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李贵云

苗岭之巅,苗族“母亲山”

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它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是清水江和都柳江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中国最大的千户苗寨西江就坐落在雷公山脚下。千百年来,苗族人视雷公山为“母亲山”。

在过去,受苗族山神崇拜与人类力量的限制,雷公山高海拔山区丛林除了采药人偶尔光顾外,基本上是人迹罕至的,它因此也为今人留下了大片的原始丛林,成为黔东南乃至贵州屈指可数的物种基因宝库。

等待发现的物种基因宝库

在古老的冰川世纪,雷公山是幸运儿。在寒冷的第四纪冰川侵袭大地时,它不仅没有遭受第四纪冰川的洗劫,而且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近些年,科学家们在雷公山陆续发现了各类生物近2000种。他们先是发现雷公山是座“蛇山”——在雷公山湿热的山涧及喀斯特溶洞里,生活着数十种蛇类,其中毒蛇就有十余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烙铁头、银环蛇、竹叶青等毒蛇,都如幽灵般栖身于雷公山的丛林中。

除了这些让人后脊发冷的蛇类,一些新物种的发现也让雷公山声名鹊起,比如雷山髭蟾。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蟾类,当地人叫它“胡子蛙”。在繁殖季节,雄蟾上唇后缘会长出黑色角质刺,并带有迷人的光泽。雄蟾用这些角刺与其它雄性一较高下,战胜者将赢得与雌性的交配权。

摄影/陈沛亮

雷山髭蟾至今都是一种谜一样的生物,就像雷公山一样充满了未知。当它的许多天敌开始冬眠时,雷山髭蟾却开始下河繁殖。如此说来,雷山髭蟾在雷公山应该很多才对,事实上,它依旧是个珍稀物种,因为也曾作为当地美食遭到捕杀。

秃杉,大器晚成的“树中巨人”

千百年来,在苗族人的呵护下,雷公山的森林植被一直保持良好。今天,在这中亚热带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最耀眼的旗舰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秃杉。

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用在秃杉身上,真是恰如其分。秃杉的种子,千粒重1.53克,如果是不了解秃杉的人,拿着这轻如无物的种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种子能长成有30层楼高的大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中的这些话,用来赞誉秃杉,也很贴切。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中,从他记事起栽下一棵秃杉,那么,终其一生,他也无法估算秃杉的体量,也无法形容秃杉的气度,所以,苗族人将它视为“神树”,将它栽植在村寨里,让它守护村寨,保佑子孙后代的生息繁衍。今天,在贵州雷山县雷公山东部的方祥乡格头村,分布着大片秃杉,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秃杉树,被称为“秃杉王”。迄今它已经矗立上千年,依旧根深叶茂,继续生长。

摄影/袁仁林

秃杉生长迅速、主干发达,它的主根较浅,侧根和须根十分发达,只要种子能落在80厘米深浅的土层中,再有适当的光照和水分,就有成为大树的可能。10岁以前的幼树,生长缓慢,仿佛人类的童年,懵懂而贪玩,却为今后体格的发展积蓄着能量;10岁以后,秃杉几乎是“见风就长”,一年就能蹿高2米。秃杉树形端直,它在长高的过程中,似乎在和别的树木比高,似乎要探入天空搂住白云。它长得那么快,把自己的树皮都挣裂了,树梢蹿高得太快,枝叶都来不及伸展开来,远望就像一个“秃子”,也许这就是它得名“秃杉”的原因吧。

摄影/陈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雷公山因逃脱于冰川世纪的洗劫所遗留下的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这块土地千百年的历史,古老物种在此得以留存,人与万物因为这座山的存在得以休戚与共。

动动手,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

如果有想推荐的秀美村庄,可在微信右下方或者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小编将会收集文字与资料分享给大家……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1.《雷公山——雷公居住的地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雷公山——雷公居住的地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