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静染/文 罗乐/绘图

“张柬之,复唐祚。职封王,功最著。”这是《三字鉴》中的一段话。清人张宜明用3个字的方式来讲中国历史,从“混沌开,乾坤奠”开始,一直说到清朝康熙年间。

《三字鉴》虽不足万言,但凡各个朝代的历史大事、人物均囊括其中。此书是一本古代通俗启蒙读本,过去在民间广为流传。

上面这段话,讲的是唐朝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这段历史的主人公,就是张柬之。

张柬之塑像

合谋诛二张

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生重病在床,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在宫中掌握大权。

这两人是武则天的宠臣,专权跋扈,扰乱纲常,朝廷百官无不惧之。

当时任平章事(宰相)的张柬之,以89岁高龄挺身而出,抒世人之愤,与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一起,密谋杀掉了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以复太平天下。

关于张易之,《旧唐书》称其是“白皙美姿容,善音律歌词”,是个古代美男子。他得到了武则天的宠幸,与其弟张昌宗同为男宠,武则天封张易之为恒国公,封张昌宗为邺国公,并各获收纳,300户租税的实封。

张氏兄弟得宠后,从此横行宫里,为所欲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张易之曾经为其母阿臧造过一张床,叫“七宝帐”,“铺象牙床,织犀角簟,鼲貂之褥,蛩蟁之耗,汾晋之龙顺、临河之凤翮以为席”,可谓奢侈之至,《太平广记》说是“旷古以来,未曾闻见”。

到了武则天年高昏庸之时,天怒人怨已经积聚到了就要爆发的地步。这时,站出来挽救朝廷于危局的人,就是张柬之。

这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神龙政变。

当时的情况是,张柬之等人以二张叛乱之名,带领500禁军冲进武则天的迎仙宫,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又到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逼其交权。

第二天,武则天在无奈之下,只好昭告天下,将帝位传给李显,从此恢复了李唐宗室。同年11月,武则天死于上阳宫。

这次政变以完胜告终。明代史家王世贞在《王弇州崇论》中评价说:“张柬之等五王合谋诛二张,迁武氏,反中宗之辟而复唐之,何其壮也。”

在整个事件中,张柬之功绩最为显著,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后人在评判神龙政变中的作用有个排序:“首封张柬之,次则桓彦范。敬晖袁恕已,崔元晖并见”(《续幼学歌》)。

神龙政变中,张柬之等人以二张叛乱之名,带领500禁军冲进武则天的迎仙宫,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

60岁任县丞

张柬之当时也是80岁高龄的人了,按说早到了退养乡梓的年龄,但他却做出了如此惊人的一举,何来如此大的魄力呢?

这跟他早年的经历有关,这还要从头说起。

张柬之,字孟将,湖北襄阳人。生于唐高祖武德8年(625),卒于唐中宗神龙2年(706),从小涉猎经书史籍,“尤精三礼”,后来补选为太学生。

麟德元年(664),有人在应诏诗中用了“影娥池”这个典故,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于是,太子监的长官令狐德棻召来张柬之等10多人询问。

所有人中,只有张柬之知道。他说,这出自《洞冥记》中,讲的是当年汉武帝在望鹤台西端建有一个俯月台,台下有池,每登台眺月,影入池中,使宫女乘舟笑弄月影,因此叫影娥池。

令狐德棻大赞其博识,认为他是个未来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其实,当时张柬之的弟弟张敬之也是少年天才,11岁被中书舍人王德本赏识。据说,当时命他即兴赋了一首《城上乌》,词章熠熠,满堂生彩。

彼时,两兄弟在乡里如日月相映,声名大盛,人们都期待他们有一番大成就。

可惜张敬之早卒,天妒英才,只活了25岁,《全唐诗补编续拾》仅存其诗一首。

张柬之的仕途也不顺利,60岁左右才考中进士,出任清城县丞。

值得一提的是,个别史书说他是在清源县当县丞,应是误写,因为清源县(现福建仙游县附近)是在唐圣历2年(699)才建置的,这时张柬之已经74岁了,显然不符。

青城县应该是张柬之仕途的最初起点,这一时期应该在689年以前。他在青城县干了多少年?没有确切记载,但在《定命录》中说他当时已经63岁了,“张柬之任青城县丞,已六十三矣。”

也就是说,他从中进士到青城县做官,又到离开,是在63岁以前的事情。

在青城县时,有算命的人说他还要当大官,“有善相者云:‘后当位极人臣。’众莫之信。”

虽然张柬之到了这把年龄,已经垂垂老矣,没有人会相信算命先生的话,但他在永昌元年(689)确实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机,这时他已经64岁了。

《新唐书》在《张柬之传》中,记录了他的这段经历:“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余矣。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

什么意思呢?当时朝廷准备广纳贤才,采用在广庭之下出题问答的方式。众多考官在场,皇帝垂听,但张柬之一鸣惊人,“试策第一,擢拜监察御史”。

但这件事中间还有些曲折。当时考了下来,居然没有一个人被选中,武则天很不满意,就问难道没有一个人可挑选吗?

下面的人回答说有一个人,但他的“书写不中程律,故退。”

武则天命将此人的文章拿来看,这一看就改变了张柬之的命运,“则天览之,以为奇才。召入,问策中事,特异之。”

起伏13年

张柬之从青城县到长安去当了一名言官,很快又当了“掌传宣诏命”的凤阁舍人,这是张柬之人生非常走运的一段。

但是,没有过多久,张柬之因言失势,被下放当合州刺史,后又转为蜀州刺史,实际上又重新回到了四川。

这是神功元年(697)后的事情,张柬之当时大约是73岁的年龄了。

当时的蜀州下有4县,州治在今天的四川崇州,青城县是其属县之一,两地相邻,一条羊马河贯穿两地全境,相距不过数十里,实际上他又回到了青城山这一带。

张柬之在蜀州刺史位置上有何作为,无从得知,但在他之后的贞元14年(797),有个叫皇甫澈的人也做了蜀州刺史。

皇甫澈知道,在蜀州刺史这个位置出过4位宰相,深以为荣,写了《赋四相诗》,刻在厅壁上:

“蜀州刺史厅壁记,居相位者前后四公,谟明弼谐,迁转历此。顾已无取,忝迹于斯,景行遗烈,嗟叹之不足也。谨述其行事,咏其休美,庶将来君子,知圣朝之德云尔。”

这4个宰相中,自然有张柬之,而且以他的功绩最大。皇甫澈在《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中写道:

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

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

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

茂勋镂钟鼎,鸿劳食茅土。

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张柬之在四川做官前后有10年以上时间,对蜀地及西南边地非常熟悉。有一件事值得记留,学术界常常将之作为中国古代疆域变迁研究中一个很好的案例。

当时,在川滇交界的地方有个姚州(今云南姚安县),属于剑南道,但此地“绝域荒外,山高水深,叛乱屡见”。

过去这里在古哀牢国旧地,历来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之地,是个非常不好管理的地方,进出皆有蜀兵把守镇关,每年都要派500士兵前往那里,但在路上就会死伤过半。

“西南有事,争于滇蜀间者,自古恒在姚州也。”所以,张柬之主张裁撤姚州,让哀牢隶属巂州都督府,视同外邦,按时朝贡,这样就免于长期落入劳民伤财的境地。

张柬之之所以这样提议,是因为他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和地理极为熟悉,并以此作为平息边患的有效办法。

“神功二年,蜀州刺史张柬之请罢姚州。”但他的奏议未准。

然而,从这件事也可看到,他做事极有远见和韬略。所以,后来姚崇说他“沉厚有谋,能断大事”。

遭武三思构陷,罢相流放抑郁而亡

到长安年间(701-704),也就是到了武则天执政晚期,张柬之又迎来一次更大的机会,在狄仁杰、姚崇等大臣的极力推荐下,很快当上了宰相。

当然,他也是适逢其时。《旧唐书》中说,他上任时,从九月开始,“日夜阴晦,大雨雪,都中人有饥冻死者,令官司开仓赈给。”老天有眼,极端天气预示了他出场的壮烈。

在《隋唐演义》第三十一回“王怀义善卜瓦笤,安金藏剖腹屠肠”中,写到了狄仁杰极力推荐张柬之为相的故事。

武后道:“国老如有贤能之士,保举一人,朕即用为右相,倘国者再有公事不在,朕可与议政治。”

仁杰道:“张柬之老练明决,处事忠直,足堪为相,陛下宜急用之。”

武后点首,即拜张柬之为右相,并同平章事。

张柬之的故事进入小说,说明神龙政变的影响,在民间也是非常深远的。

在复唐大业完成后,“阴云四霁,万里澄廓”,张柬之为首的5个大臣都得到了重赏,他升中书令,封汉阳郡公,事业到达了最顶峰。

《唐要会》是这样总结他们的功绩的:“张柬之等皆书勋国史,配飨庙庭,赐谥易名,义光百代。”

但是,唐中宗李显上台后,张柬之遭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构陷,被罢相,充任襄州长史。

不久,又被流放泷州(今广东罗定),张柬之忧郁而死。一说是“武三思随遣周利贞就岭外杀之”。

不管怎么样,张柬之最后是以悲剧告终。

所以,宋代诗人徐钧有诗来咏叹张柬之:“八十衰翁气尚存,挥戈一整旧乾坤。惜哉千载多遗恨,余烬犹存竟燎原。”

张柬之的故事后来成为戏曲、小说的绝佳题材,甚至在前些年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中也有所涉猎。

但张柬之一生最为传奇的是,他走的一条与常人不同路。

从青城县开始的宦旅,到位极人臣,这中间他没有放弃,不能不说是古代官场的一个励志篇,也可以说他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所以,明人董应举在《崇相集选录》中说:“张柬之六十三为青城丞,八十乃成大功,彼皆过时从小官拔起也。丈夫患无树耳,迟速隐显,何计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1.《应诏诗是什么意思 以其言应诏的以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应诏诗是什么意思 以其言应诏的以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3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