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

《曹刿论战》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体现了下述军事思想:


第一,辨明战争的依靠力量是发动战争的前提。在曹刿看来,战争依靠谁?平日享受君王恩惠的官僚贵族靠不住,四时八节享受牺牲玉帛供奉的天地神灵也靠不住,所能依靠的是基于君王忠于职守而对国家报以忠诚的平民百姓。只有人民百姓站在你这一边,上下同欲,才“可以一战”。很多人读《曹刿论战》,只是将注意力放到最后一段“鼓之”和“逐之”的讨论上,而忽视大战之前曹刿与鲁庄公关于“何以战”的一番讨论,是重大缺失。


第二,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在本文中,我们看到了“齐师伐我,公将战”的正气,看到了“何以战”“可以一战”的底气,看到了“可以一战,战则请从”的勇气,看到了“彼竭我盈”的士气,还看到了“公将鼓之,刿曰未可”的静气。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长勺之战,善于治气,并选择最恰当的时机激发士气、以压倒性的态势一举挫败来势汹汹的“伐我”之齐师,迅速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要点在气,不在机。


第三,后发制人是以弱胜强的重要战术。这一思想体现在“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中。《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过种种策略制造敌疲我打的战机,与这一思想同出一宗。


第四,正确的军事指挥依靠指挥员对敌我情况的精准把握和正确判断。“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长勺之战中,曹刿在齐师败绩之际,对公将驰之的行为予以制止,考虑到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的敌情,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判断齐师不是佯败、没有埋伏,才果断下令追逐,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生动注解。


1.《[曹刿论战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曹刿论战表达了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刿论战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曹刿论战表达了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