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于70年代,90年代进入北大校园的许知远来说,80年代的年轻人浪漫、雄心勃勃、理想主义,快乐多于悲伤。
在2001年写的《悲伤的年轻人》中,许知远也记录了他的校园生活和年轻人的记忆和情感。今年,这本书重印了。
在许知远专栏的第三篇文章《后记:那些悲伤的年轻人》中,许知远带我们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
VOL.03 / DECEMBER 3,2019
那些悲伤的年轻人
作者:许知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那些悲伤的年轻人
我找的不是日期,而是我们扭曲的道德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符号,一个转折点,一个秘密的瞬间。
——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
这是一个安逸、快速、冒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度过你的青春是愉快的;然而走出这个时代是令人欣慰的,就像走出一个人太多声音太嘈杂的拥挤房间,来到冬天街道上的阳光里。
——迈克尔·考利,《流亡者的归来》
四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李婉带给我的震撼。"今年,高已经27岁了,但已经开始回忆."97年秋天,我躺在北大28楼202宿舍。这句话跳出了《读书》杂志的粗糙纸张,却温柔却准确有力地抓住了我流浪的表情。“这么早回忆起来”,李纨一边感慨一边开始寻找隐藏在一代人“怀旧”面具背后的秘密。
那是一个逃学的早晨,屋里微微有些冷,校园的树叶变成了金黄色,渐渐落下。这一年,我是一个21岁的初三学生,充满迷茫和偶尔的愤怒,表现出对当时北大的不满。压抑,我当时最喜欢的词,一直用来形容我的青春和校园生活。从1995年进入北大开始,一种致命的平庸感和世俗生活一直困扰着我。周围的同学要么疯狂学习,努力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生;或者只是整天无所事事,玩电脑游戏消磨时间;也有少数人乐于加入以歌舞厅、录像厅为核心的社交场所...1995年,微软发布Windows 95,被拖入一场似乎无法终结的反垄断诉讼;一家叫网景的公司创造了股市奇迹。这个名叫马克·安德森的娃娃脸年轻人在同一天成为亿万富翁。“飓风运动开始了;今年,七大工业国决定通过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协议,共同推动“信息社会”的早日到来...1997年,多莉出现了,戴安娜随风而逝,甚至电影《泰坦尼克号》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6年,马克·安德森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当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事件预示着社会的变化,丁磊身上的张朝阳和神话直到几年后才出现。为了避免不满和愤怒,我沉浸在幻想中。幻想中最常见的场景是80年代的校园,被“这么早回忆起来”。高中看到的《女大学生宿舍》,奠定了幻想的基础。这部蹩脚而幼稚的电影有效地调侃了年轻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激情,部分准确地把握了80年代初中国大学里到处求知求变的热情。孔,一个83级的学生,用他的亲身经历把我的幻想推向了极致。在他对金庸笔法的描写下,校园在80年代变成了陌生的江湖。各种各样的年轻人充斥着他们,新的思潮不断地在一起激荡:哲学上的存在主义,诗歌上的现代派,艺术上的实验行为,荷尔蒙刺激下的青春矫情...这是一个青春绽放的时代,生活中的狂喜是由耀眼的变化从内心激发出来的。他们爱古城、北岛后不久,就迅速宣称要打败他们;他们刚看了20页《有与无》,然后还要排队买尼采;为了表现他们的艺术热情,中央美术学院的孩子们驱车来到北京大学的食堂,把一桶桶油漆泼在他们的身上...诗歌和哲学是那个时代的通行证,正如86岁的学生方莉回忆的那样,他流浪到内蒙古大学,饥饿迫使他踢倒了一个宿舍的门,然后大声喊道,我是北京诗人,我想吃肉,然后他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北大三角经常贴着“论文会友”的广告,据说和几百年前的“征婚”一样火爆...1998年出版的《北京大学的过去》将这种神话推向了顶峰。很多年后,当初的年轻人,用欢乐和悲伤倾诉着青春的精神和琐碎。结果,忧郁的片段再次把他们陶醉,征服了我这样的后来者。
回到1997年秋的《读书》,李纨继续以高为例,在粗糙的纸上探索“60年代人的气质”。许卉最早提出这个命题。这个悲伤的年轻人固执地认为,60年代出生的人是过渡的一代,他们已经赶上了一个动荡时代的尾巴。前一代有沉重的历史碎片要咀嚼,后一代也就是70年代没有历史包袱。漫游的气质是李纨认定的60年代人的主要共同点。他们的童年是在无人照管的田野里游荡;他们最重要的青春期是在80年代中后期的大学校园里度过的,当时的校园才女如云,是一个白衣飘飘的时代;毕业后,他们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化。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否定了懒惰的气质,使他们感到不知所措...
我是在这样一个极度缺乏浪漫气质的时代进入校园的。当我在思考80年代的校园时,李婉告诉我为什么高宋啸的音乐让我陶醉。一方面是小资产阶级,一方面是满腔豪情。啊,我差点哭出来。这已经准确理解了80年代的校园和60年代的年轻人之间的气质。
毫无疑问,我第三段的舞蹈描写的是80年代的校园豪情,属于80年代上半期。就中国社会而言,在那短暂的岁月里,几十年的压抑无情地爆发了,一种简单的理想主义激励着人们投身于新时代。对于这个时候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是国内最抢眼的群体,在集体抒情中度过的童年让他们给自己一种惊艳的使命感。他们愿意认为自己处于中国第二次启蒙运动中,北大是蔡元培这一次精神的延续。
由北大学生铸造的蔡元培铜像位于未名湖的钟亭下
我承认,在我最初的大学生活中,我把年轻人的躁动与他们承担历史使命的激情混为一谈。二十岁,叛逆和吵闹被认为是青春唯一的鲜艳色彩。我经常想起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大学。我不明白蔡元培和胡适为什么会反感学生罢课。我只是觉得这么多年轻人聚集在街上加油肯定是对的,而且充满戏剧性。所以,我喜欢80年代喧闹的校园生活。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是如此着迷于北大的嘘声和演讲厅门口的拥挤和混乱。我把他们两个都当成了80年代校园精神的延续,为他们最终的消失感到惋惜。
90年代的校园令人失望。日益强大和规范的应试教育使入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同质化和枯燥化。生于70年代的我们,再也不能有那些集体的悲伤和唱歌的兴趣。同时,我们可怜的个人主义没有真正成长的机会,甚至滑向极端自私的一面。小布尔乔亚情怀成了我这种年轻人最后的救命稻草。虽然内心深处可能更渴望华丽的场面,但最多是现实让我选择弦乐和少女作为区别于常人的标志。高对的怀念,以80年代末大学校园的浪漫情怀为代表,潜移默化地切入我的内心,使我避开了90年代弥漫的物质主义。
青年时代的高
很长一段时间,我让自己陷入了80年代学生徐慧、李婉、高宋啸营造的悲情氛围中。和他们一样,我喜欢回忆自己不够丰富的生活,并以此为荣。但是最后我发现我已经没有回忆了,这种回忆很容易变成自怜。在离开学校之前,我开始读《伊甸园之门》和《流亡者的归来》。
前者是以李纨为代表的80年代大学生的“圣经”。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喧闹报道中看到了他们的青春吗?鲍勃·狄龙是他们的崔健;艾伦·金斯伯格是他们的北岛;美国年轻人喜欢嬉皮士服装,而他们穿牛仔裤,留长发。美国年轻人对旧金山和伍德斯托克的生活自由和音乐欣喜若狂,而他们却沉迷于罗大佑和陈奇,在街头和弦乐中孤独地长大。美国女孩习惯使用避孕药,同时开始阅读《琼瑶》和《吗哪回忆录》;年轻的美国人有马尔库塞和麦克卢汉的副本,而他们必须说萨特和弗洛伊德;画家在圆明园的村庄是他们的格林威治村...这两个时代都蕴含着青春的喧嚣,但60年代的美国却意味着“青春文化”的成熟。年轻人不再只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个亚文化群体,而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然而,80年代的中国青年并没有传达出这种声音。他们要么执着于历史理想,要么陷入自己狭隘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时间和条件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激情转化为思想,让情感有弹性。
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喧闹的美国也声称其文化真正成熟。当时的欧洲国家已经不能再声称美国没有文化,没有艺术,塞林格、凯鲁亚克、卡波特等小说家成为欧美批评家共同关注的对象。像特里林和苏珊·桑塔格这样的评论家已经成为公认的学术明星,甚至像安迪·沃霍尔这样的流行艺术家显然也是新时尚,更不用说像好莱坞电影这样的流行文化了...当然,你可以说,这种强势文化的背后,是美国强大的经济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美国文艺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20世纪60年代,一大批渴望自由、充满美好愿景的美国年轻人开始沉迷于嬉皮士文化
我觉得中国的80年代和美国的1890年差不多。这就是美国文化崛起的过程。在此之前,爱默生自1850年以来一直呼吁“美国精神的觉醒”。美国人不能总是依靠阅读英语小说,在欧洲文化的压迫下成长。尽管有沃尔特·惠特曼、爱伦·坡和梅尔维尔的努力,美国文化仍在沉睡。19世纪90年代,美国第一次尝试大规模引进欧洲文化标准,如亨利·詹姆斯,德莱塞等一代美国青年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此时的美国正面临城市化进程,“生活完全商业化”是当时的趋势。当时美国公众更喜欢赫斯特的轰动性新闻而不是文艺……我觉得80年代的中国和它相似,不是因为这些细节,而是因为80年代所蕴含的强烈的“过渡”色彩。生于60年代,成熟于80年代,他们的青春正处于引进外来文化的初级阶段。他们对那些想法感到惊喜,却没有时间去吸收。但是,正是这一大堆有待清理的思想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才是真正的“迷惘的一代”。
最后,我们来到了迈克尔·考利描述的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我有限的阅读历史中,有什么比《流亡者归来:20世纪20年代文学中的流浪生活》更能表达一个年轻人的悲喜?在我对青春力量的探寻中,这本书对青春气质的描述,比以往的北大、伊甸园之门、60年代新出版的《气质》更为公正、积极。
这一群被Grut Stein称为“迷惘的一代”的年轻人,诞生于上世纪初,成长于田野和大地。上了大学,他们在农村的童年开始消失;他们中的一些人热爱文学,住在廉价的格林威治村,在那里他们编辑像《扫帚》和《转盘》这样的小杂志。然后一场世界大战来了,他们被扔进了欧洲,在那里他们花了其他国家的钱,学会了调情、喝酒和不负责任,看到死亡随时从自己身边经过...去欧洲之前,他们看了30个美国知识分子写的《美国文明》,不断被告知美国除了英国什么都不缺“最聪明的50个人”。《美国文明》主编哈罗德·斯特恩问自己,年轻的美国人该怎么办?去欧洲,去欧洲。
战后,他们开始自我放逐,去了文艺中心巴黎,拼命学习福楼拜和普鲁斯特。他们包括一个年轻的记者海明威,一个悲伤的菲茨杰拉德,一个激进的帕索斯,一个活泼的迈克尔·考利,还有一大批二三流才华却热情高涨的美国青年。他们喝苦艾酒,在咖啡馆里争论。他们都努力写作,努力研究欧洲蕴含的意境。
当然,它们只是一小部分。中国的年轻人喜欢爵士乐。汽车是新的目标。通信领域正在发生一场由AT&T公司领导的革命。广播和电影越来越受欢迎。那些可怜的文艺青年成了广告作家,无意间推动了新商业革命。然后,这些巴黎的浪子回家了。他们发现自己和自己的小说突然成了时代的代言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乐时代的伟大小说,深受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工商业精英的喜爱。每个人都在学习《太阳照常升起》中主人公艰难而简单的说话方式。帕索斯更有野心,干脆开始记录一个时代——美国三部曲;连被海明威鄙视的迈克尔考利都成了《新共和》杂志的书评编辑?他后来写的《流亡者的归来》,激发了几代文艺青年的成长。
“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在30岁左右成为国际名人。1930年,美国人甚至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然辛克莱·刘易斯在《大街》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他年纪大了一点,虽然他的获奖更多是由于美国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上升,但谁能否认“迷惘的一代”所创造的美国文化已经开始摆脱稚气呢?他们一方面要感谢“去欧洲,去欧洲”的伟大号召,另一方面也要感谢那些在19世纪90年代为他们做出牺牲的人。文学评论家拉塞·希夫(Laaser Chiff)认为,20世纪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作家之所以被发现并被接受,是因为他们造成的巨大社会冲击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是由19世纪90年代的那些作家承担的。那些今天被遗忘的名字和少年,成了海明威的敲门砖,前者比后者更迷茫。
欧内斯特·海明威、格特鲁德·斯坦因和斯坦曾在与海明威的对话中说过:“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许慧说的没有错。他们确实是过渡一代。60年代新出版的《气质》中无处不在的悲伤和牺牲感不断强调这一点。但是谁不是在转型呢?就为了中国,海明威这一代什么时候出现?从1890年到1920年,整整30年,那一代的青年也在转型,等待荣耀。
从1997年秋天到现在已经将近四年了。1998年《北京大学的过去》之后,我对80年代大学校园的渴望开始消退。所以《60年代的气质》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但我不再感动。希望这些已经过了站立年龄的年轻人,在回忆和感叹之外,能给人们展示一些更有建设性的作品。和考利一样,他们也编辑过《我们》《今天》等各种杂志。他们也庆祝自己的青春,在贫穷、喧嚣和醉酒中写作。现在我渴望看到他们的《太阳照常升起》和《流放归来》。
这种欲望是残酷而粗暴的。毕竟他们缺少时间和机会。他们也没能“去欧洲”“去美国”。去那些国家的中国青年学的技术比写作多。
对于沉浸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情调中的我来说,我愿意把自己想象成迈克尔·考利。6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不喜欢科技和商业,觉得他们毁了我们的心。但我更愿意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作家的成功与当时美国的科技和商业革命分享。是福特的努力,留声机和收音机的发明,让美国人生活更富裕,信息更发达,开始有时间和精力读书。像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这样的作品,都是先成为时尚,再成为经典。
我今天怎么样?一个1976年出生的年轻人,正如我一开始写的,在我进入大学的那一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从1995年到今天,技术革命对普通中国人的影响比以前的政治更大。在鄙视了90年代中期平庸的校园之后,我必须承认,那些98后在新技术影响下入学的年轻人,确实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不像我过去认为的那样没有头脑和感情。新信息革命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使他们更加独立,强调个人主义。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全球化,让他们真正与巴黎、纽约生活在一起。他们可能是快乐多于悲伤,但到目前为止我还不能说他们不悲伤或者缺乏人文关怀。
好吧,我的青春旅行了一个世纪空,自恋地让自己回到了97年脸上长痘的青春。我不断地提起历史,不断地否定过去。我知道我看不清楚未来,但我越来越清楚地听到了召唤。这个声音让我的心情再次激昂起来,提醒我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虽然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青年那样被淹没,或者像菲茨杰拉德那样留下印记,但很明显,我必须不断吸收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因为它们比自我回忆更具建设性,甚至是过渡一代,我希望这种过渡会更扎实。
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小程序购买门票、
参加第五届单行道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
单身阅读十周年招待会
过渡一代
1.《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2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