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马鹿 走进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上的马鹿有了“家”和“家人”

每年冬天,野生马鹿都会来西藏昌都雷武旗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冬,夏天再回山。图为雷武旗自然保护区长毛岭管理站野生马鹿群。本报记者戴玲照片

西藏昌都吴起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已成为马鹿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天堂。雷武旗县大力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加大对保护区的投入,实现了更加科学的保护,使保护区不仅成为野生动物的救助管理站,也成为野生动物的科研监测站,使以马鹿、白唇鹿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位于西藏昌都市雷武旗县普琼村的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帽岭管理站,一群马鹿要么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要么成群结队地去喝远处雪山流下来的融化的冰雪。

看到有人走进牧场,鹿开始蠢蠢欲动。有的警惕,犹豫,遥远;其他人径直向我走来,像小孩子一样在人的身上蹭头蹭脸。

1993年,西藏建立了齐乌旗马鹿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该保护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8000多只马鹿生活在方圆12万多公顷的保护区内,并得到了有效保护。

自己养鹿

“啧啧啧,啧啧……”在长毛岭管理站,一位藏族老奶奶拎着装满食物的塑料袋喂马鹿。这位老妇人的名字叫向秋·拉姆。她曾经是管理站鹿场的饲养员,两年前退休了。但是和马鹿相处了一辈子,她还是经常回来看“老朋友”。

五十年前,向秋·拉姆曾经喂养过三只年轻的马鹿。“我15岁的时候,村民送给我三只刚刚失去母亲,从山里救出来的小马鹿。”向秋·拉姆说。

虽然向秋·拉姆没有饲养马鹿的经验,但他很照顾这些小马鹿,并给它们牦牛奶。他们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喂糯米饭。白天带他们去草原吃草,晚上带他们回家。

“天冷了,我怕冻着它们,还和它们一起睡。”向秋·拉姆说。

几年后,村民们告诉向秋·拉姆,是时候把小鹿放回山上了。“虽然不情愿,但大自然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在村民和向秋·拉姆的帮助下,三只年轻的马鹿离开了。

小马鹿回到了山上,但是向秋·拉姆的心一直没有放下,害怕它们不能“养活自己”。直到有一年冬天,十几只野马鹿下山觅食,向秋·拉姆立刻认出其中有三只是他养大的。

“他们还认得我,跑来找我玩。”向秋·拉姆说她会把它给马鹿。

从此,向秋·拉姆和这群马鹿达成了协议:每年冬天,马鹿都会成群结队地下山觅食,还会专门来找她;夏天,山上水草丰美,马鹿会回到广阔的高山草甸。而每一次,向秋·拉姆都会继续在山脚下等他们。

在这几年里,管理站每年都为前来觅食的马鹿准备足够的食物,到了冬天,马鹿会和几百只马鹿一起过来。

全家人都爱鹿

在向秋·拉姆的影响下,她的家人也加入了对马鹿的照顾。

23岁的白马王子是向秋·拉姆的小儿子。现在他和哥哥任青泽培在管理站工作了4年多。接过母亲的接力棒后,两兄弟接下了管理和照顾冬天下来觅食的马鹿群的任务。

“我们从小在鹿场长大,生活好像和马鹿融为一体了。”白马泽仁说,这些马鹿就像他的家人,照顾它们就像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次上班,白马泽仁都早早来到管理站,打开仓库,将食物打包,扛到鹿场。马鹿看见他,就会从四面八方围上来,等着他喂食。

25岁的仁庆泽培是鹿场的负责人之一。“我们从小看着妈妈喂马鹿,学会了如何与马鹿相处。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工作,还有幸福。”任青泽培说:“现在妈妈老了,我们接过了她的担子,希望像她一样好好照顾这群马鹿,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一群人保护鹿

雷武起在藏语中是“大山”的意思。全县森林面积334.47万亩,森林覆盖率35.18%,草原面积509万亩。拥有良好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爱屋及乌已成为马鹿、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天堂。

为了有效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年初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年度执法监督工作计划。2019年8月,雷武旗人大还组织人员深入县林草局和长毛岭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情况进行专项调查,不断推进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同时,自保护区建立以来,西藏各级林业、草部门也加大了对保护区的投入。如今,长毛岭管理站不仅是马鹿等野生动物的救援管理站,也是野生动物的科研监测站。

进入管理站大门。第一个大庭院的右侧是科研楼、救护中心、动物笼,左侧是管理宿舍、食品储藏室、光伏电站等设施。第二个院子由数百英亩的草地组成,冬天野生马鹿在那里栖息觅食。

管理站内有6个观察塔,东西两侧各安装一个摄像头,监视周围情况和马鹿的活动情况。

“坐在科研楼的办公室里,我们可以通过监控设备监控记录马鹿的生活状况,开展科研工作。”雷武旗县林草局工作人员段世昌说。

夏天来了,马鹿会回到山里,然后管理站的八个管理员也会去山里参观。而且在护林员巡山或者农牧民上山的时候,县林草局会立即派专人到现场进行抢救,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释放到大自然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抢救出30多只野生马鹿。

与向秋公羊一代的养鹿人不同,在同类乌鸡林草系的训练下,白马则仁他们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管理者,正在更科学地掌握各种现代仪器保护马鹿。

“目前保护区内共有五个管理站,分别是长毛岭、仁庆卡、协通、北通、雷武齐。以马鹿和白唇鹿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最近,雪豹、棕熊等野生动物也频频出现在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段世昌说:“在保护区建立之前,雪豹的活动很少。"与保护区最初建立时相比,马鹿的数量增加了60%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戴玲)

1.《马鹿 走进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上的马鹿有了“家”和“家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鹿 走进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上的马鹿有了“家”和“家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466631.html

上一篇

山月不知心底事结局是什么

下一篇

北京18天内新增318例确诊 昨日新增7例确诊病例

雷文峰 温州市救助管理站创新救助方式 体现人性化救助

雷文峰 温州市救助管理站创新救助方式 体现人性化救助

救援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登记接受者的身份15岁男孩雷文峰在广东一家托儿所的死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民政部要求全国各地对托儿所进行彻底调查,救援人员信息上网。昨天,温州救援管理站推出了一些人性化的操作方法——宣告亲人失踪、送钱回家、护送老弱病残回家。15岁自闭症少年雷文峰近日在广东韶关...

游客疑似给动物喂口罩警方通报 是马鹿先动的手

游客疑似给动物喂口罩警方通报 是马鹿先动的手

2020年8月30日11点,一位游客带着母亲和儿子在北京野生动物园的驾车区玩耍。12岁的儿子和75岁的母亲坐公交车回去了。这期间,一只马鹿从左后窗把头伸进车里,掏出了儿童座椅前小桌上的口罩。游客们没能抢到,随后工作人员及时...

游客疑似给动物喂口罩 警方通报:马鹿主动叼口罩

游客疑似给动物喂口罩 警方通报:马鹿主动叼口罩

通知截图针对网友“北京野生动物园游客涉嫌向动物喂食口罩”的举报,大兴公安官方微博于9月1日发布公告称,警方工作后发现游客并非故意喂食。2020年8月30日11点,一位游客带着母亲和儿子在北京野生动物园的驾车区玩耍。12岁的...

我国首现白色马鹿 专家判断可能是基因突变

我国首现白色马鹿 专家判断可能是基因突变

10月30日,近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政府宣布,该县生态管理员在上山途中发现并拍摄到4只白马鹿,这在当地非常罕见。参与调查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这可能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只野生白马鹿。从事野生动物毛发研究的专家表示,白色野...

幸福与尊严 用12亿为幸福和尊严买单——从隆阳区敬老院和隆阳区救助管理站看全市民生保障工作

幸福与尊严 用12亿为幸福和尊严买单——从隆阳区敬老院和隆阳区救助管理站看全市民生保障工作

8月15日,刚刚在龙阳区养老院住了不到半个月的徐春燕,打算和医院领导一起事假,回到家乡韩庄镇看望79岁的父亲。我见到记者的时候,这位48岁的女士刚刚洗完澡,头发还湿着就开始说话。本来患有重度癫痫病让他们失去了工作能力,一直靠家里的低保生活。考虑到特殊情况,当地政府多次找她工作,希望她住进养老...

马鹿个人资料简介 马鹿人物简历

马鹿个人资料简介 马鹿人物简历

人物基本资料一、马鹿个人资料简介马鹿个人资料马鹿个人简介性别:女生肖:龙名字拼音:Ma Lu星座:射手座繁体:馬鹿净身高:187.48公分网名:乔国暂嫂隙件过人物体重:125.88公斤民族:汉族最高学历:中技个人血型:A型爱吃的食物:苋菜牛肉丸汤、酸辣粉宗教:佛教喜...

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网 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组织召开《宁夏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2018年)》专家审查工作会

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网 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组织召开《宁夏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2018年)》专家审查工作会

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安排和部署,7月15日下午,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以《宁夏建设工程造价计价(2018)》为依据,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全区工程建设造价行业咨询和建设单位专家3...

梅花鹿茸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区别,哪个药效更好?

  • 梅花鹿茸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区别,哪个药效更好?
  • 梅花鹿茸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区别,哪个药效更好?
  • 梅花鹿茸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区别,哪个药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