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1618字,阅读完成约 3 分钟

笔者小记: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晚上带着几个朋友兴冲冲的跑去看《折叠痕迹》的首发演出,却没想到一堆开DADA的门——里面空无一人。原来是我自己把日期记提前了一天。自从这次错过之后,马海平老师在上海的多次演出我一次也没赶上趟儿,至今是一个遗憾。

马海平的长相文气十足,像个诗人,再加上他的名字听起来也文绉绉的。所以不知道的人很难把他和电子音乐人联系起来。

▲文艺青年的气息

马海平被称为“上海techno(高科技舞曲)之子”,有多年的美术功底,曾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早期组建过实验电子组合Aitar,也曾是先锋摇滚乐队Junkyard的一员。

2012年他在techno发源地底特律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黑胶唱片《四方来朝》。当时底特律的传奇音乐人Scan 7希望突出亚洲力量,所以给这张唱片起名为《The Chinese Connection》,而马海平将其翻译为“四方来朝”也称得上是十分精妙。

▲“四方来朝”封面

随后在2013年,他又在荷兰发行了《黄昏之光》,也是一张黑胶唱片。给马海平做过混音的底特律的 Techno 大咖 Alan Oldham 曾称赞这张唱片 “This is 100%Killin' it! Ture Detroit Soul! ”。

▲《黄昏之光》封面

当然,马海平的音乐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techno了,他平时还会做一些项目配乐和实验音乐。马海平把东方元素放入音乐当中,比如2012年他制作的V/O/I/D五周年纪念的Mix里的Intro《万物》、最新专辑《折叠痕迹》里的《墨尔本日光》。

前者具有中国哲学的思维而后者则运用了中国乐器古筝。出生在上海的马海平在做《极夜之昼》时,还在浦西录制了老城区最高点的声音,之后又在浦东环球金融中心录制了声音。“尽管听不出差别,但这就是一个我先入为主的艺术观念。”

▲艺术是讲究“感觉”的

除了做音乐本身,马海平还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前卫音乐,十分注重听众的评论和反馈。他也密切关注着音乐的传播渠道。马海平说,“现在的年轻人认为电子音乐只是CLUB音乐”,为了让当下的年轻人更全面的了解电子音乐,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他自己制作了“友军电台”。

马海平非常注重本土性和细节性,在做友军电台的时候他在节目标题会使用音乐人的中文名字,把英文艺名放在括号里。马海平本人也更是不介意别人叫自己MHP或者本名。同时,他对目前国内的音乐市场也有自己的观点,在接受看见音乐采访时他说,“音乐节、厂牌、乐迷、主办方、票务方、赞助方、把每个环节都链接起来形成良性的音乐产业,中国的电子音乐节的潜力会很大。”

折叠痕迹

▲《折叠痕迹》封面

《折叠痕迹》是一张关于光线和城市的专辑,充满了科幻感、未来感。按马海平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张我设计给国人听的 Techno 专辑 ”,这是一张氛围感极强的专辑,由于马海平具有美术学习背景,所以在画面营造感上下下了很大的功夫。

“其实它不是一张全新的专辑-它半新半旧,我将它做成了一张概念唱片”,马海平说,“专辑所选的音乐都有着较强的画面感,注重悦耳度。中国大众对于电子音乐尤其是舞曲,存在理解上的很多误区。”

▲马海平推荐歌单

其中最喜欢的还是《墨尔本日光》这首,场景感极强。隐藏在上海(也许是墨尔本吧)某条小路里的咖啡馆,树荫下坐满了正在侃侃而谈的外国人。嘈杂的人声中古筝的完美融入又增添了极强的东方色彩。适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将这张唱片放进唱机,手边的一杯茶或者咖啡就能让你感觉自己拥有了全世界的祥和。

▲这样过一天,想想就爽歪歪

在发行了《折叠痕迹》之后,资深科幻迷马海平拿到了科幻小说《北京折叠》的改编权,做了音乐·剧场作品《折·城》并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在舞台上创造一个空间,将实验音乐、文学、科技、视觉艺术都融为一体。

▲为将音乐视觉化而诞生的《折·城》

就像他自己说的:“科幻小说与电子音乐,对我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对他来说也是一场实验,将文学和音乐结合起来的实验,而实验结果在这做这件事情之前谁也不知道。美术专业出身的他也并没有完全从美术转到音乐,目前在一家国办美术馆工作,偶尔负责一些策划、展览。舞台剧结束后马海平“还是想画一批画”。

▲将艺术进行到底

马海平将一个光影城市构建在了自己的音乐里,用音乐来诠释科幻的未来主义,打造了一个氛围感极强的音乐世界。只可惜这张专辑在虾米的热度很低,每首歌下面几乎没有几条评论。而正中间的 ” 纯音乐曲目,敬请欣赏“ 也增添了一丝尴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黑胶实验室微店购买 马海平 最新黑胶唱片《折叠痕迹》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惘闻乐队 | 西游记 | 爱乐之城 | 唱片清洁 | 月亮代表我的心 | 经典武侠片主题曲 | 日本独立音乐 | 27岁俱乐部 | 张国荣| David Bowie唱片清单 | 2016年离世的16位音乐人 | 我在故宫修文物 | 莱昂纳德·科恩 | 黑胶唱片订阅 | 黑胶概念馆 | 定制黑胶唱片| 杰克.怀特 | 地下丝绒乐队 | Prince | 电台司令 | Pink Floyd | 鲍勃.迪伦

1.《文气十足的马海平其实是玩techno的,他做了一张关于光线和城市的专辑《折叠痕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气十足的马海平其实是玩techno的,他做了一张关于光线和城市的专辑《折叠痕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