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辑:9月21日下午,S&P宣布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并将其前景调整为“稳定”。S&P给出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的信贷增长可能带来金融风险。这是自1999年以来,S&P首次下调中国主权评级。
9月22日上午,中国财政部对S&P前一天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做出回应,称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新华社还援引专家的话称,标准普尔评级采用的理论跟不上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可以把标准普尔的一些判断作为“善意的提醒”,但绝对没有必要抄近路。在研究报告中,CICC指出,一些海外观察人士,包括他们的评级机构,在评估中国经济基本面方面似乎落后了。权威专家也指出,评级报告“不客观、自相矛盾、目光短浅”。
中国财政部:S&P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中国财政部网站上周五发布了记者的提问,称S&P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令人费解。S&P关注的问题,如信贷过度增长和债务负担,大多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老生常谈”。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特点和中国政府支出形成的财富积累和物质支持。
中国财政部表示,“很遗憾,这是国际评级机构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也是基于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经济的误解。这种误解也是对中国经济良好基本面和发展潜力的忽视。”
财政部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积极发展态势,财政收支状况也有所改善。未来,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仍将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弹性。
至于S&P特别强调中国信贷过度增长将削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财政部回应称,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住宅部门的大量储蓄通过金融中介转化为企业部门的债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财政部回答记者提问称:“高储蓄支撑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金融体系。银行贷款在整个社会的融资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只要我们谨慎放贷,加强监管,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就能保持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新华社:标准普尔下调了中国主权评级。中国不需要削减开支
针对S&P下调中国主权评级,新华社今天发表文章,援引专家的话称,S&P评级所采用的理论跟不上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难以及时、客观、全面地呈现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更谈不上预示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1.《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标普调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这事儿该怎么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标普调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这事儿该怎么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61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