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能找到2009年的数据,但是当时加州有600多家pho店。很多人认为pho作为越南的代表食品,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考证,pho在早期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记载。一般认为pho是受中国福建、广东移民的影响。它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出现在河内的街道上,并于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西贡。
因为越南的历史原因,对pho的刻板印象也受到了中法两国的影响。
来自111B。c至938C。e,越南一直处于中国的统治之下,这已经足以将中国文化和饮食根源深深植入越南文化。
中国之后,是法国。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
毫无疑问,这种原材料来自广州。20世纪初,大量广东人去河内打工,河粉被引进。法国殖民之前,以农业立国的越南人不吃牛肉,但慢慢被法国文化的影响所接受。
至于汤头,不像福建、广东那样以鱼为原料,越南粉汤多是用洋葱、牛骨熬制,类似于法国牛肉、蔬菜锅的熬制方法。但同时加入适量冰糖,或鱼露、肉桂、八角、黑胡椒等一系列香料。,在酸辣的味道中有一种鲜甜的味道,也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至于名字的来源,主流一般有两个流派。一派认为pho起源于粤语中的“河”和“粉”两个词,两者相互共有,逐渐演变成现在的“Pho”。还有人认为它起源于上面提到的法国菜锅(Pot-au-feu)。
(法式菜锅,牛骨为原料)
虽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这难道不能解释中法饮食文化对pho的影响吗?这种影响在越南其他有代表性的食品中也能看到。
春卷不用说是用碎米而不是薄米做成的米皮包裹的,但无论是以虾、猪肉、蔬菜为主的馅料,还是小管炸的,都和中国春卷没什么区别。
1858年法国入侵越南时,带来了莳萝、芹菜等新鲜草药,还带来了法棍面包。后来,越南人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了棍子面包,并在面粉中加入了米粉。
经过这种变换,越式法棍的外皮更脆,内部更软。里面加入泡菜、白萝卜、欧芹、辣椒酱、豆腐或者各种肉类,最后在里面挤蛋黄酱。这样的粤式三明治也能让我们看到完美的文化融合。
(著名硬核厨师马蒂·马西森教大家做板米)
20世纪末越南华侨的故乡风味
20世纪70年代,越南工人党(现越南共产党)统一越南后,许多难民出于对政治权力的恐惧逃离越南。一般文献认为,正是因为大量的越南难民涌入世界各地,使得食物pho在各国生根发芽。
(抵达美国的越南难民)
二战后,美国选择支持南越反共。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美国成为许多越南难民的首选目的地。在那个动荡的时期,对于这样一群流离失所的越南人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不得不从熟悉的食物中寻求安慰。
一开始大家都只在家里做pho。
在最初的几年里,越南菜所需的许多原材料都很难买到。直到一些有商业头脑的越南人抓住商机,开始了进口越南食材的生意。有了这个基础,懂得做pho的人,甚至还有一些出逃前还挺出名的pho店老板,慢慢在街头巷尾开起了pho店,为那些华侨提供了一点家乡风味。
除此之外,越战期间驻扎在越南的很多美军也回国了。除了对战争本身的抵抗,他们也逐渐不愿意在逗留期间放弃食物。战后,许多人还会参观南加州的小西贡或其他分散在美国各地的越南城市。他们不仅对pho有深刻的了解,还把这种食物介绍给他们的朋友。与此同时,美国和越南的许多华侨也在推广这种食物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世纪源于新越南华侨精湛的技艺
Pho在美国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当然是它庞大的人口群体。到2017年,美国和越南有130万华侨,占移民人口的3%,是美国出生的第六大族群。在一定程度上,pho在美国的流行也代表了这些海外越南人在新的土地上安家落户的愿望。即使有越南人的地方也有pho。
(加州东圣何塞的越南小吃摊)
第二个原因大概是美国饮食的多样化。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美国主流文化逐渐注意到了这些不同的文化和美食。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对这些奇怪的味道和菜肴感到好奇。如果他们尝试后喜欢上了这种美食,他们会对这种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位于芝加哥越南城坦克面条巷空,在芝加哥很受欢迎)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pho本身就有特点,足够好吃。如前所述,一碗看似简单的河粉所包含的不同味道的深度是不可低估的。仅仅是眉毛鲜嫩的汤头就足以让很多食客流连忘返。
吃粉的过程也充满乐趣。把九层楼的塔撕碎,丢进豆芽里,用酸橙汁挤一挤,再尝一尝,是一件急迫而又优雅的事情。混合了酸味和鲜度后,汤在水平上会丰富很多。当然,不变的是回味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