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曼谷依然车流熙攘。

穿越夜色与拥挤,看着后视镜中的天空渐渐现出一抹晨曦的亮色,北碧到了。

北碧府继续往西,就是缅甸。

上世纪初,英国在泰国与缅甸之间勘测了一条铁路线,想把两个国家连起来,后来放弃了,因为建造难度过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一路南下,占领了泰国和缅甸。可鞭长实在莫及,马六甲海峡无法安全使用,后勤补给与军队只能从陆路运往缅甸战区。于是,在战争逼迫下,日本使用了英国数十年前的探测线路。

1942年6月,泰缅铁路开工,全场415公里,东起泰国北碧,计划六年完成。

可仅仅过去了15个月,铁路完工了。

修铁路的是联合国,日本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荷兰人,美国人,泰国人,缅甸人,马来西亚人,印尼人,还有华人……除了一万多日本人是军队,其他都是劳工与盟军战俘,总数超过40万。

铁路修完,死了一多半。

算下来每公里铁路搭上六百多条人命。这意味着如果把尸骨头脚相连,可以没有缝隙的铺满这条415公里的铁路线。

于是出现了人类历史上铁路修建的最高死亡率。

这条铁路,因此也叫死亡铁路,DeathRailway。

当时铁路一边在修建,一边面临着被盟军轰炸破坏的风险。

北碧境内的桂河,一边是平原,一边是陡峭群峰,连接两岸的是一座木桥,铁路从桥上过,这里属于被重点轰炸的咽喉要道。

这座桥,被炸过若干次。

1957年,美国把历史故事搬上了荧幕,排出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桂河大桥》。

今天的桂河大桥并不是当时的影片拍摄地,因为泰国拒绝了美国到原地点拍摄的要求。

车停在一排旅游商店和餐厅旁,到的太早,周围只有刚开门的店家老板和一早送货的司机。

沿着铁路往西走,走不远便看到跨越桂河的铁路桥,枕木和铁轨在阳光中安静地注视着桥下流淌的河水。

不到十分钟就可以慢慢溜达完桂河大桥,看着河两旁的度假村和林立的餐厅,远处的菩萨雕塑,卧在枕木上安心入眠的狗,操着各国语言摆着姿势拍照的游客……

桂河大桥早已没有了肃杀之气,也根本不同于电影中的蛮荒之地。

这里有的,只是一拨又一拨来来去去的游客,努力营生的小贩,和他们脸上一如既往的表情。

提示:这里没有门票,早点到,团队游客还少,容易拍一张干净的照片。

1.《桂河大桥 - 死亡铁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桂河大桥 - 死亡铁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