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介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以及历史上的相关资料和观点,但查阅文献后发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不是指一个国家。
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明和文化。比如后期,塞梅语系的阿卡德人在这里建立了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国、亚述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等国家,中东的伊拉克出现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古代文明之一,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分水岭苏美尔
首先,文明的进程
1.文明起源导论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苏美尔。在文明诞生之初,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就诞生了。但是因为这种文字大多刻在黑色玄武岩上,又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现在人们似乎有了很深的印象,形状像楔形,所以人们称之为楔形文字。
同时,苏美尔人也建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在接下来的3000年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诞生于中国大陆的文明代表了人类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不仅仅是指一个种族、一个国家,而是指由多个种族、多种力量形成的文明体系。比如中国黄帝时期很多种族和部落创造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就是这样,主要包括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文明。也是亚洲人类文明的三大发源地之一,另外两大发源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和印度河流域。
2.文明发展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靠近水源,利用灌溉便利,使得农业发展突出。同时,水运的发展使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通过扩大商业贸易和其他文明的交流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周围其他文明的发展。还与一些偏远地区的文明进行交流,直接受到影响的文明有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甚至中华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可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公元前1000年中期确实衰落了,当时其他文明中心正处于发展的全盛时期。公元前539年,居鲁士指挥的波斯军队攻占了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成为波斯帝国的附属国。
3.文明的荣耀
由于历史原因,美索不达米亚曾多次被其他文明国家打败统治,所以传世文献中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描述并不多。但主要问题是国内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研究比较晚,所以笔者在查阅文献时有一定的困难,大多是零散的记载。只有通过这些,我们才能简单的了解美索不达米亚的辉煌。
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发展的繁荣时期。由于两河沿岸河流泛滥,堆积成肥沃的土壤,后来被称为“新月地带”。它的主要成就包括发明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陶轮,创造了第一个七天周期。同时,它也是神话的第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上帝在七天内创造了世界和大洪水。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确立了农历,限定每月29天或30天,12个月为一年,每年354天。同时,在天文学领域,也有关于恒星和行星的记载。在亚述,一周的名称和七天为一周的规则是明确的,这是我们现在实用的一周制度。这些成就证明了当时先进优秀的文化和科技。
第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构成
1.苏美尔文明
历史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以苏美尔文明为主。这种文明被大多数人称为早期高级文明。但最早阶段苏美尔是由几个独立的国家组成的,早期苏美尔人的名字不是苏美尔人。苏美尔人这个名字是早期的“阿卡德人”使用的,但是因为一些因素被称为“苏美尔人”。
根据零散的记载,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建立了城邦,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楔形文字”。但是在公元前2259年到2235年之间,马文的牧师卢格·扎卡里摧毁了拉加斯王朝,占领了乌鲁克。后来被闪族阿卡德国王萨尔贡打败,只延续了几百年。
2.亚述时期
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亚述形成了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国家,创造了亚述文明,也称阿舒尔城邦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西·阿达德一世(Shamsi Adade I)占领了从阿卡德北部到地中海的广大地区,自称“世界之王”。
但是这样的相关记载实在是太少见了,甚至在旧约中也没有准确的描述。结果我在写这个标题的时候,只查阅了关于美索不达米亚的相关记载。
3.新巴比伦王国
说到巴比伦,我们马上想到“空中国园林”,但是除了这个,我们说不出其他有代表性的。说到巴比伦王国的历史,总共有两个记载,一个是创造了中国园林空的巴比伦王国,一个是新巴比伦王国。所以,我们在掌握巴比伦王国的时候,要分清自己说的是新还是古。
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前539年,居住在两河以南的迦南人建立了古巴的巴比伦王国,后来称之为迦南王国。在其全盛时期,它统治着整个新月沃土(见上)
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建立了新的巴比伦王国。说到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中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公元前626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的领袖波帕拉·沙赫指挥军队驻扎在巴比伦,但他到达巴比伦后,发动了反对亚述人统治的起义,反对亚述人,后来建立了新的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由于统治者的杰出思想,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时奴隶制完善,所以有一个繁荣时期。影响是奴隶数量大大增加,当时的皇室和寺庙有几百个奴隶,甚至一些私人也有几十、几百个奴隶。
奴隶的来源有很多,比如战俘奴隶,债主互相交易的奴隶等等。圣经里有句话“凡脱离刀剑的,必被迦勒底人掳到巴比伦去。”这说明当时的奴隶有多少,直接导致了巴比伦各行各业因奴隶而繁荣。
第三,文明精神
1、精神文物见证
了解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历史和构成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明从诞生到结束所经历的一切,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完成的。在对文明的理解上,我们只局限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水平,所以不能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个文明的浩瀚。所以,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文明的时候,只能通过它留下的东西来一点点的分析和解读。
遗憾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流传的文物并不多,一些流传下来的文物也没有经过相关文献的解读,以至于我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更不知道它们的艺术性和代表性如何,难免会产生一些遗憾。所以说文物艺术,只能判断文明发展的成果创造文物时所赋予的文化和精神。
2.不同文明间的血缘传承
如今,我们不能通过有限的文物和记载来了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成就和辉煌。但我们可以通过有限的史书记载的代代相传的历史来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成就,就像我们中国文化在黄帝时期代代相传一样。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能读到关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故事,看到它的成就。
3.文明的延续
要想让文明长久传承下去,就要放弃这种需要和不必要的观念,吸取历史上那些失落文明的精华。文明的延续不应该被我们的自私所支配。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武器可以毁灭和整合人类文明,但只要我们在未来保持一点理性,人类就不会回到石器时代。
今天的文明只延续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被切断?难道不是历代统治者的理性选择吗?而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不就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以礼为国家形象的“华夏民族”吗?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些传统,但文明已经烙在我们的血液里。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挫折和困难,我们的中华文明永远不会像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样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第四,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创造精神
1、文明的需要和不需要
谈文明的成长必然离不开人类。因为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毁灭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人类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如果给一个最终的结论,那就是人类的“人性”。不难看出,我们人类有着辉煌的历史和许多杰出的成就。今天,我们仍然在不断发展、创造和探索,这都是因为我们的人类需求。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出现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吗?可能有些不同,因为那时候我们人类才刚刚开始懂得思考。但不难否认,我们的人类文明诞生于需求与需要之间的人性之中。
在人性的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与思想,以人性为主轴,对比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研究,可以看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艺术与独特思想。这样就可以认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在人性的启蒙下产生的。
2.从创造中表现出来的精神
在今天的国内考古中,随着西亚文明的发展,一个新的方向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在西亚发现的大量文物,楔形文字解释发展的飞跃,以及摆在考古学家面前的无数关于西亚文明的文物,如雕塑、浮雕、青铜器、工具、手工艺品等,可以想象一个新的文明即将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书籍,其中可以了解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如宗教、语言、文字、历史、政治乃至伦理道德,都反映了当时这种高度发达的文明,而这些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表现出当时古人的精神面貌。
通过对这些文明创造的研究和解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生活和精神思想得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示。因此,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思想和艺术创造,同时也知道了当时的宗教信仰、战争与和平,以及巴别塔这个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工具的圆柱印章。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创造精神最全面的体现,当我们能够了解各种文明时,我们应该感谢考古学家的努力。正是他们的努力向我们展示了每个文明的历史。
结论: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知道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多少文明,又有多少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消失。有的甚至只传了一个名字。从创造精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身后人们的贡献,我们应该感谢他们默默无闻的贡献,向我们展示了精彩的文明史。
参考文献:
人类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和思想
探索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城市的摇篮——美索不达米亚
生存还是毁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古蜀文明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1.《美索不达米亚 解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从造物见精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美索不达米亚 解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从造物见精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0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