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斯的“真知识目的论”和维纳的“反馈目的论”
摘要:目的论是一种通过“达到某种目的”来解释人类活动意义的方法,它直接影响价值。“非目的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偶然论”;第二,过程的因果关系理论认为,任何意义的发生都是一个先由原因主导的过程,不需要目的。它们是两个不同时间维度的发展:我们以现状为“果实”,追溯过去,寻找成为现状的原因;我们看到现状,根据目的预测选择的价值。中西古代哲学家都有明确的目的观,而现代思想则首先着眼于消除目的论,因果观成为机制和进化的基础。然而,现代性成熟后,目的论重新浮出水面:维纳的控制论思想“反馈是目的”对20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详细论述了皮尔斯一个多世纪前提出的“目的论”,指出他的理想主义价值观不同于维纳的内在目的论,两者可以互补。
关键词:目的论;因果关系理论;控制论;反馈;真正的知识
本文讨论了意义的未来目的,这对于生命的价值至关重要。如果有人把“目的论”解释为“因果关系”,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预测未来,从未来回顾当下的原因。只有这样,他才能把当下有意义的活动变成原因,把未来变成结果,今天的原因才能决定未来的结果。但是,有不可逾越的逻辑和道德障碍。
姜峯楠的小说《你生命的故事》和改编自该小说的电影《抵达》展现了这样一个道德困境:女主角根据外星人传授的“非线性永恒语言”认识未来:她的女儿会在攀爬中滑倒摔死(为了缓解电影中的惨死,她被换成了白血病患者),但她仍然结婚生子,甚至和女儿在一起。这是对女儿命运的不负责任吗?是对未来不负责任吗?姜峯楠小说提出的辩护是:“我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我选择了自己的路,也就是未来的路。”1.女主角放弃了自己的目的,但其实她放弃了最重要的有意义的活动,“选择”。
知道了今天的原因就会达到明天的必然结果,从而剥夺了我们选择的权利:好事不做就会发生,灾难知道会发生就无法阻止。于是,目的论进入自我毁灭模式,成为宿命论。任何目的,只有落在无法实例化的未来,才能影响我们有意义的活动,而且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如果对预测的未来放弃选择,未来就不再是未来,目的就成了因果。为什么目的论在人类意义活动中如此重要?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回顾性的探讨。因为篇幅有限,难免会有些简单化。
一、什么是目的论?
目的论是一种通过“达到某种目的”来解释事物运动和人类活动的方法。目的论的范围很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宏观目的论,试图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包括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和演化,或者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有限目的论,解释某一范畴或局部范围内的现象。外在目的论,用外在目的论作为事物变化的动力;内在目的论,用事物或系统内部的某种目的论机制来解释事物或系统的活动。价值目的论认为,对某种价值的追求是变革的动力;理性的目的论认为,某些人的理性所能理解的方式就是变化的规律。
作者提出的分类看似琐碎,但下面的讨论证明了这个基本分类是必要的。诚然,目的论中的“宏观观”与“局限”、“外在存在”与“内在存在”、“价值”与“理性”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有时会相互转化,有时甚至会统一为统一的目的论世界观或宇宙观。在本文对各种目的论的讨论中,有时不细分甚至不可能细分,但可以说这些划分对于本文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目的是什么?道德“善”,认知“真”,系统“平衡”,路径选择“最有效率”,比喻“完美”等。,这些目的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作为运动和变化的最基本的动力机制,这些系统有着根本的相似性:它们变化的动力不是偶然的或纯粹因果的,而是目的论的。变化过程中遵循的秩序和规律是符合一定目的的,而无论目的是什么,都会使我们的行为产生理性的选择或价值。
需要明确说明的是,本文不是关于目的论哲学史的讨论,不可能对这个问题的哲学文献和长期争论中涉及的各种理论进行详细而清晰的梳理。本文只是想回顾传播学和符号学的一些观点,来探讨人类意义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本文试图解释为什么符号意义活动必须以目的论为基本规律。最后,要进一步说明符号学为什么是建立在“真知识目的论”的基础上。因此,本文将简要回顾中西泰莎的一些目的论讨论: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理论、儒家的“至善”目的论理论,到中世纪的目的论理论。本文还将提到为什么目的论在早期现代思想界被完全压制,为什么目的论在当代得到了辉煌的复兴。
二、目的论的兴衰
虽然“目的论”一词直到17世纪才由德国启蒙时代的大哲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提出,但目的论思想在古代中西思想中萌芽得很早,应该说是人们试图理解世间万物的本能追求。“大学”开篇一句话:“大学之道,在于明之德,在新民,止于至善”。大学是对世界目的论的理解,是知道“万物有始有终,万物有终”的目的。人类的这种认知活动有一个道德目的,就是“止于至善”,靠自己达到至善,使“人”也“新”,共同达到至善。
这就是儒家“道德目的论”的精辟的总纲领。《论语》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话,可以说是儒家体系的目的论结论:“我不知道我的人生,我不认为我是君子;不懂仪式,就受不了;不认识字,不认识人。“争当“君子”的道德有几个要求:“知道人生的人生目的”;“知礼”的社会目的;而“识字”是君子达到完美的方法保证。符号表达意义和认知,是达到道德目的的保证。
儒家道德目的论的另一种表现是孔子的“正名”论。《论语·鲁兹》:“名不正,言不顺;如果说的话不顺口,那事情就不行了;如果事与愿违,那么礼乐不欢;礼乐不喜,刑必错;如果处罚不对,人民群众会很无奈。所以,君子之名必言,其言必可行。君子无话可说。”恰当的象征性表达和流畅的表现的目的,既是君子的修养,也是社会的治理。这是儒家在符号认知上所坚持的理性道德目的论,得到了目的论的支持者沃尔夫的高度推崇,本文最后将对此进行评述。
在西方,目的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阿那克萨哥拉。他曾经说过:“一切会存在的,一切过去存在但现在已经不存在的,一切现在存在的,将来会存在的,都是理性安排的。”这就是希腊哲学的理性目的论:万物的运动是由独立的理性有目的地安排的。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是相当宏观的。他认为只有“理想世界”才是真实的,“现象世界”只追求理想世界,这样才能有秩序。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明确提出了“目的因”,世间万物都是以自己的目的发生和形成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目的论:“在那些由自然产生和产生的事物中,存在着那种有目的的活动。”
3.维纳控制目的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后期现代思想的发展中,目的论思想再次激增。1目的论的复兴反映了现代性成熟后人类观念的深刻变化。目的论的回归始于哲学讨论,随后出现了各种实用方案。
康德首先阐明了目的论转向的必要性。在他的名著《判断力批判》中,他明确指出,目的论应该得到维护,否则信仰和道德将不复存在。他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为目的论注入了价值理性。康德认为真正的内在目的只是生物体的“有组织、自组织”特征。内在目的只是人类判断自然的一种方式,不是“构成”概念,而是“调节”概念。所以康德的目的论基本上是内在的,他没有为外在的目的论辩护。但他的思想是当代目的论复兴的先驱。20世纪出现了有机哲学、系统论、环境科学、生态伦理学,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康德内在目的论的影响。有机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怀特海,他提出了“程序主义”。他反对把事物的变化看成是机械运动,认为事物应该看成是有目标的系统有机体。总的来说,这个学科目标是“自我保存、延续、再现等”“自我管理”。3.趋势状态的实现是系统的目标。这样,系统目标的实现过程就具有了独立于主体性的工具价值。康德和怀特海建立的内在目的论框架为当代意义理论和交往目的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对当代目的论影响最大的是维纳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控制论。控制论认为反馈机制可以保持系统运行,获得反馈,调节控制系统的运行,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目的。控制论通过系统过去行为的效果信息进行自我修正,旨在控制系统未来行为达到最佳效果。这个系统不一定需要一个运营目标,所以没有必要的外部目的。用维纳的名言来说:“所有有负反馈的调节机制都有内在的目的。”维纳的控制论其实是一种“有限内部目的论”,可以用来解释各种问题。
第四,符号学的目的论
本文这一部分要详细讨论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目的论,即皮尔斯的符号学“真知识目的论”,比维纳早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只是因为皮尔斯留下的大量笔记过于凌乱,所以近年来才被系统整理、翻译、出版。到目前为止,中国人还没有仔细讨论过皮尔斯的符号学目的论思想。很多人认为符号学只是一种方法论,只是为了解释意义是如何工作的,而不是对自然运动和世界的变化给出统一的解释。许多学者认为符号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不能讨论本体论或目的论等先验哲学问题。而创始人之一皮尔斯在为符号学做基本考虑时,出发点就远远超出了方法论的范围。他提出的是一种外部宏观目的论,远远超出了内部反馈的目的论。
符号学试图解释意义即意识与世界的联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达到三种效果:一、意义活动是如何通过与事物的相互作用构成意识的;二、如何在个人意识中把有意义的活动积累成经验;第三,如何在社区意识中把有意义的活动融入文化。意义活动之所以能达到这三个目的,根本原因在于意义只能由符号来承载:所有的符号都是用来承载意义的,没有符号就没有意义可以被发送或解释。符号学就是语义学。
1865年,当他26岁的时候,皮尔斯写了张文的《目的论逻辑》,这是他一生中很少发表的论文之一。他把“逻辑”定义为“客观符号学”,把符号学作为一门新科学的研究范围限定为“再现及其对象的关系”。本文是皮尔斯从逻辑的角度建立符号学的开端(他当时被称为symbolistic)。在他的学术生涯之初,也就是在他的符号学体系形成之前,皮尔斯就已经坚持把“目的论”作为符号学的学术目的,他的书就在书名上。他一生都坚持目的论对符号学的穿透性意义。本文无法对此作全面的分析,仅从皮尔斯符号学的三个方面探讨符号学的“真正目的”。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文PDF版,点击微信官方账号“联系我们”进入符号学论坛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1.《目的论 赵毅衡 | 皮尔斯 “真知目的论” 与维纳 “反馈目的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目的论 赵毅衡 | 皮尔斯 “真知目的论” 与维纳 “反馈目的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83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