崩了,忽必烈之后元朝唯一的一位贤君元仁宗即位,他早就对张养浩的才能爱惜已久,因此刚一登基就立马为张养浩平反,召回朝堂,并且让他主持了元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公元1315年,张养浩以礼部侍郎之职,主持元朝第一次科举考试。他向皇帝上书说,为了广纳人才,激励天下学子,而且也是凸显元朝继承汉制、尊崇儒家、使士子归心的背景,这一次考试不宜过难,哪怕对于落榜的考生也要加以照顾。他的建议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满足了汉人广开仕途的愿望,调和了元朝统治阶级和汉人学子之间的矛盾,张起岩、欧阳玄、许有壬等汉人名士纷纷登科。当他们想要登门感激张养浩时,张养浩却说:“只要诸公能够用才学报效国家就好了,不必谢我。”

元仁宗像


元仁宗与张养浩君臣相得益彰,元仁宗在位的九年,张养浩也达到了他政治上的巅峰时期,他“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实现了大半,只是元朝旧贵族的势力仍然无法撼动。在仁宗去世后,他的儿子元英宗继位,适逢当年的元宵佳节,于是英宗便想张挂花灯庆祝一下,张养浩就上书反对:“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的少,忧患很多。皇上应当崇尚节俭思虑深远,把及时行乐喜好奢侈作为警戒。”英宗有他父亲的风范,是个积极纳谏的人,看完奏疏他反而很高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么说。”于是赏赐给张养浩不少财物,来表彰他的正直。

但历经数朝的张养浩此时年过半百,已经深知官场阴暗、名利害人,他的满腔报国之心在元朝贵族势力面前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就借口父亲年迈,辞官还乡。此后数年,朝廷七次聘请,张养浩六次不为所动,唯有最后一次,因为陕西大灾,他才出山前往赈济灾民,没想到,竟然一去不返。济南的乡亲父老为了纪念张养浩七聘而后起的事迹,把他在济南的祠堂称为“七聘堂”。

(五) 赋闲著作,为苍生而死

张养浩从51岁归乡赋闲,前后有八年,这八年也是他创作的高产时期,他“以六合为家,四时为友,寄傲林泉,纵情诗酒”,整理出了《归田类稿》、《三事忠告》等代表作品集。

《三事忠告》也叫《为政忠告》,包含《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三本,成书的具体时间对应张养浩为官的三个不同时期。“牧民”者即是地方官吏,“风宪”者则为御史台等监察官员所写,“庙堂”者对应的是那些决策国家大事“居庙堂之高”的显官们,三事忠告,就是他对于地方官员、监察官员、中央官员的真诚劝告。其中《风宪忠告》更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监察官教科书,道尽了监察官员的风范与责任,对今天的行政领导颇有启迪作用。

《牧民忠告》


张养浩在文学方面成就灼灼,他流传下来的作品至今共有九百余首,都收于他晚年整理的《归田类稿》之中。他的散曲主题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对腐败官场的鄙夷,他是曾经想以当官为途经而实现人生价值的,但迫于官场的诡谲与阴暗,不得不拂袖而去,他心里一直有着过不去的一个矛盾的坎;其二是寄情于归隐生活,文人心中都有个陶渊明,辞官之后,张养浩在大明湖畔买了个宅子,遍邀三五好友,纵情于湖光山色中,但他又常常会在写景之中暗暗与之前庙堂生活作对比,不知是自警,还是牵挂。其三则是为民生疾苦的哀鸣,黎民苍生才是始终记挂在张养浩的心头,从少年时期的作品《过舜祠》,直到后来的众多怀古诗,张养浩字字深情,为民之心跃然纸上,使人动容。有人甚至把他比喻为元朝的杜甫,在描写民生疾苦方面,他的几首《山坡羊》怀古诗,确实与杜甫的“三吏三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当他听说关中大旱,他出山了。临行前,年迈的母亲拉着他的手说:“我都快八十岁了,你的年纪也很大了,此别以后,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了。”张养浩垂泪不已,但忠孝两难全,更不用说此去还干系着陕西无数受灾的百姓,此次出仕,他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苍生。

张养浩


公元1329年(即前文所说元明宗天历二年)三月,张养浩路过华山,到西岳庙去求雨,感叹民生多艰,哭到在地上爬不起来不能行走,四月雨下,张养浩欣喜之下作《谢雨文》感恩上天垂怜。他到陕西四个月,一直住在官衙,白天带着富人出卖粮食,平衡粮价,查处营私舞弊的奸商污吏,四处救济灾民,晚上就虔诚的向上天祈祷灾难赶快过去。

当张养浩听说民间有人杀死自己的儿子,而为奉养母亲节省口粮时,大哭一场,并且拿出自己剩余的所有钱物给了这户人家。张养浩也是一个重孝之人,但同年七月,张养浩劳累过度,终于染病,病逝于任上,八十岁老母没能等到他的回归,反而等来了他的死讯,二人一别,终再无相见。

元文宗至顺二年,朝廷追赠张养浩为荣禄大夫、柱国,加封滨国公,谥号“文忠”,后世之人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文忠园


总结:张养浩之一生,禀天地正气,学圣贤道义,身体力行,主政地方可保一地民安,为司台谏则明察秋毫敢于直言,出相入阁可称为能臣,修身齐家治国,最后兼济天下,这样的人,虽然在那个时候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民生民情,但他已然全力以赴,在我眼里看来,他当得上一代“贤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句他用生命谱写的绝唱,这一句他为天下苍生发出的最强音,历史不会忘,我们不会忘。张养浩,养浩然之气,为家国千城,光耀千古!

张养浩


1.《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题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题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