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的武康路探险之旅→不好意思,你以前看到的武康路都是…,我们跟随上海日报专栏作家乔了解了武康路的“名堂”,以及这条路上的莫故居、唐故居、陈立夫国民党故居三座老房子的传奇故事。
今天,乔将继续带您探索巴金故居、“小铁”开普敦公寓和迈丹公寓,这里曾是法国帅哥居住的武康路顶层。文末有你不知道的武康路“秘密”~
文学巨匠巴金故居
巴金故居
著名作家巴金在武康路生活了半个世纪。他家在武康路113号,是1923年建的漂亮的花园洋房。
“巧合的是,1923年也是巴金一生中重要的一年。当时,这位前少爷离开了四川老家的封建家庭,去上海成长为五四时期的新青年。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房子似乎在那里等着他。”。
巴金故居
直到1955年,房子才终于“等”到了巴金家。当时巴金家人口不断增长,有妻子、两个孩子和保姆,还有从四川老家叛逃的继母和妹妹。他家在淮海中路927弄,太小了。用巴金的女儿李晓林的话说,“床必须夹在书架之间。”
武康路占地1400平方米,房屋数量众多,包括一栋三层主楼、两栋副楼和一个大花园。巴金去世后,武康路113号为纪念巴金故居进行了修缮,并于2011年12月免费向公众开放。
巴金和他的家人一起赏花
馆长周在整理巴老的遗物,为博物馆的开幕做准备时,偶然发现了三张1955年至1956年的租金收据。
收据显示,别墅前主人莫德·鲍林·海(Maud Pauline Hay)从上海返回英国后死亡。房主的妻子委托代理人a .斯普林伯格负责房子。50年代房租高达144.2元,而普通人的月薪只有几十元。
巴金故居与修缮后的故居内部比较
《上海武康路》一书说,巴金一家入住后非常满意,买了很多家具。一楼客厅用来会客,书房卧室在楼上。
巴金正在书房看书
周导演提到巴金是新中国唯一没有单位工资的作家。虽然新房租金贵,但巴金并没有申请国家补贴,而是坚持用自己的版税支付租金。新家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巴金的创作环境,他在武康路的家中写了许多散文小说。
巴金在缝纫桌上写字
巴金很快就搬走了,并亲自描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
我坐在床边,给一个五岁的男孩讲了一个故事。躺在床上的孩子睁大眼睛静静地听着。他妈妈走过来看着他黑黑的眼睛笑了。孩子10岁的妹妹练琴后上楼,一进门就亲切地叫“妈妈”。母亲转身照顾女儿,带她去了洗手间。楼下花园篱笆外,有一对年轻男女快乐的歌声从旁边走过...我去了隔壁的书房,坐在书桌前,拿了支笔...我觉得全身都充满了幸福。.....我们希望各国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卧室的景色
快乐的日子才过了十几年。1972年,巴金的妻子萧珊因肝癌去世。巴金因爱妻的离去而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把萧珊的骨灰盒放在床头柜上,直到生命的尽头。
此后,巴金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完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品。其中,随想录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巴金故居一景
2005年巴金去世后,他的家人搬出了他在武康路的家,留下他的大部分家具和个人物品作为他的故居进行展示。
周主任发现:“巴总是很细心,不喜欢丢东西。从20世纪50年代到他去世,他的几乎每套衣服都在那里,还有十几台收音机。大量的读者来信和近8万本书也保存完好。”
巴金正坐在花园里
在文坛上,巴金的园林很有名,是沈从文写的。花园里的广玉兰是1955年种的,对面是樱桃树。巴金在书中也有写,还有一个作家提到他在园子里折了几棵腊梅树。
巴金正在花园里散步
自2011年开放以来,故居接待了近30万人。在这个武康路家的每一个角落,从家具到花园里的草木,每一点都是百岁老人跌宕起伏、喜怒哀乐的文学生活。
巴金故居一景
建筑名片
过去:莫德·鲍林·海住所,前苏联商业代表处
现在:巴金故居
地址:武康路113号
建筑风格:现代建筑
温馨提示:房子里的一景一物和巴金住的时候基本一样,包括花瓶等装饰品。故居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开放。
巴金故居武康路113号
“小铁”开普敦公寓
开普敦公寓VS武康大厦
武康路开普敦公寓有点像迷你版的武康大厦。
威尔逊
如果说武康大厦是一个三角形的“大铁”,开普敦公寓就像一个精致的“小铁”,准确地嵌在土地里。公寓是由著名的共和洋行设计的。这家外国公司历史悠久,由建筑师萨尔维于1868年在香港创立。1912年,该公司派年轻的乔治·威尔森在上海开设了一个分支机构,第一个项目,有利大厦(今天的外滩3号),被设计成一流的,并成为一个热门。
有利的建筑设计
从此,Modu的共和洋行事业蒸蒸日上,设计了大量高质量的建筑作品。外滩中山东路23栋滨江建筑中有9栋是他们的作品,包括标志性建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厦、海关大楼、外滩和平饭店。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江认为,共和汇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大、最重要的设计机构。他的作品几乎是上海建筑的缩影。
公寓窗户把手
研究过武康路的钱教授也很欣赏开普敦公寓的设计,认为建筑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殊的基础。
“虽然基地很小,但它促使建筑师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最终展示了极其聪明的想法。像开普敦公寓这样的小公寓,外观简洁清爽,结构科学舒适,深受城市白领的追捧。”
开普敦公寓
开普敦公寓建于20世纪40年代,占地仅126.7平方米。这是一栋四层的现代公寓,结构复杂。这座平顶建筑的立面分为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是沿街的立面。米色外墙只饰白线,明亮光滑。公寓鲜明的锐角转角弧形处理也相当巧妙,与沿街立面的走向一致。此外,窗户的形状生动多样,从圆形、方形到矩形不等,是点睛之笔。
公寓楼梯
走进开普敦的公寓,楼梯上覆盖着红色和黑色的马赛克和黄油色的瓷砖,这些瓷砖不仅保存完好,而且今天看起来仍然非常时尚。公寓底层有一家店铺,上层还是住宅。
公寓底层
钱教授补充说,最初人们认为上市公司和外国公司都是大型古典建筑项目,但谁知道它们也制作类似开普敦这样的小型作品。武康路也有一些小公寓,也是共和洋行的作品。我也在老上海英文报纸上看到过共和洋行在淮海路设计的小房子,真的很小很漂亮,和他们在外滩建的“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筑名片
过去:开普敦公寓
现在:开普敦的公寓和商店
建筑师:共和洋行
建造年份:20世纪40年代
建筑风格:现代主义
导游:大楼内部不对公众开放。逛武康路很容易错过这个小公寓。建议放慢脚步,仔细欣赏它的造型、简约、建筑细节。和武康路115号的米丹公寓和武康大厦对比会很有意思。
开普敦公寓楼梯
在米丹公寓的顶层住着一个英俊的法国男人
米丹公寓
武康路在网络名人中点缀着各种花园洋房。其中,位于115号的米丹公寓,小巧玲珑,造型特别,正好位于转角,非常抢眼。
负责历史风貌保护的徐汇区房管局副局长姜江对这套公寓很欣赏。他认为,“建筑师太聪明了,尤其是楼梯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六边形的底座。”
公寓楼梯
设计巧妙的楼梯由灰色水泥和黄色水磨石制成。如果你去顶楼往下看,一圈圈的楼梯就像漩涡,很有设计导向。
来安洋行三合伙人
设计这套高级公寓的是来安洋行的合伙人,是老上海知名建筑事务所的三位帅哥法国人,伦纳德、维赛雷、克鲁兹。
同济大学钱教授认为,迈丹公寓和武康路393号旅游咨询中心是武康路上最富有装饰艺术风格的两栋建筑。
米丹公寓
米丹公寓简洁优雅,立面装饰有几何浮雕和台阶。如果你仔细抬头欣赏,你会发现北面飞檐美丽的云状装饰,为这个布满灰尘的混凝土午睡公寓增添了一丝聪明美丽的气息。
如今,一批从舞阳到舞阳的旅游团时不时路过武康路。导游路过米丹公寓的解说很像,说建筑看起来像大象,象牙和象鼻。好像有点像,但是没有这个依据。
米丹公寓
根据1930-1940年代出版的英文《上海黄历》,米丹公寓的前住户几乎都是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外国人,比如在石油公司德士古工作的Russakoff先生和在建筑公司泰莱洋行工作的Berg先生。有趣的是,这些公司都位于上海外滩。好像生活在僻静的武康路,工作在繁华的外滩,曾经是魔都外国金领的生活工作模式。
米丹公寓
最搞笑的是,察安洋行三帅之一的克鲁兹,曾经住在公寓顶楼。想想看,在一条漂亮的路上设计一个漂亮的建筑,然后搬到最好看的顶楼,在六角客厅的大玻璃窗上喝一杯杜松子酒,眺望武康路的风景,不要太发呆。
来安洋行也是一家生产力很高的事务所,很多作品今天都在这里,比如法国文联(现在花园酒店的主席台)和淮海路的培恩公寓(现在上海女装店)。
法国《上海日报》整版照片
1934年7月14日,法国《上海日报》用了整整一页的篇幅介绍了60多件由来安洋行设计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非常漂亮,非常吸引人。
建筑名片
过去:米丹公寓
现在:米丹公寓,底层有果汁店和鞋店。
建筑风格:装饰艺术风格
地址:武康路115号
设计师:伦纳德、威瑟尔和克鲁兹
建造年份:1931年
参观指南:仔细欣赏这座建筑简单立面上丰富的细节,这样你可以提前了解一点装饰艺术,也可以参观冒顿茶安洋行的其他作品。
武康路你不知道的
武康路所在区域建筑类型比较统一,主要有花园洋房和小公寓,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它是上海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一个独特部分。
根据《上海武康路》一书,武康路沿线的建筑风格大致分为四类:西班牙住宅风格、英国乡村别墅风格、艺术装饰与现代风格、法国文艺复兴风格。
西班牙风格的凌克故居
武康路的西班牙风格的房子和西班牙郊外的房子很像,颜色鲜艳的混凝土刷墙,拱形门廊,窗户和弧形山墙等。,而且屋顶坡度比较平缓。阳台用弧形铸铁花装饰,楼梯用铁栏杆装饰。由于造价低廉,注重装修,比英国乡村别墅式住宅更受欢迎。
英国乡村别墅式住宅武康路109号
但是英国的乡村别墅的特点是相当鲜明的。山墙和外墙有半暴露的木框架,脚用红砖,高屋顶和陡坡。与西班牙风格的房子相比,它们的土地使用和建筑面积更大,通常有更大的庭院。代表是武康路75号和99号。
装饰艺术风格的乐维公寓
武康路沿线的小公寓楼大多具有装饰艺术或现代主义的特征,包括今天推出的米丹公寓和开普敦公寓。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武康大厦
武康路上还有几栋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沿街立面规整对称,如Hudec设计的诺曼底公寓和武康路376、392、395号。
1.《shanghaidaily 上海日报带你看不一样的武康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shanghaidaily 上海日报带你看不一样的武康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21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