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ing for the old slow life
寻找“从前慢”
文李爱英
一湾水塘,一方晒谷场,一排养蚕的平房,
雨天里泥泞的田野,瓦砾铺就的小径……
所谓乡愁,就是那些让你一想到老家,
就会浮现在眼前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时间有时像是一块抹布,
在擦亮了眼前的光景时,
也抹去了很多的印记,
让人无处摆放乡愁。
而四面环水的南浔区菱湖镇六堡里,
却是一个时间走得要比其它地方缓慢的村庄。
仅从村庄的名称上看,她还保有着古时的风范。六堡里,是一个以古行政区划名为村名的村庄。“堡”与“里”皆属古时行政区划通名,六为序数,在历史上,村庄还曾为“里”,曾建为第六堡。
有塘皆养鱼,无处不植桑。作为一个菱湖镇西边的一个行政村,六堡里东与镇区相邻,西与古村落射中村相连,由方千漾、姚古田、西六堡、沈家湾等23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世代以种养蚕、种稻和饲养淡水鱼为主的村庄。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在诗中写道“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采桑叶成了读诗人心里的一个江南符号,而我就是那个九岁时在六堡里采桑叶的人。
每年“5.1”节过后,养春蚕的日子拉开了帷幕,整个村庄开始变得静悄悄。白天家家户户忙着采摘鲜嫩的桑叶,夜晚的灯火也是一户一户地亮起又灭掉,那是在养蚕人在给蚕宝宝投食。经过一个多月的劳作,养蚕人用灵巧的双手,将地里的桑叶变作了流水般光滑的丝绸和柔软如云的丝绵被。
而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附近很多村庄的变化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成片成片的桑树地被征用后建成了厂房或修成了公路,但在六堡里的河岸边、水田旁、人家房前屋后,仍然保有大片大片的桑树地。每到养蚕季,瓦蓝瓦蓝的天幕下,桑树叶青翠满目,养蚕人忙忙碌碌,此情此景,让离开多年的人触摸到了记忆里那个村庄的温度。
施立农/摄
桑基鱼塘是菱湖的一张名片。作为全国三大淡水鱼生产基地,菱湖镇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活在六堡里的人,很多人不清楚联合国粮农组织是什么,农业文化遗产又是什么,但他们懂得养鱼的技术,他们曾到全国各地承包鱼塘养殖淡水鱼,在当地传援养鱼技能,被人尊为“菱湖养鱼师傅”。
公路还未修到家门前的年代,村里以养殖“四大淡水鱼”为主,每家都会一条船,或是水泥机挂船,或是木制小船,亦或是由柴油桶打制成的小舟,在四通八达的河道里来来往往地去打鱼草、蹚螺蛳、运输鱼饲料……养鱼人用心喂养着悠游在水塘里的每一尾小鱼。
养鱼不仅是村民的一种谋生手段,也是村庄的一道风景,一种文化的传承。四月春浓时,在方千漾大片大片的鱼塘边,油菜花疯疯颠颠地开成了一片,风拂过,一个水晶晶的六堡里就在眼前晃动起来;七月盛夏的清早,天气有点闷热,鱼儿因缺氧一条一条地浮出水面,挤来挤去的样子,像提前描绘了一幅丰收图,如这时候想吃鱼,只需要捏一把长竹杆制成的鱼叉,轻轻一扔,中午的菜就有了;到了卖鱼季,不论谁家开捕,村上的人都会去帮忙,且不收工钱,养鱼人会在捕捞上来的鱼里选出几条最大的,做成鱼汤饭,供大家一起吃,这样的欢乐年复一年。
项飞/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养鱼有了新招,每个自然村都修建了能储藏鱼饲料的冷库,青鱼、草鱼、鲢鱼等淡水鱼的养殖比例慢慢减少,加州鲈鱼、黑鱼、罗氏沼虾渐渐成了新宠,自动增氧机等设备的上线,更是让养鱼人通过一部手机就实现了指尖上养鱼。
六堡里在整个湖州地区来说,算是一个偏远的水乡村庄,除了柏果树自然村里的那座重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永安桥外,几乎没什么被载入史册的。但也正由于她的偏远与普通,使她保有了更多的农耕气息。
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搬到了镇上居住,留在村里的都是中老年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太阳的日子里,戴顶草帽背着竹筐去地里劳作,碰上下雨,还会戴一顶已不常见斗笠,赤着脚出门去,他们说,人是一定要接点地气,才能活得踏实。
村上有个叫阿康的人,算起来应该是我的大哥辈,有点轻微智障,一辈子都在乡下劳作,没有成家。现在头发已经花白了,每天扛着锄头铁钯之类的农具下地,溅了一身泥后回家,坐在河埠头清洗身子,从他的静默的身影里叫人读到了一种沧桑。或者说,他们才是村庄真正的守护者。
还有村里的一些老人,他们每天行走在村庄里,看到谁都是眉开眼笑的,都会热情地打着招呼,他们把周边的人都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李则名/摄
时光虽已走远,但村里那些长满青苔的石板和遮天蔽日的古树,像是会讲故事的。
在姚古田大桥边,有一株香樟树临河而立,树冠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有风吹过时淡淡的香气袅袅而起。我曾从奶奶口中听说,在她的小时候,香樟树边上还有一座尼姑庵,她常去香樟树下捡树上掉下来的一块块“牌子”。而在我的小时候,我们常常会结伴去香樟树下玩过家家或捉迷藏,边上是几间生产队里的蚕房和进进出出的养蚕人。而今望着依然苍翠挺拔的香樟树,常会叫人浮想联翩。
这个世界似乎改变了太多,
这个世界似乎又什么也没有改变。
黄昏落日,六堡里的村庄上一个个烟囱
还会飘起缕缕炊烟,静时烟气直上云天,
起风后烟会扭动腰肢起舞,一阵犬吠声后,
还有大人唤小孩回家吃饭的呼声在村庄上回荡。
回到菱湖六堡里,
我们找到了木心先生笔下的那个“从前慢”。
1.《李爱英 回到这里,寻找“从前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爱英 回到这里,寻找“从前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47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