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唐代宗元陵下宫出土 历来面积最大唐陵建筑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考古专家去年对唐代宗元陵的神道石刻和下宫基址进行了发掘和清理,共完成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1处,清理石刻24处,采集文物标本近50件。此外,新发掘出土了27件石刻。专家称,本次发现的元陵下宫1号建筑基址,对研究和复原唐代的宫殿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下宫系帝陵重要管理机构

元陵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代宗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北部的檀山之阳,依檀山的自然山势修筑而成。唐代宗李豫 (公元727至779年),为唐肃宗李亨的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后虽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但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代宗在位年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边疆不稳,经济衰败。

唐代宗元陵下宫1号建筑基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元陵依山为陵,陵园主体略呈长方形,东西长1472米,南北宽1437米。陵园神道之南有乳阙和鹊台遗址,其中乳阙位于神道最南端,北距南门门址约600米,鹊台位于乳阙之南约3293米。下宫位于陵园南门门址西南约3532米,东距鹊台约1086米。整个陵区周长约20公里。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工作的田有前副研究员说,唐代宗元陵发现的神道石刻和下宫建筑基址,可以说是近年来在唐代帝陵保护中取得的重要收获。

此次考古调查发现,元陵神道及四门石刻的种类和配置与乾陵相同。石刻原地面保存不多,仅有南神道的翼马1件、西门石狮2件、北门石狮2件及石马2件。此次新发掘出土的27件石刻,包括南神道石柱2件、鸵鸟1件、石马3件、牵马人2件、石人9件、蕃酋像2件、石狮1件,北神道石马4件、牵马人2件、石虎1件。

下宫为唐代帝陵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是守陵的嫔妃宫女居住生活之所,也是皇帝谒陵的临时处所。作为帝陵的重要管理机构,下宫一般仿唐长安城的宫城而建,其内部最重要的建筑为寝殿,殿内树有帝王牌位,是供日常祭祀的主要地方。

元陵的下宫位于元陵堡东北约650米处,勘探发现了呈南北分布的两座大型建筑基址。发掘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整体呈长方形,西半部被现代水渠破坏,现东西残长约28米、南北进深约25米。经复原可知,整座建筑遗址由南北3排柱础、东西8列柱础构成,进深两间,面阔7间。在建筑的南北还清理出散水和踏步的痕迹。殿址四周的散水基本损毁,其外侧的挡砖基本保留,东部夯土台基外侧还保存了部分包砖,这些留存的散水和包砖遗迹,一方面标示出了散水的范围和走向,以及台基的构筑样式,同时也框出了大殿建筑的完整范围。

此次发掘前,地面上堆积高1至2.5米的瓦砾,在堆积层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痕迹。经过清理,在殿址原始地面的高度发现一层2至5厘米厚的烧结面,与遗址上遗留的柱础石表面同高,而且所有柱础石的四周都有炸裂现象。专家分析说,这应该是火烧后留下的痕迹。

唐陵大遗址考古调查历时10余年

据了解,唐王朝前后共有21位皇帝,应当有21座帝王陵墓,但因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一陵,因此只有20座帝陵。这些帝王陵墓中,除了唐昭宗和陵 (陵墓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境内)、唐哀帝温陵 (陵墓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境内)2座陵墓外,其余的18座陵墓都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渭河以北的第二道黄土高原与北山山脉各主峰的南麓,人称“关中十八陵”。

“关中十八陵”东西绵延150多公里,分布在西起乾县,中经礼泉、泾阳、三原、富平,东至蒲城的6个县境内,在地理位置上恰好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而平铺在渭河以北、呈102度的扇形面。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2006年正式启动了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考古调查工作,调查对象包括唐18座帝陵以及永康陵、兴宁陵2座祖陵,横跨6县,绵延150公里。此次考古调查除四门遗址、司马道(或称神道) 遗址屡有石翁仲等重要发现之外,还发现许多唐代帝陵都有陵墙,一些遗迹在山梁上残存长达百米,部分保存较好。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唐宪宗景陵进行考古发掘,首次了解了唐陵下宫遗址内大殿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基础结构,为唐代帝陵下宫遗址的考古勘探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考古调查,唐代帝陵的总体布局基本可分为三部分:陵园、下宫遗址和陪葬墓区。唐代帝陵营建时皆布局有“寝宫”,自昭陵始皆在陵园东南方,因其建在山下遂称下宫。此次大型下宫建筑基址的发现,不仅提供了研究唐代帝陵制度的最新考古资料,也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田有前说,近年来,陕西加强了唐代帝陵考古工作,包括陵墙、下宫、司马道、石刻、窑址等文物信息日趋丰富。

1.《唐代宗元陵下宫出土 历来面积最大唐陵建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唐代宗元陵下宫出土 历来面积最大唐陵建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279695.html

上一篇

扎啤是生啤酒还是熟啤酒

下一篇

螺蛳粉里的腐竹需要煮吗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土法提纯海盐 古人是如何提炼海盐的?山东发现的古老遗址,为我们揭开神秘面纱

  • 土法提纯海盐 古人是如何提炼海盐的?山东发现的古老遗址,为我们揭开神秘面纱
  • 土法提纯海盐 古人是如何提炼海盐的?山东发现的古老遗址,为我们揭开神秘面纱
  • 土法提纯海盐 古人是如何提炼海盐的?山东发现的古老遗址,为我们揭开神秘面纱
三星堆遗址将揭晓重大发现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三星堆遗址将揭晓重大发现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三星堆遗址将揭晓重大发现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2020年,考古工作者重启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新发现6个“祭祀坑”。这个神秘的“堆堆”,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20日,为你揭晓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敬请...

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疑似水泥混凝土 河南仰韶村遗址位于哪里?

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疑似水泥混凝土 河南仰韶村遗址位于哪里?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近日记者从2020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获...

三星堆已发掘面积仅占遗址总面积2%

三星堆已发掘面积仅占遗址总面积2%

“祭祀坑”让三星堆“名扬天下”,然而,对于三星堆这样的大遗址来说,神秘面纱刚刚揭开一角。据了解,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但目前已发掘的面积只占遗址总面积的2%左右。文物发掘之后,还需要综合多学科意见,科学保护与提取,后续还将进行更为精...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样的?

  •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样的?
  •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样的?
  •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样的?

山东孙大园堌堆遗址发掘进行时 已发现156座汉墓!还有……

  • 山东孙大园堌堆遗址发掘进行时 已发现156座汉墓!还有……
  • 山东孙大园堌堆遗址发掘进行时 已发现156座汉墓!还有……
  • 山东孙大园堌堆遗址发掘进行时 已发现156座汉墓!还有……
元大都遗址公园在哪里

元大都遗址公园在哪里

元大都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北至黄亭子,东至马甸、齐家火子。它是集历史文物保护、市民休闲娱乐、生态环境改善、防灾避险于一体的具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现代城市遗址公园。来到北京,不仅可以参观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