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陈九林
12月9日,中国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0.5%;而PPI环比增长0.5%,同比下降1.5%。数据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高呼“通缩来了”。同样的说法出现在2019年。但这与现在的情况相反。当时CPI高,PPI低迷。当时甚至有言论说杀猪是通缩,鼓励央行采取降息等措施刺激经济。那么,中国现在真的处于通缩状态吗?
经济是“通缩”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顾名思义,通货膨胀中的货币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通货膨胀就是增加。所谓的“通货膨胀”,通俗点说就是货币相对于商品增加了。结果,商品价格上涨了。严格来说,通货膨胀需要物价上涨的全面支撑,不能因为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认为是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导向型经济。而通货紧缩的概念正好相反,就是货币比商品少,导致商品价格下跌。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还是日常生活经验都无法支持上述判断。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CPI虽然处于负增长状态,但货币供应量并没有下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截至今年11月的经济数据,自2020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增速已连续9个月超过10%,远高于GDP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2020年11月末,社会福利同比增长13.6%,比10月份的4.3%高出三倍多。11月份,M2广义货币总量也同比增长10.7%,也超出了预期。这也表明,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中国的货币发行并不像一些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所说的那样存在流动性问题。与此同时,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增加456亿元,进一步表明企业对贷款有足够的信心,即使与2019年相比,中国经济也在逐步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洋葱、生姜、大蒜的价格也在没有人关注的情况下集体上涨。网上有“大葱价格忙”、“蒋友军”、“大蒜你”等。,一个个不甘示弱:以11月27日为节点,大葱价格创四年新高,大葱价格4.8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300%,创四年半新高;生姜价格近五年创新高,价格为13.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25%;大蒜价格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低,但比今年年中低点翻了一倍多。各种迹象明显与通缩经济背道而驰。
消费物价指数负增长
以上都是CPI增长由正变负的根源。要理解CPI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要了解CPI的构成。CPI,消费价格指数,也称消费价格指数,是一种能够反映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宏观经济指标。它衡量一组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在特定时期内随时间的相对变化,用于反映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猪肉价格的下降。在我国目前的CPI统计中,食品的重量比例占CPI总重量比例的33%,其中猪肉所占比例较高。所以也叫“猪指数”。食品方面,当猪肉价格因供过于求而大幅下跌时,CPI会变相呈现负增长。然而,CPI的负增长并没有完全反映中国整个社会经济通货膨胀水平的现状和趋势。
11月28日,周小川在公开讲话中表示,在通货膨胀中不再可能不考虑资产价格。所谓资产价格主要是指房价。房价虽然一路上涨,但并没有纳入通货膨胀计量体系,以至于CPI并不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全貌。在中国CPI的构成中,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交通、教育、文化、医疗等指标。在生活方面,房租、水电是主要包含的,房价不包含在价格篮子里。因此,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参考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美联储开启了无限印钞模式,欧洲和日本也纷纷效仿。中国也开始“放水”。在这种背景下,通缩就更不可能了。虽然许多消费品的价格在数据中没有上涨,但在资产市场上,却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今年年初,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各国股市、期货、房地产甚至奢侈品珠宝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此外,铁矿石、动力煤等许多商品也被大肆炒作。特别是,受流动性泛滥的影响,上游商品和股票市场显示出强劲的势头。可以预见,随着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的引进和普及,这样大规模的流动性将逐渐从上游资本市场传导到下游消费品市场。
根据中国社科院对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监测数据,中国一二线城市呈现租金下降但房价上涨的偏差,这是多年来的首次。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零增长,而资金释放过快,与欧美的大释放不同。由于疫情在中国逐渐得到控制,LPR连续几个月没有减少或增加。这也是为了遏制流动性过剩。
未来
2020年即将结束,我们即将进入2021年的大门。我对2020年的总结意见是,既没有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而是一个怪胎:资本和实体背离。这种反常现象的罪魁祸首是流动性泛滥。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存在于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甚至更加严重。
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美国仍处于资本市场运行过快、实体经济难以复苏的状态,即资本偏离实体。在美联储的影响下,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央行也受到了金融市场的高度绑架,在拯救经济的过程中无形中推高了资产泡沫。因此,实际通货紧缩和资本通货膨胀之间的两级分化是严重的。在通货膨胀的趋势下,资金迅速流向资本市场。当资产价格存在泡沫风险时,央行一次次救市,进一步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最终结果是更多的资金涌向投资周期短、流动性好的资产,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2020年,中国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年初爆发后,深圳房价开始飙升。虽然当初被打压,但最近又重新开始了。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已经不只是需要了,变成了投资产品。随着货币政策的不断放松,资产价格只会继续上涨,这导致更多的富人会继续选择将他们的钱投资在资本市场上买房和炒股。对于中产阶级和底层人民来说,如果想买刚刚需要的住房,只能选择贷款和负债,这样他们的实际负债就继续增加;为了还房贷,又要削减开支,导致消费市场进一步萎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0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新增债务超过了美、日、德、法的总和。目前中国处于中年人被房贷绑架,年轻人被消费贷款绑架的状态。大多数曾经热爱储蓄的中国人现在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这意味着,在未来,如果单纯按照以往的传统CPI数据进行分析,会得出荒谬不切实际的结论。比如说,如果我们还是按照猪都是通货紧缩的思路去剔除,那就意味着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有放松的空间空。然而,一旦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资产价格将进一步反弹。
2021年中国会继续这种趋势吗?如何摆脱这些怪胎,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但前提是必须认清这个现实,保持脉搏。我们不能只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寻找出路或平衡。可能的答案包括:调整CPI篮子中的商品结构,以反映真实的经济形势;通过综合措施而不是单一措施促进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创新提高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消费能力。
1.《陈九霖 陈九霖:2020年的中国经济,“通胀”还是“通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九霖 陈九霖:2020年的中国经济,“通胀”还是“通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79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