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球军团”传承:用浴火重新铸造“无敌铁拳”
朱思斌、李燕军、赵丹峰
中部战区陆军第54集团军某团是从长征走来的英雄部队,在100多次战斗战斗中,先后有8个连被授予荣誉称号,15个连设立了专业,316名英毛人物和先进战士。
新时期,该团赓续红军血脉,围绕转型建设这个中心,狠抓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创新战术战法,先后参加20多次大型实兵演习,创新10余种新战术战法,为新装备形成战斗力趟开了新路,被誉为转型建设的“无敌铁拳”。团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2次,受军区以上表彰奖励190余次。
勇当转型发展的探路先锋
该团列装8x8轮式步兵战车。
2009年,该团被上级确定为全军某新型步战车改制换装先行单位。
一年后,新装备陆续列装到位。面对性能先进的战车官兵喜忧参半,喜的是随着全军最先进的陆战装备列装,战斗力增长计日可期;忧的是装备训练,如何面对“无大纲、无教材、无人才、无经验”所带来的尴尬和压力?
1934年长征开始后,红九军团担任中央红军后卫,面对敌军重兵围堵、保障给养物资困乏等困难,无数革命先辈奋不顾身赴汤蹈火,出色完成了阻击、牵制敌人,掩护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任务。
“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面前选择了勇往直前,今天我们哪有理由退缩?”时任团长魏德明的发问振聋发聩。
参加原军区新装备试训验收考评。陈海生摄
一只传统步兵的铁拳头,熔铁成水,浴火重铸,谈何容易?
作为陆军部队转型发展的试验田,该团拿出“头拱地”的劲头努力实现战斗力重塑。团领导带着官兵啃教程、编课目、分步骤、定标准,机关业务口先后协调20多个厂家的40多名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训练,常委蹲营住连一线帮带,三天一考、每周一评……
2011年8月,黄海某海域风急浪高。随着3发红色信号弹骤然升空,8艘舰船如利箭般同时向“敌”滩头阵地疾驰。一阵炮火急袭后,步战车迅速泛水编波,全副武装的官兵立即跳入海中破浪前行……哗啦啦,步战车、参演官兵跃出水面,抵滩上岸,似出水蛟龙士气如虹;轰隆隆,战神怒吼、火蛇飞舞,顷刻间“敌”目标已被摧毁。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海上训练,这次训练开创了该型步战车首次涉水训练、首次装卸载等5个全团乃至全军的第一次,填补了该型步战车海上训练数据空白。
成功的背后,是全团官兵无惧无畏的魄力:要知道数吨重的步战车,在平静的水面训练都存在很大风险,在波浪翻滚的海上危险可想而知。
参加原军区新装备试训验收考评。陈海生摄
凭着这股魄力,他们不断刷新着纪录,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先河。该团连续3年踏上高原,挖掘新装备作战潜能。官兵克服缺氧、高寒等恶劣天气,区分不同海拔和气候,对新装备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练,积累各类数据上万组,为内陆部队整建制高原作战训练积累了实战经验。
这是这个团改制换装后取得的骄人成绩:新装备列装2个月,官兵掌握了驾驶、通信、射击三大专业,5个月后进行实弹射击,11个月后进行夜间射击,17个月后参加实兵对抗演习,官兵们革新制作训练器材290多件,编写教材500多套,多项成果被原总部向全军相关单位推广。
夺回属于我们的夜战近战优势
2016年初夏,夜黑如墨,一场“对山地防御之敌进攻战斗”悄然打响。
红军大胆尝试,准备了3个大功率探照灯,进攻发起前,三灯齐开,照向山顶蓝军防御前沿,与此同时,隐藏在前沿一线的侦察兵同时拉开数十个发烟罐,浓烟滚滚有效遮住了蓝军的“眼睛”。
趁蓝军尚未回神,数十名步兵迅速向高地一侧发起攻击。突破口很快被打开,早已集结待命的5路攻击分队依次向蓝军防御纵深发起攻击,迅速对蓝军阵地实施了合围。
海上适应性训练。陈海生摄
“现代战争,夜战是绕不过去的坎!这样的战术,是根据战场环境和夜间作战特点量身定做的。”这次演习,让团长付国涛有了更深感悟,夜间作战对先进的武器装备性能发挥、兵种协同都是很大的掣肘,战术战法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夜战近战曾经是当年红军部队以劣势装备取得战斗胜利的优势,而在信息化条件下,这一传统优势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作战形态的加速变化,“世上没有两场相同的战争”,信息化条件下夜战究竟怎么打,夜训到底训什么?3年前,当拿到原济南军区赋予的夜战夜训试点任务的时候,全团官兵心里是没有多少底的。
该团连续参加“确山决胜”系列演习。陈海生摄
该团先是大力开展战法创新和夜战器材革新活动,而后,组织官兵深入研究22个典型夜战战例,几年里,通过理论研究、攻关试验、演训检验,摸索出了夜战特点规律、制胜机理和能力需求,创新了10多种夜间作战新的战术战法。
去年10月,一场“装步战斗群对阵地防御之敌夜间进攻行动”战斗打响。演习中,该团对官兵革新的近百种夜视器材战场应用进行了实战检验,总结出了20余种新的破障、突袭的战术战法,填补了诸多夜间作战空白。
始终保持“满弦之弓”蓄势待发
4年前的那个周末让该团官兵记忆犹新。团组织了一次紧急拉动。然而,两个营的炊事班不带刀不带油,全营饿着肚子练了一上午。谁知,当天夜里,紧急出动号再次响起。那一夜,不少官兵因为战备物资“缺斤少两”,帐篷里冷暖自知。
“箭在弦上,拉不满弓会栽到泥里的!作为营长、连长,你们能不能让上级觉得放心?能不能保证自己有底?能不能让战士信服?”团领导“战地三问”让人如坐针毡。
第二周,团领导走班排、查库室、搞试点,小到备品几件、锹该几把,每个细节都订得规范科学,他们还把文电传输系统装到营连,作战信息分秒间便可直抵末端。
誓师动员。
在几任团班子的坚持下,该团每月一次形势战备报告雷打不动,节假日不打招呼紧急出动风雨无阻。前不久,豫北地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驻地安阳河多处发生溃堤险情。接到救援命令后,不经调整转换、不经物资补充,10分钟内,人员装备完成集结,30分钟后即开赴数公里外的洪灾一线。
“拉得出去,不过是第一关。”团保障处长海俊华告诉笔者,近年陆续列装一系列主战新装备,提升装备保障能力显得尤为迫切。然而,新装备所需的器材、附件大大增加,由于缺乏明确规范,演练时经常出现该带的没带、带了却找不着的情况,制约了战时装备保障效率。
为此,他们结合日常战备训练和野外驻训反复试验论证,系统梳理出新装备常用所需的20多类物资器材及其需求量,通过招标采购、向上请领等方式,补充了1万多件常用、短缺的零部件和工具,避免了装备急需“手术”偏偏“血库”告急的尴尬。
“军歌嘹亮献给党”歌咏比赛。陈海生摄
近几年,该团针对担负多方向机动支援作战任务的实际,常态化定期组织部队奔赴滨海、高原驻训,每年集中力量对30余种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机动方式的作战方案进行精细修订完善。野外驻训中,部队采取整建制战备拉动的方式组织进驻,重点克服了人员装备在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作战“水土不服”的问题,确保部队“往哪都能拉,在哪都能打。”
胜利的喜悦。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是中央红军突围转移,进行长征的主力部队之一,是长征中唯一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的部队,也是唯一一支经过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宁11省的红军部队,其长征路程达到三万七千里。
1933年10月,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在红一军团第三师的基础上组建红九军团。红九军团成立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两次反“围剿”战斗。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奉命从福建长汀钟屋村开始战略转移,长汀被认为是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点。长征过程中,红九军团一直担任红一方面军的后卫。(庞春涛、丁伟光、岳志俊)
从“战略骑兵”到“无敌铁拳”
■樊永强、苟向久、王鹏
福建长汀被认为是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点,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奉命从长汀钟屋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作为率先出发长征的中央红军,红九军团不仅是唯一一支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的红军部队,也是唯一一支足迹遍及11个省的红军部队,长征路程达到了三万七千里。
80多年来,赓续红九军团血脉,陆军第54集团军某团始终坚守革命先辈的忠诚信仰,以不怕艰难困苦、流血牺牲的战斗作风,以勇往直前、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参加大小战役战斗125次,创下了永垂史册的不朽功勋;历经数百次演训任务锤炼,锻造出闻名全军的“无敌铁拳”。
●从长征中孤军转战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代代官兵追随“红星”永远不变
1935年4月2日,红四连官兵强渡乌江天险,保证了主力顺利渡江。
“红星!红星!”
“我们像一个失去了娘的孩子,架起电台,整夜整夜地呼叫着,希望和党中央取得联系。”长征胜利后的几十年里,原红九军团七团团长刘华香始终忘不了内心对“红星”的期盼。
“红星”是长征期间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无线电代称。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决心南渡乌江西进。为保证党中央、中央红军主力顺利渡江,避免再次陷入被包围的险地,党中央决定留一支“别动支队”在乌江北岸迷惑追兵,以期“断尾求生”。
谁断后?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艰巨任务,甚至连生的希望都没有!
党中央找到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赋予军团断后的任务,希望军团能够“扮演”红军主力,单独行军并尽可能地吸引敌军,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
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党让去哪里就去哪里。在敌军六个师的重重围堵下,仅余2000多人的红九军团没有任何怨言,上演了壮丽的长征“逆行”。这次单独行军一走就是两个月,期间一度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但红九军团始终不忘党中央赋予的任务。1000余里行军路,孤军奋战的红九军团始终心向“红星”。
1949年1月17日,天津军民隆重庆祝解放。
历史何其相似!
1946年11月,还没来得及成立党组织,该团刚扩编而成的二连再次面临单独护送辎重到东北的任务。在敌人围追堵截、天气寒冷的恶劣环境下,许多新战士出现了思想动摇。
怎么办?年轻的指导员杨慕凯将仅有的10余名党员召集起来,成立党支部,建立党小组,使全连官兵始终围绕在党的周围,“任务的完成靠全体官兵,全连官兵的战斗力靠党员来提高。”
500余里路程,二连转战两个半月,打退敌军上百次袭扰,100多辆马车物资无一受损,连队100余人无一人非战斗减员。
“红星”的力量是无穷的,指引着年轻战士们前赴后继。1949年1月16日,东西两路强攻天津的大军胜利会师在金汤桥,天津城宣告解放。
“谁最先抢占金汤桥,就授予谁荣誉称号!”面对东北野战军首长战前许下的承诺,几支队伍都想将这份荣誉写在自己的功劳簿上。
1949年1月16日,该团七连率先强占金汤桥,全歼守敌警备旅180余人,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该连指导员马占海烈士英勇牺牲在金汤桥头。战后,四十五军授予该连“金汤桥连”荣誉称号。
硝烟中,活下来的官兵小心翼翼地整理金汤桥附近的烈士遗体,他们惊讶地发现:金汤桥头,该团七连牺牲的烈士最多,有整整116具遗体!而埋在最下面的不是别人,正是连队政治指导员马占海!
成立80余年来,红九军团的这支部队参与了除珍宝岛战役之外的所有战争,而且一仗打得比一仗精彩。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代代官兵前赴后继?
翻看红军连队烈士名录,笔者发现,连队干部牺牲最多的是指导员,甚至出现一场战役接连牺牲两位指导员的现象。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牺牲在前的英雄形象,写下了追随“红星”的最好注脚。一代代官兵都始终不忘“红星”的指引,始终坚强地围绕在“红星”周围。
●从当年铁血红军到今天热血青年,一代代官兵勇于牺牲血性未泯
1935年5月,红四连指战员在完成上级赋予的炸毁泸定桥任务后,趁夜暗冒雨向紫石关行进。
“先锋”和“后卫”绝对是长征途中最艰巨、最凶险的任务。从血战湘江、老木孔突围,到扼守泸定桥、阻击金沙江,从长征开始,红九军团就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后,担负着中央红军的后卫任务。
没有先锋军突击开路的巨大压力,却有着时刻被追兵“咬掉”的风险。1935年4月4日,“走走停停”的红九军团在老木孔地区迎来了长征路上最凶险的一天。
面对敌军七个团的突然围拢,军团长罗炳辉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给战士们讲:“我们如果再躲躲闪闪,就会把四周的敌人统统引来锁住我们,导致全军覆灭:如果下定决心,突破一个缺口,杀出一条血路,就完全可以冲出包围圈!”
冷静源于这支部队敢打敢拼、勇于牺牲的血性。实际只有3个小团、17个连队的红九军团,利用地形巧布疑阵,硬生生击溃了敌军5个团,毙敌2000余人,在长征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奠定了这支部队血性的荣光!
1979年2月19日,该团从水口入关参加自卫还击作战。
阻击不怕死,攻坚更是不要命,未泯的血性始终熠熠生辉。
44年后,该团受命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攻占某要地的过程中,负责开辟通路的二连遭敌火力点封锁。面对敌军不断增援,连队处境越来越险。
“这个火力点不消灭,全连过不去,任务完不成。我去把这个钉子拔掉!”没有任何迟疑,二连九班长朱仁义拿起炸药包,毅然决然冲向敌阵地,舍身炸毁火力点,为连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
“董存瑞式”的英雄朱仁义、“砍不倒的血人”陈洪忠……在该团文化走廊上,有8个英模画像格外醒目,8位英模成为新一代官兵心中不朽的丰碑!
2008年抗震救灾,该团官兵翻越海拔2100米的高山转移伤员。陈海生摄
2008年5月,该团不远千里驰援汶川。战士潘明旺不顾危险,深入危房解救被困群众,被坠落的横梁不幸砸中了右腿。
来不及检查自己身体,强忍疼痛的潘明旺同战友将救出的3名伤员第一时间送往了医院,随即赶往县指挥所报告前进乡堰塞湖险情。在返回连队的路上,右脚剧烈疼痛的他摔倒在路边。送去医院检查后,大家才发现,潘明旺在右脚踝骨折的情况下,坚持奔走了十几公里。
●从战场上敢打必胜到赛场上永争第一,一代代官兵不畏强敌矢志打赢
“面对7倍于己的敌军,先辈们没有退却,而是凭借勇猛果断、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击溃敌军。”去年9月实兵对抗演练,面对蓝军绞尽脑汁设置的防御工事,承担破障任务的红四连连长梁建东,用这样的话激励着这批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战士,也说服自己相信“奇迹”会再次发生。
海上适应性训练。陈海生摄
80年前,老木孔突围成功,歼敌2000余人!
80年后,扫清障碍打开通路,提前23分钟!
虽然这中间隔了整整80年,但连长梁建东相信,这支红军部队没有变,永争第一、敢打必胜的“红色气质”仍然存在。
战场上敢打必胜,赛场上永争第一。今年5月中上旬,中士班长陈坤鹏代表我军赴澳参加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
挑应战表决心。陈海生摄
5月2日11时,当第一次走进联合餐厅,看到来自十几个参赛国家军人的冷漠眼神,陈坤鹏“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觉得此次澳大利亚之行“不是在比武,而是在打仗!”
为了打赢这场仗,陈坤鹏使出了浑身解数:在短短20多天里,先后收集了95-1式自动步枪从5米至450米不同距离共30余种弹道修正数据,记录了450米距离内6米以下风速的共25种修正数据,熟练运用慢射、速射、急速射、概略射等6种射击方式及卧姿、跪姿、立姿、侧姿、躺姿等9种射击姿势,牢固掌握了比赛规定的19个项目、共70余个内容的所有技能。
“我从心底告诉自己,真正的战场不是简单的100米射击,而是全距离的拼杀,真正的军人就是要把赛场当战场,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在参与比赛的7个项目中,陈坤鹏勇夺3枚金牌、4枚银牌,取得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载誉归来的他向全团官兵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1.《【济南大众4s店还有志俊吗】“无敌铁拳”浴火重铸,只为部队 “往哪都能拉,在哪都能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济南大众4s店还有志俊吗】“无敌铁拳”浴火重铸,只为部队 “往哪都能拉,在哪都能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86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