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河西大学城的出现,始于湖南大学的成立。90年前,湖南大学首先完成了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旧址向现代大学的转型,然后由一所省属大学成为“中国顶尖省属大学”,再由一所省属大学转变为国立大学。
1933年,湖南大学教职员在湖南大学第二院大门前合影。
1933年,湖南大学教职工在湖南大学第二医院门前合影。
1933年湖南大学图书馆原貌。1938年4月10日日军飞机投弹炸毁该馆。
1933年湖南大学图书馆原貌。1938年4月10日,日本飞机轰炸了博物馆。
1933年湖南大学科技馆奠基纪念照。老照片都是1933年的《湖南大学名录》。如今,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汇聚在钟灵这个美丽的地方,岳麓山“大学城”举世闻名。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庐山响水,湖南大学的领导人物成立了。在中国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这些开国者为支持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自己的一切努力-
1.抗日战争时期,湖大首任主席李黛臣负责中国前线兵工厂
湖南邵阳人魏源说:“向洋人学习,控制洋人”。显然,单单学习和运用西方军事技术,未必能够强国,但在目前,学习和运用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可以武装自己,试图抵御外来侵略。在中国最艰难的八年抗日战争中,湖南大学成立之初担任第一任负责人的李黛臣,用向西方学习的武器生产技术武装了中国军队,用中国人自己造的枪为抵御外敌侵略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探索真正创造现代意义的湖南大学的时间节点是1926年2月1日。据长沙《大公报》同日《地方新闻》报道,1926年2月1日,湖南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省属湖南大学正式成立,其领导机构采用委员会制。投票后,东京帝国大学学士、哈佛大学博士、中国著名军工制造专家李代臣出任湖南大学首任校长,主要负责新成立的省立湖南大学。此后,李黛臣成为新成立于庐山响水的湖南大学第一位现代“校长”。李黛臣,湖南衡山县人。
1926年初,湖南大学作为一所新成立的省属大学,设有理工类、商科、法学等学科。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学院。换句话说,90年前新成立的湖南大学,有一个理学院和一个工程学院,两个学院都在岳麓书院;成立之初,湖南商学院设在长沙罗星田,法学院设在七子桥。
此时,湖南大学首任校长李代臣不仅在湖南大学创办之初负责繁重的行政事务,还在长沙河东刘芳岭担任湖南铁厂厂长。
为了建设新成立的湖南大学,为了关注湖南铁厂,李黛臣必须经常乘船在湘江的风浪之间穿行,奔波于长沙河的东西两侧。但是,当时湖南的历史环境正好与湖南巡抚赵恒惕即将退出湖南军政舞台的时间相吻合。湖南大学成立之初,资金极其有限,李黛臣完全靠努力支持湖南大学,争取湖南大学的发展壮大,最终累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北伐狂潮随即席卷湖南,李代臣随北伐军北上。1927年9月,李黛臣成为上海兵工厂的工程师和厂长。第二年任南京政府研究委员、军械署设计部部长,后任军械署资源处处长。然后被调到当时国内唯一的军事工程技术高等院校——军政部军械特殊学校校长。
抗战爆发前后,李代臣被任命为“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的河南省巩县兵工厂厂长,承担了巩县兵工厂的内部搬迁工作。经李代臣之手,贡献兵工厂首先迁至思茅冲贾珠花园、长沙高级工程师、育才中学。仅在长沙半年时间,巩县兵工厂就生产官方步枪9000支,巩手榴弹130万枚,炮弹5万多枚。当然,粗心的火灾也导致了思茅冲贾珠花园的所有建筑设施被炸毁。1938年6月1日,巩县兵工厂与汉阳兵工厂子弹厂合并,更名为中国军政部第11兵工厂。
随着日军的推进,1938年秋,李黛臣将第11军工厂迁至湖南安化颜夕。1940年后,李代臣领导的第11军工厂成为抗战时期国统区最大的兵工厂,员工及家属3万余人。阿森纳拥有当时中国制造子弹的一流技术人才和机械设备。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第十一军工厂,主要隐藏在湖南省辰溪县的华堂坪、刘加平、童万溪,沅陵县的小平、秋岔、宋家坪。沅陵和辰溪之间有两个长约4公里的天然洞穴,成为李代臣领导的第十一军工厂的炮厂。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除了美英向中国提供有限的武器援助外,中国军队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的枪支来补充作战的消耗。隐藏在沅陵和辰溪窑洞的第11个兵工厂,即使在上次中日战争——雪峰山战争中,日军距离兵工厂也只有100多公里,湖南大学第一负责人李代臣依然带领兵工厂全力生产出狠狠打击侵略者的枪械。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这个隐藏在湖南湘西的军火库誉为“前线军火库”。李代臣领导的第十一军工厂,为中国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投入了工厂生产的大量中、官式步枪、龚式手榴弹和炮弹。第11军工厂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八年抗战中不会死,中国军队从来没有弹尽粮绝。
中国兵器专家、湖南大学第一任负责人李黛臣,1959年病逝于台湾省。但他在湖南大学成立之初为湖南大学吃零食,后来为中国抗战造枪的历史功绩,至今仍会被人们铭记。李代臣本人在岳麓山下的大学城为师生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大学首任校长李代臣离职后,湖南大学于1926年8月由委员会制改为校长负责制。湖南省人大选举产生了湖南大学第一任校长,东安人雷成为湖南大学第一任校长。著名雕塑大师雷亦庄是雷先生的曾孙。
第二,湖南大学由“国立省立大学之冠”改为国立大学。抗战初期,皮宗师主持了虎达的西迁
自1926年2月湖南大学成立以来,20世纪30年代,南京政府教育部多次派人视察湖南大学,认为湖南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图书仪器设备相当庞大,尤其是教学质量“全国省属高校中最高”。这一评论促使湖南教育界和政界积极开展湖南大学由省改国立的运动。
1936年4月27日下午,蒋介石从贵阳飞往长沙,第二天上午,蒋介石在中山路湖南省主席何键大厦会见了湖南省政府成员和主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敬农向蒋介石介绍了湖南大学由省改为国立的情况。蒋介石说:“湖南大学回国很好,最好和清华合并。”几个月前,著名科学家丁文江将岳麓山下的左家龙分配到清华大学作为清华大学校址。之后,丁文江因煤气中毒和医生误诊,在长沙湘雅医院去世,被安葬在岳麓山未来的清华大学左家龙校区。所以蒋介石也知道清华因“华北危机”即将迁往长沙。朱敬农立即向蒋介石抱怨清华与美国的关系,似乎不方便合并。蒋介石说:“回京后,我要和王部长商量决定。”蒋介石所说的王部长,就是当时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长王世杰。
1936年暑假以来,湖南成立了湖南大学全国体育促进会,并积极赴南京请愿。为了加强势头,协会成员还前往国立武汉大学寻求武汉大学湖南教授的帮助。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职务。当时长沙县教授皮宗师在英国留学时是王世杰的同学,共同创办了武汉大学等。,和王世杰的关系最好。皮宗师关心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1936年底访日归来,赴南京与王世杰商谈。王世杰向皮宗师透露,湖南大学由省改国立之所以一直悬而未决,是因为湖南大学校长人选是湖南省提出的,南京政府不承认;湖南省不同意教育部提出的人选。如果不能就校长人选达成共识,就很难从省改到全国。如果湖南想让你当湖南大学校长,或许人选的问题就解决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湖南。
1937年1月14日《湖南民族日报》报道:“湖南大学请求改为国立,何主席、朱教育主任多次上告中央。与此同时,胡师傅还组织了全国体育促进会,积极开展活动,并获得了教育部的许可。湖南省主席何健积极同意教育部的两个要求。何健回复教育部:湖南大学请全国,湖南省在全国后仍按原预算支付湖南大学经费;与此同时,现任湖南大学校长黄多次辞去何主席职务,并于近日致信省政府,称其负责至1937年1月,并要求另派人接替。由于黄主席的坚决辞职,中国著名学者皮宗师被选为接班人。何校长昨天专门打电话给皮军,催促皮宗师先生回长沙主持虎达。”
消息发布后,南京政府教育部迅速回应:“湖南大学已由省属国家变为国家级国家,要等到第26届国家预算确定后才能实现云。”
皮宗师随后前往南京交涉,胡大由省级改为国家级。然后皮宗师于1937年春出任湖南大学校长。1937年7月6日,湖南大学正式改为国立湖南大学。显然,皮宗师先生在湖南大学由省改国立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湖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后的第二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随后湖南国立大学校长皮宗师接下了清华、北大、南开迁至长沙、创办长沙临时大学的任务。
1938年4月10日下午,27架日本飞机轰炸湖南大学等校区,“投掷燃烧弹50多枚,爆炸弹30多枚,重者1000多公斤”。爆炸造成38人死亡,70多人受伤。湖南大学的图书馆和宿舍被彻底摧毁,科学博物馆被摧毁三分之二,科学仪器几乎被完全摧毁。幸运的是,湖大和汨罗人的教育主管任提前把湖大图书馆的珍本打包,搬到岳麓山青峰峡的山麓和山洞里。
在这种背景下,皮宗师校长不得不组织湖南大学西迁湘西辰溪。虎达西迁,“历时九月,稿费十万”,校区开在辰溪县另一边的荒山野岭中间。不到半年,湖南大学复课。皮宗师非常重视湖南大学的管理。抗日战争时期,胡大学的师生们不顾艰难困苦,继续唱歌。具有湖南人硬汉性格的皮宗师,因不愿屈服于国民党恶势力对学校的操纵,于1941年辞职。此后,他离开了湖南大学,离开了教育界。但由于抗战初期他决定搬迁学校,以及抗战期间坚持不把校址迁到耒阳,湖南大学一直保持着五大湖的血脉不被战争直接摧毁。
抗战胜利后,河山恢复,国立湖南大学因办学成绩名列全国前茅,成为各省学生的热门人选。1947年底,很多外省的学生提出招生要求,湖南大学校长胡树华不得不回复大众:“湖南省高中毕业的学生太多了,成绩全国最高,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如果从外省招生,不仅花费太大,而且招收的学生也不会比本省招收的学生好。那为什么还要费心降低本省考生的录取希望呢?”所以抗战以后,“湖南大学为本省中学生提供了一条出路,而湖大不招收外省学生”。
由于岳麓书院绵延不绝的千年脉络和湖南大学90年来的优秀办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如今在钟灵这个美丽的地方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风景秀丽、无城墙的著名大学城。庐山与响水之间的这座大学城,值得今天的湖南人继承优秀传统,开拓创新,经营好。
庐山响水读乐
岳麓书院讲堂有一幅名联,上书:“审己是非,听人名誉,得失数,岳麓峰头,郎悦青峰,太极悠悠;为什么报恩,为什么站在人民生命的立场,为什么宣扬圣贤圣贤,登上呵呵、衡云响水、斯文的舞台一定会回来。”这幅对联是乾隆时期岳麓书院的负责人匡民本写的。人们赞此联写岳麓书院与岳麓山的密切关系,能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合一的认知世界之美。
湖南大学学生李长来晚年漂泊到“海峡对岸”后,忍不住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他在湖南大学读书时的美好生活。在回忆中,他称赞位于庐山和响水之间的湖南大学,因为它有早读的乐趣。
李畅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南大学的校园和宿舍区都装有发电机,每天黄昏发电,晚上11点断电。在湖南大学读书的时候,他没有养成晚上熄灯后点蜡烛看书的习惯。即使第二天要考试,他也不用熬夜。他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黎明明第二天起床了。他起床后拿着书看书,快步走过岳麓书院后面的厨房,来到青峰峡,绕过爱万亭,爬上了正道。有时你呆在黄兴墓前,有时你去蔡锷墓,或者你费了好大的劲爬上王宇碑,面对东方初升的太阳,面对湖南浩瀚的河流,面对还在沉睡的长沙古城,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空气,一边在八段锦晨练,一边低头看着,翻开课本,聚精会神沉醉在岳麓山。庐山和响水之间的优美环境,值得他流连忘返的享受。不下雨,不下雨,不冬天,不热,每天爬岳麓山晨读。李畅,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新中国成立前湖南大学简史
●1912年,湖南巡抚谭提议在岳麓书院创办湖南大学。想法没有落实,湖南省优秀师范学校迁到岳麓书院,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
●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停办。当时湖南工业学校改名为湖南公共工业专门学校,经省议会同意将岳麓书院的校舍转让给湖南工学院。
●1924年,湖南巡抚赵恒惕主张创办湖南大学,并指定岳麓书院为校区,提出合并、改组,并在当时的长沙设立三所高等专科学校。
●1926年2月1日,湖南大学正式成立,成立了一个管理委员会,负责整个学校事务。包括李代臣在内的十人由省长赵恒体任命,李代臣为董事长。当时,在长沙的技校、商校、法学院大楼里设立了四所理工学院和法学院,另外拨款5万元修建新教室。
●1926年8月,湖南大学改制,省政府聘雷为校长。
●1927年4月,湖南大学被取消。岳麓书院理工系更名为湖南工程大学。7月,湖南所有中等以上学校被勒令停课。湖南大学市区的罗星田、七子桥旧楼被伤兵驻守,教学设施全部被毁。只有长沙河西岳麓书院的大学设施保存完好。
●1928年4月,省政府决心恢复湖南大学,任命科南为校长,拨出修理费1万元。惨淡经营,各种设施修复,开学几个月。
●1929年4月,湖南省政府拨款兴建图书馆,购置了许多书籍、仪器和机械。7月,基南辞职,省政府雇用胡子敬接替他。按照大学组织法和大学章程的规定,他把自己的科目改成了学院。
●1937年7月6日,教育部湖南大学改为国立湖南大学。
●1938年9月,湖南大学迁至辰溪。
●1945年12月前,湖南大学全体师生迁回长沙岳麓山。在长沙市岳麓山下重建学校,合并几所学校,直到新中国成立。
1.《大西迁 这群牛人奠定长沙岳麓山“大学城”的基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西迁 这群牛人奠定长沙岳麓山“大学城”的基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7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