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估部署上有哪些创新?会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哪些新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解读三个关键词来理解这种评估方法的深刻含义:“成就观”、“收获感”和“指挥棒”。
新华通讯社
成就视图
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然落后,片面追求GDP增长、粗放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次“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生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度等7个方面,共56个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成绿色发展指数,衡量每年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展,以工作指导为主。
“这些措施落实了中央政府关于‘不能简单地用GDP说英雄’的要求,突出了‘用生态文明建设说英雄’的要求,确立了绩效考核的新方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戴延德说。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在实践中,很多干部群众都有误解,认为发展和保护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指导着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并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办公室主任杨春平表示,指标设置中“资源利用”的指标权重占总权重的29.3%,在七个一级指标中最高,反映出转变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的主要要求。
戴延德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抑制发展,而是一种有促进、有控制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些措施将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增长质量纳入综合评估和评价,有利于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紧密结合,协调和发挥资源环境在优化、保障和约束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效。
利益感
目前,以雾霾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
杨春平介绍说,“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引入了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指数,以反映人们的绿色发展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普遍的民生效益的新理念。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目标体系》界定了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评估结果、公众满意度和生态环境事件五个方面,共23个评估目标。特别是在目标分配上,生态环境保护等体现人的获取感的部分被给予了较高的分数。
“该方法以人为本,作为评价和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了公众的参与和收获意识,不仅让人民群众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评估中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且保证了评价和评估的结果。符合群众的实际感受,增强了评价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对指导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戴延德说。
指挥棒
根据本办法,考核结果将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对考核水平优秀、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等级不合格的地区,进行通报批评,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生态环境明显破坏、责任事件频发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包括已调离、晋升或退休的人员),按照规定追究责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勇表示,评估和考核相结合,注重约束和引导,可以促进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同时,加强成果应用,将评估结果作为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和干部奖励
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体现了“奖惩并举”。
“评价和评估结果的应用是整个评价和评估工作的关键,是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教授王表示,他希望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判断地方党政领导和负责人政绩的做法,让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估和考核真正发挥作用。
王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估考核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坚持下去很重要。避免一阵风和运动。要确保评价评估工作持续、客观、公正、有序地进行,评价评估结果得到有效落实。
1.《从三个关键词看中央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新部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三个关键词看中央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新部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14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