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齐兴福
初夏的陇西,鸟鸣声,树绿。龙溪县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创作室里,几个残疾学生手里拿着画笔,或者涂上浓浓的颜色,或者用浅淡的笔触描绘。一件笔墨灵动、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在笔中慢慢展现...
“这个地方应该有更多的笔墨和更好的视觉意境……”在车间的角落里,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女士正在引导一名学生。
她叫王亚丽,住在陇西县文峰镇。20年前,她才10岁,由于手术失败,下半身瘫痪。这场灾难没有打败王亚丽。15岁开始自学美术,18岁受陇西画家莫建成、莫晓松的影响,王亚丽专攻工笔花鸟画。与此同时,她得到了四川工笔画自由画家潘相书的悉心指导。2009年,王亚丽工笔牡丹获第四届省残疾人书画摄影比赛一等奖;2010年9月,她的牡丹作品被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永久收藏...
2010年10月,记者前往文峰镇报道王亚丽感人的故事。2011年1月,王亚丽被评为“感动甘肃2010”。
“十年好快,我觉得自己老了……”就像十年前,王亚丽和记者开了一个玩笑,他的笑声清脆,笑起来像朵花。
“对我来说,过去十年的每一次经历都令人难忘。经历了生死,收获了爱情,实现了很多梦想。”王亚丽这样说。
2011年,相识多年的王亚丽和李俊茂确定了恋爱关系。正当他们准备进入婚礼大厅时,下肢瘫痪的王亚丽出现了胸椎突出。2013年,冒着极大的风险,王亚丽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接受了手术。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2015年2月,王亚丽与李俊茂结婚。
婚后一个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王亚丽来到北京现代美术学院进修半年。从一个小县城来到首都,除了学费、房租、生活费之外,也给那对几乎没有积蓄的夫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李俊茂在颐和园附近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早上,他送妻子上学,跑步上班,晚上下班,带她回小出租屋。
“虽然那时候很艰难,但我在生活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的‘财富’。”说,他在北京求学期间,曾受到王天盛、郭、、等国内著名艺术家的亲自指导,绘画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
2015年底,王亚丽和李俊茂收获了他们爱情的果实,给这个特殊的小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欢乐。
十年前,王亚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打算将来成为一名民间画家,并为喜欢绘画的孩子们当老师。”。“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王亚丽笑着说道。
2017年8月,陇西残联工作人员找到王亚丽,说残联成立了一个残疾人文化创意中心,想请她做生产设计师的老师,在县城教残疾人画画。“我能做吗?”王亚丽又惊又喜。很多年前,别人帮她点燃希望,实现梦想。现在,她也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像她这样的残疾人。
“帮助别人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在过去的三年里,王亚丽已经让十几个艺术“零基础”的残疾学生找到了对生活的信心:杨建军因强直性脊柱炎致残。从王亚丽“当老师”后,他在兰州的一家私人画室找到了工作;一级残疾学生陈孝荣一边在淘宝上兼职一边卖画。一级残疾学生包志新,绘画天赋很高,作品很受欢迎;李北平,二级残疾学生,保安。他甚至不能把自己的画保存在手边。“我刚画完就被买了”...
为了补贴家用,2018年,王亚丽还在文峰镇开设了周末儿童工作室。“这些年我借了很多钱看病,结婚,上学,生子。我们必须尽快还账。”2018年除夕,王亚丽和丈夫还清了最后一笔8000元的债务。
“‘无债一身轻’,现在我在想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让我的‘王子’快乐成长。”采访中,这个被称为“王子”的小家伙,一直为了这个那个缠着妈妈。每当这个时候,王亚丽总是亲密地抚摸儿子的头,他的眉毛充满母爱。
“虽然雅丽是个残疾人,但为了一个又一个梦想,这些年她和正常人一样在拼命奔跑。”张静是陇西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一直与王亚丽合作经营县残疾人文化创意中心。她激动地说,在她接触的几年里,王亚丽一直在抚摸她。
目前,王亚丽和张静最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艺术作品“实现”。“一方面我想增加他们的收入,更希望他们得到社会的鼓励和认可。”王亚丽说,她和张静正在计划如何通过网络渠道出售学生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我会成功的。”十年前的采访结束时,王亚丽曾这样对记者说。这一次,她又说。微笑着,有着与生俱来的毅力和积极的自信。
梦想不败,生命绽放。在陇西县残疾人文化创意中心的墙上,有一幅王亚丽的工笔画。屏幕上,一束牡丹怒放,就像她梦中的花。
1.《王亚丽 “轮椅天使”,梦想如花绽放——十年后再访陇西残疾青年王亚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亚丽 “轮椅天使”,梦想如花绽放——十年后再访陇西残疾青年王亚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50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