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诸子百家辉煌灿烂的历史,那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诸子百家之外,还有一个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可以集儒家,道家,墨家为一体。

他在思想上和儒家一致,如:德政,仁政。他主张:美政 。

儒家主张天下归(有德者居之),他主张(有德者在位),儒家主张(爱人),他主张(恤民),儒家主张(举贤才),他主张(举贤授能),儒家反对秦国的战争政策,他也反对秦国的暴力征伐。

而这个人的所有的丰功伟绩和对教育的付出,都被一首《离骚》掩盖了光芒。如今人们对他的记忆也只停留在汨罗江畔那举国震惊的悲怆一跳。

然而千年已逝,教育史却留下了他独特的见解和孤独的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小编陪你一起揭秘屈原不为人知的人生和教育理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是流落在民间的王公贵戚,气贵而心平;

是散落在人间的异世奇人,出尘而脱俗。

太岁在寅,新正之月,庚寅之日,这位天赋异禀,又重之修能的皇室之后出生了。

不同于其他的皇亲贵族,屈原自幼生活在民众之间,与民为乐,心系贫苦百姓,从小便懂得体恤民众。

光阴似箭,往日身披江蓠芝草、佩挂秋兰之索的少年,转眼之间,已成满腹学识、初露才华的翩翩君子。

与之留给世人印象所不同的是,少年屈原未在辞赋方面留有过多著作,反倒对教育事业更为热衷。

公元前321年,屈原正值弱冠之年,秦军挥兵楚镜,他一边组织家乡的小伙伴奋力抗击,一边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唤起青年们的爱国之心,而爱国忠君也是屈原教育理念里面的基础。

从此少年一路从政,从县长起步,中间起起落落,一颗滚烫的忠君爱国之心横冲直撞。

参与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斗争不停,故被谗而见疏,从外交部长变成中纪委主任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也算是正式担任教育之职。

任职期间屈原提出了诸多教育理念,将其忧国忧民、爱国忠君的抱负投向教育事业。

其后又相继被流放汉北,放逐江南,中间才在汉北创作了千古佳作《离骚》。郢都被占,楚国大势已去之时,屈原自投汨罗,生命自此画上了句号。

现今,《离骚》流传百世,经典不息。

屈原留给人们的是初代诗人的伟大标签,这标签大到让我们遗忘或忽视了他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理念。

今天,我们顺着《离骚》去解读屈原的教育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在先秦诸家教育思想中独具特色,热爱祖国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培养优秀的品德是其长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品德包含判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崇尚内美的情操、对自然社会的探索以及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而诗乐融合是其教学形式的方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教育思想的基础,热爱自己的祖国

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政治家、诗人和教育家,他不仅有着充沛的爱国感情,同时还有着独具先见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

他一生竭忠尽智,辅佐楚王,希望楚国的强盛和振兴。屈原的爱国思想教育,总是和忠君连在一起,在屈原心目中,君国一体,密不可分,忠君与爱国合二为一。

他在《离骚》中反复陈述这一观点:岂余射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然而君主昏庸,他遭到小人的嫉妒,被君王疏远。

在屈原生活的战国后期,天下争相招引人才,有才华者不问国家、君主是谁,谁用他,他就效力于谁,朝秦而暮楚,楚材为晋用。

屈原也可以用他的才识服务于其它国家,但他深深地眷恋自己的祖国,“虽身被放逐,犹徘徊而不忍去。”

为了楚国的强大,他不断用“美政”理想教育学生,政治上要求修明法度、举贤授能。

对应到今天,我们的教育从根本上也要教育青年一代热爱祖国,帮助其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教育目标和内容,培养优秀的品德

判别善恶美丑,屈原教育思想中很明确的一点就是善恶清楚,爱憎分明,不同品质的东西不好作调和。

他常常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性。

比如他常用香草来比喻君子及其优秀的品德,而用恶草来比喻小人及其卑劣的人品、丑陋的恶行。

屈原相信美丑善恶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后果,在《离骚》中用对比的手法予以说明,“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歌颂了尧舜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能在大道上畅通无阻,指出像桀纣那样狂悖不羁,贪走便路捷径必然会寸步难行。

尽管屈原知道社会昏暗,往往丑恶者能轻云直上,而美善者则受到猜忌和打击,这种现象屈原借他人之口作了表述,“直以亡身”,“世并举而好朋”,但屈原痴心不改,疾恶扬善,“苟余情其信芳”。

所以屈原教育学生很注意培养他们判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并要求他们能和老师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和美好的品质。

屈原在《离骚》中抒写了对美善的执著追求和对恶丑的无情鞭挞,其高洁的人格,可与日月争辉。

屈原一再表明自己不仅有美好的外在,还有很好的个人修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就是自我修养的体现。

他对自己培养教育的人材也曾充满过希望,由于他们的变质,屈原也曾非常失望!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

说学生变质腐化缘于不喜好修养、随波逐流。屈原认为只有以前贤为榜样,才会不被世俗所同化。

作为一个担任过贵族教育的教育家,对社会人生和自然宇宙的探索,屈原是胜任的。

他在当时的楚国以“博闻强志”而著称。他对历史和现实均有深入的研究,针对当时楚国的实际,他提出举贤授能的主张,希望能修明法度,实现“美政”理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屈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天问》是其探索精神的重要体现。

屈原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包括了天地山川、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天命人事、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

《天问》的出现是其长期对某些问题思考的结果。屈原在从事教育贵族时一直在思考这类问题,并用设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对上至宇宙现象下至现实人生进行思索。

屈原一生不懈追求真理,在真理的坚持和个人的生存二者之间,他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因此当他知道自己花费大量心血培养的学生,不守节操,放弃美好的东西,随世俗沉浮以后,心中非常悲痛。

他认为人虽如香草一样,免不了要萎绝凋谢,这有什么关系呢,令人伤心的是变质变味和丑恶同化,变得芜秽不堪。

追求真理,应该矢志不渝,年青的学子性格具有可塑性,老师要向他们及时灌输积极的思想,不要让年青的学子先受到消极因素的诱导,要坚持真理,保持节操。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诗乐融合,寓教于乐

屈原是一位诗人,他一生写有大量诗歌作品。

他也是一个音乐家,曾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并吸收楚地民间神话故事写作了《九歌》。

因此在屈原的教学方法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诗乐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授楚国历史知识、民俗知识、自然知识和道德教育。

屈原时代书写工具缺乏,知识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把知识编为可吟唱的诗歌是学习最便捷的方式。

《九歌》无疑是教育史上较早的“乡土教材”,它不仅能使学子了解有关楚国习俗知识,也可以使学子更好地爱自己的祖国,同时起到陶冶学子情操的作用。

临近端午节,我们对屈原的缅怀从未停止,但愿对屈原的教育理念也能有所了解,愿每一个人都既有此内美,又重之以修能。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屈原的苟什么作用,屈原第一段有什么作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屈原的苟什么作用,屈原第一段有什么作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