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云路,原文题目《王一博带火的摩友圈:曾经辉煌也曾经低迷,现在销量得靠90后》,题目图来自视觉中国

人气演艺明星王一博在摩托车比赛的落差中骑摩托车,突然“破圈”。

由于王一博事件,这个很少“外人”加入的小群体陷入入水战——,明星给体育带来的巨大人气和车权常见的事情被“饭圈”无限放大。

中国摩托车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从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间,中国摩托车的年销售量从不到300万辆增加到了2500万辆。

但是,由于各大城市的禁止以及汽车和电动车的双重冲击,摩托车经历了几年的停滞,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摩托车产量从2126.78万辆减少到了1557.75万辆。

但是,2019年摩托车销量呈现为“再生”,背后是摩托车乘坐的“顾客群”,正在悄然变化。它正在从以前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一种“粉丝经济”。

“做职业赛道的费用是多少?一年不烧50万韩元,轮胎里都是白跑一趟。”

“30年前,能卖多少车,下一个销量是90后。”

“谁说女人不能骑摩托车?练习得越久,骑得越好。但还是公平的。”

“北京周围的那些网络景点,一到周末都是跑山的车。”

今天有哪些人在玩摩托车?这项运动的门槛有多高?做这项运动要花多少钱?骑摩托车的几个朋友讲了他们的故事。

以前摩托车是大宝,现在90后花了几十万美元买了车,也就是成为了大玩具

大刘,49岁,摩托车经销商

我在这个领域工作了比较久,高峰期也经历了低谷,现在看着这个产业复苏。

1994年我开始做摩托车,那时候是卖方市场,存不了多少车。我们在房山和良乡共有4家店,每家店一个月能卖出200多辆车,一年有1万多辆。

当时,在河北或北京的农村,伴随婚姻的婚姻有“三金一烟”的说法,三金是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烟是摩托车。

就像洒脱的木兰一样,当时是4000韩元左右,合资发动机的14000多台,本田原机的19000多台接近20000韩元。

你看这么多年摩托车的价格,没什么变化。有时候顾客去我们店里选一辆车,8000 ~ 12000辆,觉得贵,我说了算,9年来我们卖了8000多辆,那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几百块。买摩托车要奋斗几年,现在一个月工资嘛。

那时摩托车被认为是高级旅行工具。如果家里有本田摩托车,就像现在家里有豪华轿车一样。

到了2004年和2005年,这个市场突然发生了变化。电动车开始在市场上盛行,买摩托车的人特别少,所以一个月只有4、50辆。我们只能卖一半的摩托车,一半的电动车。

大约从三年前开始,市场又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学车买车的氛围变浓了,他们买车的平均价格约为20000韩元左右。现在90后、95后、甚至00后开始玩车,摩托车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相当于一个大玩具。很多人买哈雷、宝马的摩托车,花几十万都很容易。未来的销售量仍然取决于这些年轻人。

不仅使用摩托车作为旅行工具,现在北京这么堵,骑自行车不受时间限制,停车也很方便。

还有另一个变化。现在年轻人买车,不花钱,喜欢就买。和以前来买车的人不同,多次来买。年轻人基本上在网上了解攻略,对布局更了解。直接拿着车去商店就可以了。我们做后续服务就可以了。(大卫亚设)。

我现在只剩下一个向阳的地方。房山的购买力不行,房山的三个地方都陆续转给了以前的职员。现在摩托车市场又起来了,我们准备再回到房山开一家500平米的大商店。

新店准备主营中的大排量,相当于4S店。现在的年轻人刚学车买的一般都是初级的。先练习手,熟了以后再买一个自己喜欢的。这时就会上大排量的车。(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换车上班的人3 ~ 4个月就要换一辆了。我换车最勤的客户5年买了12-13辆,几十万辆下来。

一开始为了赚钱,慢慢直接接触很久了,摩托车也很喜欢,出国的时候也注意到当地摩托车是怎么装修的,卖了什么车。(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现在已经过去了30年,现在我认为,除非在国内完全限制摩托车,否则我们将把这个行业做到底。

"赛跑100万韩元并不常见."

大雄,35岁,公务员

" width="640" height="480"/>

大雄的赛车之一(受访者供图)

我最早接触摩托车是小时候偷偷骑我哥的,那会儿看香港电影,谁不觉得骑摩托车特别帅呢。

20 岁出头的时候,我开始玩自己的摩托车,第一台车是 1000cc 的雅马哈,那时候还是学生,真是把早点钱都攒下来买车了。

刚接触的时候没什么概念,就在路上、山上乱骑,摔了骑、骑了摔,也就练出来了。那辆车刚买回来时候基本是全新的,就跑过 600 公里,两年后我卖出去的时候,已经跑了 18000 公里。

从小中央五台转播摩托车比赛,等到 2007、2008 年的时候金港开始组织大型的比赛,大家就跑过去看现场,发现原来赛道那么好玩,就这么开始玩赛道。

那会儿赛道上根本没什么人,大家都彼此认识,圈子非常小。2007、2008 年那会儿大街上根本没什么摩托车,不像现在,一放假北京周边的山里都是摩托车。

那会儿我们骑得都是水车,路上警察也根本不管。不像这两年,道路交通越来越堵,大家都想着骑摩托车方便、不堵车,看北京的数据,现在摩托车的保有量是年年翻番。

骑摩托车的,现在就分三种人群。一种是日常代步,就是你在马路上能看见那些,一天 365 天不分春夏秋冬,通勤用;一种是玩赛道的,要去专门的赛道去训练,像王一博、尹正玩得就是这种;还有一种就是我特别讨厌的那种,机车网红,你上抖音一搜就全是。

玩赛道的又分两种,一种是休闲玩,就是爱好,另一种就是想奔职业化走,要打比赛那种。如果像我这样休闲玩,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昂贵的事。

大雄在赛道上(受访者者供图)

就拿北京金港赛道来说大概的费用,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车,就得先租车,租车的费用按排量分,一般人租 300cc、600cc 的比较多,费用一天就是 600 到 1000 元,汽油就最贵最贵按 10 块钱一升算,加起来车加上油 1500 元到顶了,此外还有赛道的票是 1200 元一天,能跑 5~6 节,每节 30 分钟,如果你就是一个休闲玩家,一个月在金港玩 2~3 次,费用就是 5000~6000 元。

所以那些所谓的一年投入 100 万去玩赛道,并不是常见现象,除非你要做职业车手,那个投入就海了去了,要跑职业,没钱肯定是不行,就说一个基本的,一年你光轮胎钱跑不到 50 万,就都算白跑。

我倒是想跑职业,但是跑不出成绩,所以基本上就是休闲玩。骑摩托车其实特别累,一天跑下来能掉四五斤秤,全是水分。

今年因为疫情我没怎么出门也没怎么健身,等到七月重新再上赛道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吃力。

其实玩摩托不算是特别昂贵的爱好,只是之前很多年没什么人关注,这两年有了抖音、有了网红,了解它的人是多了起来。对我们来说有的时候也是困扰,我随手发一个车的视频在抖音,底下的评论都是来说王一博的,好多人什么都不懂,因为明星来关注这项运动,这我没意见,不过为什么要来我的抖音评价王一博呢?

但是对王一博本人我没什么意见,他和尹正都是特别优秀的车手,我们都在金港一块跑过。技术的好坏先不论,从练车到态度都是特别优秀,人家都非常平易近人,不脱头盔你都想象不出来这是个明星来赛车场了。有的时候练车的时候碰到尹正从我们身边过去,我们就说来照个相,他就会驻足跟你合个影,合影之后还主动跟你鞠躬。

赛道大概是前年开始火起来的,环境变了。除了明星的带动作用,驾照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好多驾校开了摩托车驾照的培训,拿本的时间也从原来的两三个月缩短到一个星期。

摩托车增长量上去之后,好多人都去山里跑,很多初学者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就看看视频、电影觉得特别帅就上路了,比如压弯,好多人去山里练,其实特别不安全,每天都在出事。

这时候有条件的玩家就把目光都转向赛道了。再加上宝马、川崎、本田这些大品牌,现在经常组织车友去体验赛道,整个就把赛车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这项运动成也网红、败也网红,好多网红天天去拍跑山的视频、压弯的视频,让很多年轻人心生欲望之火,基础都没打就去模仿,很多人因此受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特别危险的。

其实从 2009 年上班以后我就基本上没怎么骑车了,直到 2016 年的时候我看了一个微电影,讲的是一群人年轻的时候骑摩托,老了以后在其中一个朋友上的葬礼上相聚,突然有一个老头拍着桌子说大家去骑摩托车,他们就骑着摩托车出发远行了,那时候他们都已经 80 多岁了。

那个视频看得我心潮澎湃,就没跟任何人商量,买了一辆车,买了一辆车,算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毕竟这么大年纪了,手里也有钱了,没跟任何人商量。

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喜欢那种速度感,我就觉得,男人可以没有摩托车,但是他不能不喜欢摩托车。我的父亲、老丈人一辈子都没骑过摩托车,但是他们经常就会看看我的车,摸摸车,我说骑一圈,他们就摇摇手说不骑了,都这岁数了,但是内心还是向往的。

摩友圈 100 多人,当然也会出事故

小吴,28 岁,互联网从业者

车,总要骑出去跑山(受访者供图)

我第一次接触摩托车可能还不到十岁,就是被家里的大人带着,坐在后座上出去兜风。

在北京玩车的人喜欢去几个地方,一个是潭柘寺,不过今年因为出事故太多已经禁摩了,另一个就是十渡的红井路,这两个是最网红的。往北边,好多人喜欢去百里画廊,住东边的就会往河北跑一跑,这都是跑山的人爱去的点,对于压马路的就无所谓了,哪里都是游乐场。

玩摩托车这个事往往是一个老师傅,哗啦啦带着周围好几个人一起玩。我的师傅第一次带我,就是去了趟保定,来回两百公里,那一趟下来我感觉好像就会骑了。跑山这件事不存在什么进阶,如果真的说要进阶可能就是排量上渐进,换换车。

小时候骑家人的车,那些都没牌子,破破烂烂的一两千、两三千的都有,2017 年我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一辆建设雅马哈,两万块,是一个非常入门的价位。国产车发动机技术现在还相对落后,小排量的技术比较成熟,对应的是低端价位市场,2 万以下的买国产车都不会有什么问题,2 万以上就偏向于买合资车,或者直接买进口车。

我买车的时候是奔着性能去的,一箱油跑 600 公里,最远一次是从北京骑回了山东老家,骑了 6、7 个小时。

几乎所有骑摩托车的朋友都出过车祸,事故或大或小,有的时候稍微一个小事故可能就会造成比较惨痛的结局。我自己也出过车祸,在昌平,当时被撞飞了差不多有十米。那次是来回 400 公里,一直骑到百里画廊的尽头再往回走,当时撞我的那辆车上有四个人,聊天聊嗨了没看到我,拐弯的时候把我碰了,对方全责。

出车祸之后会有一段时间在路上看到车不敢贴太近,就好像第一次喝酒喝断片了那种感觉一样,有一段时间会怕一怕,但过段时间又正常了。

说到喝酒,我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同事,北京本地人,我刚开始玩车的时候,他跟我说他小时候八个人一块骑摩托车,现在就只剩他自己骑了,我问他是不是因为长大成家了都收心不玩了,他说那七个人都是因为酒驾没了。

那应该是我骑摩托车的第一堂课,无论喝了多少,喝了酒就绝对不骑车,摩托车酒驾比汽车更危险,开汽车的时候铁包肉,骑摩托真的是肉包铁。

之前我在昌平的一个摩托车群里,有几年每年 100 多人的群里总有两三个车祸去世的,到 2018 年以后就没有了,原因很简单,所有那些出车祸去世的人都是因为酒驾,酒驾严查了之后就安全了很多。

对于新手来说,还有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就是护具。我买车不是花了两万块嘛,买装备又花了四五千。买护具的时候也在犹豫,有没有必要买那么好的,真到出了事故才庆幸。当时自己飞出去那一刹那没有任何感觉,就是吓傻了。我事后发现头盔被磕了一块,应该是头着地之后直接弹起来了,要是当时没有那个头盔,我的命可能就当场搭在那里了。

我现在自己的生活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时局不好有点憋闷,但是也知道这个时局下等着一个机会,这种状态下不要逼着自己,等有机会的时候再上。

所以我玩摩托车并不是为了放松或者刺激什么的,就是一种消遣方式。看到路上那些炸街的、改装之后震天响的摩托车,我也烦。

这个圈子里女摩友很少,起码跟我一块玩的很少。抖音上有很多女骑,我都想不通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在玩,或许就是为了获得某一种认同吧。

越野女骑手:别瞧不起女生骑摩托

赫赫,32 岁,项目管理

赫赫在训练(受访者供图)

其实我一开始是想买辆公路摩托代步,但是考完驾照觉得上路很危险,就想先练练技术。

去年8 月,之前滑雪认识的一个姑娘告诉我她换了家越野摩托俱乐部,可以去体验一下。我挺好奇,就开了 70 公里车,到了那家通州的俱乐部。我刚停好车,那姑娘就拎着两条机械护腿让我换上,我就这么骑上了越野摩托。

第一次摸车,因为摩托车太高脚够不着地,十分钟我就摔了两次。

但是训练了几次之后,我就跟着大部队去跑越野了。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升档拧油门,越过河流、越过沟壑、攀上石子路铺就的山,到达四轮越野车到不了的地方,是一种非常具有探索感、完全解压和释放正面能量的感觉,这种感觉,不跨上越野摩托,很难完全体会。

越野摩托车看着小众,但其实特别适合大众,因为在场地和旷野训练,不需要上公路,不存在车撞的风险,通俗的说,不会骑车的别盲目骑太快,没有学好的别盲目飞坡,听教练的话扎扎实实的练习,非常安全。

我们俱乐部里有些新来的女车手,以前也是玩公路摩托,甚至玩赛道的,就是王一博玩那种,她们玩了越野摩托之后就把公路放弃了。

其实很多摩托车其实不适合拿来通勤,我当初动念头想考摩托驾照就是因为摇不上车牌号。但是我自己玩上越野摩托之后我越发觉得公路不安全,就没有买公路摩托。适合通勤的就是踏板摩托,但那种吧买个普通的特别不酷,买个 vespa 那样的又贵又容易丢。现在我就觉得公路摩托车又不安全又没意思,又不想买踏板,就专心玩越野摩托。

玩摩托现在对我来说就是个爱好,它其实特别锻炼心智,也能放松压力,还能减肥。我其实玩儿好几种极限运动,对我来说极限运动的作用都差不多,但是越野摩托的氛围是格外的好。

而且越野摩托的投入,比其他运动要低很多,整体来说是一项比较平民的运动,租装备+车的话每次几百元,可以先体验和练习几次,门槛并不高。

去年一整年我都是每次租装备的,今年才买车,现在全套装备车子 18k+机械腿 4k+靴子 4k+头盔 2k+车手服 1k+风镜、手套约 1k,加起来大概在 3 万元左右。

赫赫在训练(受访者供图)

现在越野摩托里女骑士还是比较少,然后之前房山有过一次比赛,我没去,就去了三个女骑士,然后获得了一到三名。我特别希望有更多女生能关注到这项运动,然后留下来一起玩。

现在很多玩公路的车友来俱乐部体验越野摩托的时候,我们那个俱乐部的朋友就特别喜欢让我去带他们跑一跑,很多男生就会受刺激,觉得“女的可以骑成这样子,我应该可以更帅”,就这么入了坑。

在极限运动圈子里本来就性别歧视比较严重,但越野摩托比较公平,你练习的时间越长就会骑得越好,得跟性别的关系不是那么大,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对所有的事儿都不建议用性别来看待,也不会借着性别优势让别人照顾你。

1.《【越野摩托车交流群】王一博坠机背后:一度华丽的摩托车经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越野摩托车交流群】王一博坠机背后:一度华丽的摩托车经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63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