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日,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合作,“教育部合作教育项目:北京邮电大学——编程猫生产、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合作总结报告(项目编号。:201802283007)以云聚的特殊形式成功举办,借此机会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出席最终汇报会的有:王菡先生(叶培达创新创业研究院副院长)、韩康荣先生(叶培达创新创业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但丁先生(北京邮电大学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温老师(北京邮电大学工程师)、林伯安老师(北京邮电大学工程师)、陶老师(北京邮电大学工程师), 秦增昌(编程猫首席科学家)、戴(编程猫大学合作开发部负责人)、邵(编程猫大学合作开发部经理)、李佳(编程猫大学合作开发部专员)
但丁老师领导的项目团队主要以团队组织为载体,以校企合作项目为驱动,采用分类培训计划,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实习基地是在坚持“诚实守信、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赢”原则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挖掘潜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交流、竞争和实训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基地以创新的“社区+项目+培训+服务”四位一体模式为起点,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突出亮点和品牌。
在项目总结报告阶段,但丁先生主要从项目概况、项目合作亮点、参与者和成果、项目推广贡献、结论和经验五个方面进行了报告和总结。
北京邮电大学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顶尖大学,涵盖了学科优势和双元制教育的特点。丁介绍,北京邮电大学与编程猫企业合作以来,双方按照协议制定了建设方案,在实训、科技竞赛、制作者训练营、主题讲座、校招宣传等方面开展了全面、丰富、细致的合作。
依托项目,北邮构建了科技创新社会——WinWorks,确保创新创业实践培训的具体实施,积极组织校内校外各类创新创业学习实践活动。目前社区团队70多人,基本覆盖了北邮的优势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新鲜血液汇聚于此。依托协会的成立、运营和维护,但丁老师出版的《依托专业协会构建创新创业文化的路径分析》在中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联盟2019年年会暨中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发展论坛论文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编程cat团队的支持下,项目组成员在北邮校区组织开展了各类双创新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2019-2020年,项目组主持了北京邮电大学第三届、第四届小鹅项目竞赛,评选出近百个优秀创新团队。同时,计算机学院连续三年举办“编程猫”杯编程大赛,为选拔培养优秀的编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组积极参与并协助支持编程猫夏令营,以及各种校招、实训等工作,多次邀请编程猫高管参加北邮产教一体化研讨会,讲授编程技术专题,受到师生好评。
在报告的最后,丁先生指出,这份总结报告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挥北邮的学术优势和双重教育特色,继续与编程猫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的深度和多元化合作,共同探索编程教育、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随后,叶培达创新创业研究院副院长王菡对项目结论报告进行了总结。她说,这份总结报告将是对前一阶段的回顾,也是北京邮政与编程猫新合作的开始。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融合,搭建共享社区平台,增强产学合作的一致性,加大学校对企业的贡献,加大企业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使产学合作、协作教育在“十四五”新征程上迈上新台阶。
专家评审阶段,秦增昌教授对北邮支持《编程猫》教育部合作教育项目表示感谢。同时,教授肯定了项目的成果,表示需要进一步推进产教结合,并指出了未来的一些合作方向:包括与北邮附小合作开展编程教育,加深年轻人对编程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将继续探索与北邮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写、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空。他说,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整个信息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科技信息人才培养中,北邮和编程猫的培养目标高度兼容。希望今后能结合北邮的学术优势和编程猫的企业特色,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负责人戴对双方今后继续合作表示期待,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编程猫与北邮的校企合作,产生更多优质成果,为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经过网上会议评审专家的审议,项目被一致接受,课题圆满结束。
它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相信在两年多的合作基础上,编程猫和北京邮电大学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1.《《北京邮电大学—编程猫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结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邮电大学—编程猫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结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08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