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影视资源获取攻略·当下实体音乐资源的获取

专家回顾

HMV 2也从破产开始。

谈谈当今人们如何获取真实的音乐资源。

2018年12月28日,拥有97年悠久历史的英国连锁唱片行HMV(HisMaster's Voice)宣布第二轮破产清算。

曾是英国最大CD/DVD零售商的它,早于2013年1月就宣告破产过,所幸为专门协助企业重整债务的私募基金Hilco接盘。6年后Hilco宣布“放盘”,HMV再度面临生死存亡的攸关境地。


二度破产,英国HMV急寻买家接盘

实体唱片市场的持续衰退,是毋庸置疑的现实。相较之下,HMV还不是市场表现最差的那个。

在宣告二度破产时,Hilco和HMV执行董事长PaulMcGowan就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HMV的表现实际上比整体市场要好一些,但他们还是无法维系正常运营。在(2018年)12月至关重要的圣诞节购物季里,DVD销量较上年同期萎缩了30%多。

“即使如HMV这样经营良好且颇受喜爱的零售商,在娱乐市场消费者行为模式剧烈转变的背景下,也无法抵挡过去12个月来英国零售业所面临的、如‘海啸’般的挑战”,Paul McGowan说到。这其中还包括英国脱欧(Brexit)拖累下的英镑贬值,这令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圣诞节零售消费低于预期……

随后,HMV委任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接管人,寻求买家接盘。目前,英国125家HMV门店仍然维持着营业,2025名员工暂时也还没有丢掉饭碗。

Hilco在官网宣布委任毕马威为HMV的接管人

2019年1月4日,来自《What Hi-Fi》的消息称,比价服务应用/网站BuyVia有意接盘,拟议中的重组计划包括关闭部分门店,并借由BuyVia的在线经验帮助HMV实现电商网站的改造。数据显示,HMV的电商网站(在线邮购服务)在2018年间整体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增长,这或许有助于强化BuyVia接盘的信心。此前有分析师认为,HMV可能会在没有买家接盘的情况下被清算。

BuyVia是个贯通线上线下的比价应用/网站

HMV的电商网站目前仍在运营中


难兄难弟,香港HMV亦有清盘结业

2013年HMV首度破产,私募基金Hilco接盘后采取的策略,便是关闭部分门店及出售海外业务。当年位于爱尔兰的所有HMV门店均告结业;海外业务,诸如以香港和新加坡为首的亚洲业务,其股权和经营权即易手私募基金汇友资本。2016年时,汇友资本将该业务转售给后来在香港上市的HMV数码中国(港交所:8078)。不过就在英国HMV宣布二度破产的前几天,2018年的12月18日,HMV数码中国提前一步,宣布旗下HMV门店自愿清盘,遣散70多名员工,结束了在香港长达25年的运营。此外,根据早前媒体的报道,加拿大HMV也早于2017年1月宣告关门大吉。

✽最新消息显示,香港HMV委任的清盘人、泓信会计师行的黄新强表示,有同行、香港本地买家和内地基金可能成为“白武士”,商讨接盘事宜。

本文作者2009年访港时于海港城拍摄的香港唱片门头

同样是香港,以售卖古典、爵士音乐闻名,创立于1985年的本土唱片行——香港唱片(Hong Kong Records)早前关闭了其位于金钟太古广场的门店。该店曾是香港规模最大的唱片店,藏片数量一度超过20万张,并有专门的试听空间,还吸引了不少名人顾客。目前,香港唱片仅保留尖沙咀海港城店,2018年12月中旬我访港时还曾去过,其面积较早年缩水了不少。据港媒报称,结业也只是时间问题。


南新和福州路文化街,上海唱片零售启蒙地

个人,相对历史的洪流,是卑微和不足道的。但是,作为音乐/音响爱好者,对往事的回顾,也许能让我们共同来追忆实体唱片零售的变迁史。

我于1986年随父母自“小三线”回迁上海,住在外滩附近。1990年前后,磁带、CD等实体唱片的零售,集中在市中心的几大书店里,因此我算是近水楼台,略知一二。

南京东路新华书店,是上海当时规模最大的书店,自然有专门的磁带/CD柜台(其于2008年4月歇业,现为悦荟mosaic商场)。往南是福州路“文化街”,更是书店聚集之所(即便到今天,亦是如此),外文书店、上海书店、科技书店,都有各自的音像制品柜台。其中位于河南中路侧的科技书店(如今改建为快捷酒店)是当时少有的、销售影音相关书籍/杂志的书店,我曾在那里买过“以书代刊”的《发烧友》,即已停刊多年的《视听技术》杂志前身。年轻时无所事事,去福州路逛书店几乎是每周的例行公事。有一阵子,外文书店的音像制品柜台是最热闹的,它以销售《新概念英语》磁带起家,但后来也有不少进口CD等售卖。就连上海书店,那时也有专门的唱片柜台。更不要说1998年年底开业,位于福建中路和湖北路之间的上海书城了。

上海书城目前仍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书店

这一阶段,是福州路文化街的鼎盛时期。不仅书店林立,还涌现出许多文化用品商店,包括毗邻杏花楼的文化用品商城(即如今的文化商厦)。自然,那里面也会有面积不小的音像制品柜台,销售诸如磁带、CD乃至VCD。1997年时,蔡琴去往该商城签售(日期根据当年签售的专辑,于维基百科查到的发售年份推算出来的),我还特地跑去请她签名,可惜唱片在前几年搬家时不翼而飞了。


音乐书店、中唱门市部的“故事”

那时的上海,说到实体唱片的零售,还有两个去处是不能忘却的。

一是西藏中路、南京西路的上海音乐书店(拆迁后此地已成为人民公园的一部分)。我记得翻新后的它,整整有4层,底下卖音响、唱片,楼上卖乐器和乐谱。音像制品的陈列,无论是柜台面积还是出样的数量/品种,现在想来,该是“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上海最早在店铺进行CD试听(即有立式CD机,允许顾客戴上耳机站在那边试听最新唱片的),就出现在这里。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曾在那里顺利买到索尼空白的DAT卡式录音带。这是个家用市场上完全没有普及起来的规格,即使在电台等专业领域使用的频率也不高(其最大特点在于,48kHz/16bit的取样/量化精度,较CD要来得高)。然而,我居然轻而易举在音乐书店买到了!可见当时音乐书店售品种类之丰富。

另一个,则是延安中路、成都南路的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门市部(以下简称“上海中图”)。那里主要卖进口磁带和CD,也有部分黑胶唱片。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是,每逢周末(其实就是周日,当时还没有双休),会有许多小贩在门口用索尼EF-60空白磁带翻录港台音乐专辑,配上黑白复印的封套倒卖(当时复印也是件昂贵的事)。这个,也许就是现代盗版业的雏形吧。

索尼昙花一现的DAT卡带式数字录音机

模拟的磁带翻录,一次比一次,音质会更差。在完全“卖方市场”下,求学时期的我,还学会了跟老板(其实年纪不过就长我一两岁,是同样喜爱音乐的年轻人)“套近乎”,大清早坐公交去他家上门采购,目的是看着他将原版磁带放入夏普777双卡录音机里,拷贝一份给我(“市场”交易时,到手的往往是“孙子版”磁带,即复制版的复制版)。


音响广场、音像店的黄金时期

从磁带、VHS录像带到CD,以及与CD并行的LD(LaserDisc,俗称“大碟”,以模拟格式记录音视频,并有一条FM变调处理的数字音轨),恰好正是音响行业和音像制品行业的黄金年代。那时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文化需求日夜见长,而市场供应不足——卡拉OK还是很奢侈的事,电脑也远远没有普及,业余生活平淡无奇。于是,音响广场诞生,形形色色音像城和独立唱片店崛起。

10年前香港某唱片店陈列的黑胶和CD

如果从时间上来推算,音响广场的渐次出现,大约就是虬江路二手市场、曲阳家电城、曲阜路的一百音响广场,之后才是毗邻南京东路的丽音广场(春申江大厦)和后来的美罗城。基于交通上的考量,一百音响广场和地处市中心的丽音广场,是我常去的地方。一百音响广场早年周末还有各种欣赏会,亦有专门的音像制品店。后期虽然店铺没了,但有音响经销商兼做CD和DVD唱片的生意,主要以进口的发烧片为主。其中的南京人老易,是比较早在淘宝开辟音响杂志和唱片网店的。丽音广场,则有整层售卖唱片,印象中维系了很多年,期间上上下下搬迁过。反正在那个时期,书店或音响广场里留有大面积的音像店/柜台,是很正常的现象。

2000~2004年我供职于上海中图时,位于武定路555号中图大楼的底楼,就是音像制品门市部。虽说也有进口图书和音像类书籍售卖,但CD及后来出现的VCD、DVD等音像制品,占据了绝对大头。之后上海中图迁往广中路新大楼后,也有一层是门市。我偶尔回去看老同事,总会抽点时间来转转。大约2008年前后,我记得上海中图还在浦东八佰伴(当时浦东新区最高档的商场)销售家电的楼层里开设有店中店,音像制品的售卖也占据了很大的一片区域。类似的店中店,彼时有不少。

相对上海中图、音乐书店和外文书店这些“主渠道”(此名词借用期刊发行的专业术语),各种音像城经营的唱片,种类就丰富了许多,当然也良莠不齐。这期间,还出现过小众的独立唱片店,最著名莫过于以古典音乐著称的九龙爱乐。虽然有“九龙”这样洋气的名头,其实它和“九龙”唯一的关联,是前身为“九龙空调器商店”。为什么卖空调的卖起了唱片,其间故事繁琐,不提也罢。九龙爱乐的鼎盛时期,在上海有好几家分店,尤以吴淞路老店和汾阳路音乐学院分店最为著名。它们身姿灵巧,比如开店成本比国营店便宜,经营方式又灵活,那时在九龙爱乐买唱片,有时会看到几个价签,既有临时性的促销,又有旧唱片打折,或是样片出售,这在上海中图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作为中图员工,记得我们当时可以在原价基础上打八八折)。

音响店同时兼卖唱片也很常见,摄于香港鸭寮街


一笔带过的DZMZ

说完正史,稍微跑题聊两句“野史”。21世纪的前10年,从CD到VCD到DVD,我们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市场需求一下子被打开,尤其是视频领域。CD可以反复听,电视剧、电影看一遍后就不会再看第二遍。VHS录像带时期,同事之间互通有无,一盘带子彼此借来借去,看完抹去再录新内容,是个惯例。那么到VCD时代呢?

不得不承认,家庭影院的兴起,和VCD的迅速普及是休戚相关的。盗版,俗称的D版,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除了音响广场里,作为促销手段的商家附赠,社区里的D版店在那时也是风起云涌。不过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类似大自鸣钟宜康电子市场的聚集地,D版碟、打口碟,应有尽有。此刻我在电脑前以“大自鸣钟”或“苏三”Google,还是能从互联网上找回些许记忆,甚至在YouTube上重温了名为《DZMZ》(即“大自鸣钟”的拼音缩写)的地下电影。那些卖家,做的也许并非体面生意,但不乏懂音乐和爱电影之人。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吧,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独立电影《DZMZ》,所谓苏三阿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


实体唱片店的消亡,你我难辞其咎

今天我们会感慨实体唱片店的消亡。回首往事时,其实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份!

印象中,消费习惯的改变,大约是在2010年以后。

首先是音乐的获取方式,伴随互联网在家庭中的普及,在线播放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习惯。不要和我说音质,仅仅作为背景音乐播放,QQ音乐的音质完全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发烧”终究是小众的叙事方式,廉价和便利,才是大众想要的。我是Sonos最早的一批用户,大约是在2011年。那时上海电信宽带用户,每户被限定同时只能有4个IP登陆,而我家一台Play:3、一台Play:5和一个桥接器,就有3个IP永久登陆,算上台式电脑,便彻底玩完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真是荒唐,而我是一路投诉到如今的工信部,才把问题解决(开放了10个IP给我家)。坦白说,从那以后,我购买CD唱片的频率直线下降。


流媒体播放机,改变了我的音乐获取方式

除了音乐欣赏方式的变迁,电商网站的出现,也大大冲击了实体零售店的运营。互联网模式讲究“先圈地再赚钱”,不但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东西,还依靠低价策略来冲击传统运营模式。为什么?因为羊毛出在猪身上。前几年某次京东大促,我买过一批唱片,以张数论,折合下来好像是17元/片。当我发朋友圈感慨时,上海中图的前同事还提醒我,是不是买了盗版唱片?因为中图给到京东的批发价,都不可能是17元啊!唱片这样的商品,在你对内容物已有印象,或者说不存在必须体验后才会购买的(电影碟给你看过一遍后,你还会买吗),电商低价+送货策略肯定是极具杀伤力的。

因此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实体店买过唱片了,除非是在境外。其实不去实体店买的,还包括书籍,除了每年应景般光顾的书展。


实体唱片店现状,你有多久没关注了

回到本文主题,来看看今天我们还能不能在实体店买到中意的唱片。

依然以上海为例。类似上海音乐书店这样,以售卖音像制品为主的书店,早已不复存在。甚至于,上海目前也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音响广场和音像店。

那么,作为主渠道的书店,是不是还有音像制品售卖呢?

我首先去了上海书城,上海目前最大的国营书店。的确没有辜负它“最大”的称号,2楼的“视听音像”柜台也许是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了,L型格局,不仅面积大(大约相当于早年上海音乐书店的半层吧),品种也很齐全。比如上海中图进口的古典音乐套装和单片,排满了几个陈列柜,同时还有专门的黑胶柜台。可笑的是,BBC的纪录片被归类在了欧美电影DVD中。L型的另一头,则是流行歌曲CD、国产经典老电影和Hi-Fi发烧CD等国版片。从类型上来说,CD、VCD、DVD乃至Blu-ray和黑胶,一应俱全,价格上也从几十元到几千元,满足不同阶层的消费需求。

上海书城的视听音像柜台

有面向大众的老电影专柜

下楼前往斜对面的外文书店。那是另外一番景象,我简直只能用“惨”字来形容。1楼楼梯拐角下,孤零零的一个专柜。陈列的,主要是上海中图的古典音乐和中国唱片公司出品的部分黑胶。陈列品的品质不错,但这么少的种类,真的就只剩下陈列/展示的意义了,或者说,只是为了丰富书店的产品门类吧。因为很难想像,这会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

中图古典CD套装


外文书店的音像柜台,明显相形见拙了

在百度地图和大众点评上搜索现代书店,分别有4个和6个条目。这是上海中图旗下的书店,以销售进口图书、音像制品和周边产品为主。并非每一家现代书店都有唱片零售,经朋友指点后我去了静安嘉里中心的分店。静安寺商圈的消费能力很强,周边几个商场的档次都不低,又是著名的商务区。书店还位于精品超市Ole旁,商场又和地铁直通……当然,这就好比邻居天天开奥迪上班,而我只能骑退不了押金的OFO,别人家的好,和你没有一丁点的关系。唱片柜台位于日版漫画的一侧,只有一个专柜,主要是古典CD和Blu-ray。至于上海中图的“拳头”产品——套装CD(俗称“包子”)是有不少,但只能屈尊放在万代扭蛋机的上方。如果我们现实点,以销售额来计算,也许扭蛋机才是真正的“屈尊”吧。

万代扭蛋机上的中图进口古典CD套装


专业人士、发烧友,听听大家怎么说

回到用户层面,趁着这次撰稿的机会,请教了不同阶层人士,包括专业人士、发烧友和旅居海外的朋友。

从事唱片零售业的M先生表示,上海确实已经没有独立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唱片店。在书店中设立专柜,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对行货唱片来说。除了新华书店体系,近年来涌现的民营书店渠道,都会有所销售,但完全不成规模,处于极度萎缩的态势。想要依靠它们的销售利润来支撑书店的正常运作,是不可能的。那么,非主渠道、兼营唱片的零售店还有吗?没有!打个不好听的比喻,连做盗版的都不干了,哪容得下卖正版行货的?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销售渠道?有!每年上海书展,会有专门搭建的“大棚”,以国版唱片为主,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这两年办音响展,也能吸引到不少唱片公司进场销售,原因和零售铺面的持续减少,也有一定的关联。因为那是唱片公司硕果仅存的,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的机会。

广州音响展上的唱片柜台,摄于2018年9月

中国唱片公司发行部沈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目前的经销商分为线下和线上。线下包括新华书店和各类民营书店,以及北京、广州等城市的批发市场。线上则包括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平台。那么两者的销量之比如何?他回答说很难有准确的统计。不少线下经销商,都有各自的网站和线上销售渠道,但这部分的销量其实是被统计到线下去的,数据未必准确可靠。不过,他阐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除了我们能想到的CD、DVD和黑胶唱片,音像市场上销售的门类还是超出了我们想像。VCD、Blu-ray乃至录像带和录音磁带,虽然小众,但依然有各自的细分市场。更有意思的是,中唱的销售占比中,黑胶已经超出50%的销量。觉得奇怪吗?不奇怪!以我先前在外文书店的观察,中唱侧重的,也许是纯音频载体,即它的产品类别,集中在CD和黑胶唱片两大类中。黑胶近两年的兴起是有目共睹的,超越CD并非不可能!许多家庭,可能有蓝牙音箱、智能音箱,他们日常听音乐,会用手机或互联网作讯源,那么CD机的存在,就不是必须了。相反,黑胶唱片和唱盘,目前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所以家里可以没有CD,但不能没有黑胶唱盘!

黑胶的兴起,带动了实体唱片业的复苏

发烧友呢?玩Hi-Fi的耳机论坛版主小白告诉我,实体唱片他通常会在淘宝上购买,有一手渠道,也有二手渠道。有些二手渠道,是国外整批进口进来的,其实唱片本身是一手的。这其中有CD,也有黑胶唱片。此外,就是类似Presto Classical这样的境外音乐下载网站,他们提供高码流(比如96/24)的音乐文件下载,还能避免实体唱片快递回来时报关等麻烦。

家庭影院论坛版主Nothing则表示,从2017年起他几乎就不再购买实体唱片/影碟,改而选择用硬盘或NAS下载4K电影。数字许可证+流媒体播放,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遇到经典的演唱会、参考/示范级影片,他还是会选择实体唱片,这时就会通过淘宝代购,或是ebay海淘。至于Hi-Fi发烧友当中流行的买“头版CD”,那肯定更离不开实体唱片了,就同样需要代购或海淘,从几百到几千元/张(套),是种很有意思的收藏。头版黑胶?哦,那是有钱人的游戏了。

付费下载高码流音乐,成为趋势

海外消费者,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在某个香港电影爱好者聚集的论坛里,有人回答我说,早就习惯了Netfilx、Now TV的付费内容,听歌则是Joxx(腾讯在东南亚、香港和南非运营的音乐平台)。如果说实体店,在HMV宣布结业后,香港还有12家CD Warehouse零售门店可供选择。从其官网给出的门店列表来看,除了市中心的旺角,亦在将军澳、葵涌、荃湾、观塘、钻石山、屯门、元朗、太古等新市镇区域有零售网点。此外,还有人会选择在Barnes & Noble(巴诺书店,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和仅次于亚马逊的第二大网络书店)或The CriterionCollection(标准收藏,CC,以出品有收藏价值的DVD、Blu-ray光碟)打折期购入,后者同时会选择供下载的版本,即以数字下载进行播放,实体光盘用以收藏。

定居英国,从事专栏撰稿的EffyFay表示,HMV这样的唱片店,曾经是下了课没地方去的年轻人钟意的“游乐场”(这让人回想起当年流连于上海音乐书店的情形),像文艺片中那样,拿张唱片站着听的机器,只有HMV才有,而且那里完全没人会来干涉你。不过现在英国人已经习惯用Soptify这样的流媒体平台,每个月大概是10英镑(约合87元),就可以免费收听所有歌曲。如果通过iTunes购买单曲,其实也不贵。CD的零售价大约为10多英镑一张,黑胶也差不多是这样的价格。不过CD在英国依然是个比较主流的选择,这从新款车型都保留CD播放机的这一举措中,不难看出。

定居加拿大,在中加两国之间从事音乐版权贸易的XiaoDong先生,回答相对专业些。他表示,和世界很多国家/地区一样,加拿大的实体唱片和影碟销售都受到流媒体播放和下载的冲击。曾经在全加拥有数十家门店的HMV早于2017年春季结业。其中7成的股权转让给了日出唱片(Sunrise Records),约7成的员工也转移到日出唱片继续工作。实体唱片和影碟的销售逐渐转向网上进行,不过虽然在网络上收听和购买音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实体唱片还是有相对的销售空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唱片公司不仅推出流媒体播放和数字下载,亦有实体唱片的发售。在加拿大,流行音乐新出唱片的定价介于15~20加元(约合77~103元),2018年安大略省的最低工资是14加元(约合72元)/每小时,大约1小时的收入就能买一张CD唱片。黑胶唱片的销售,去年加拿大保持了一定的上升势头,虽然在美国和其它一些地区其销量是逐渐下滑的。和实体CD相比,黑胶唱片的销量大约占到1/3左右,售价介于15~40加元之间(约合77~206元),取决于内容和发行时间的新旧。值得注意的是,实体唱片在日本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市场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这可能和当地消费者的收听/欣赏习惯有关吧。


总结:今天我们在哪里能买到实体唱片

实体唱片的江河日下,或者说唱片工业整体呈现的颓势,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唱片不会这么快消亡,就好比报纸。电台出现后,人们惊叹于报纸将走下坡路,可现在除了的士司机,又有多少人会听广播,而报纸依然存在。

在实体店购买实体唱片,无论是购买的场所,还是品类的选择余地上,路都会越走越窄。多年前我采访过专程前往日本“淘”二手黑胶的发烧友鲍先生,他感慨说,“淘”的乐趣有时和“获得唱片”(买到唱片)一样重要,那是你从快递手里获取包裹时永远体会不到的。可是,很显然,绝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它非常便利。

线下渠道,我们总结如下:各地的新华书店、上规模的民营书店以及图书批发市场,依然会有少量实体唱片/影碟可供选购。如果钟情于进口的古典、爵士唱片,对唱片公司(如必须海外唱片公司原版的)和版本比较强调的,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及相应零售网点(比如上海的现代书店),会是个可选项。此外,大型书展也是个可选项。

CD Warehouse在香港依然有线下门店


书店依然是线下购买实体唱片的“主渠道”


大型书展上也会有出版社、唱片公司设立摊位

线上实体唱片的获得,最为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天猫(含淘宝)、京东、亚马逊和当当这样的电商网站。我们建议读者选择相对正规的官方店或旗舰店。在京东上,比如中图上海图书专营店、中图广州、中图深圳图书专营店等,天猫上则有中国唱片上海专营店。不少国内小型/发烧唱片公司,也会在电商网站上有自己的专营店,亦可以选购。有时候,电商网站会有促销活动,碰巧的话,能以特价买到心仪的唱片。不过这一招我已弃用,毕竟有时限制条件太多,或者为了凑单而买了自己未必想要的唱片,几次过后便兴趣索然。

淘宝会有部分代购店,我们建议读者寻找有口碑,或者是通过朋友介绍来选购,它们往往良莠不齐,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能自行鉴别真假的。

海淘渠道包括美亚、ebay等,但许多小众唱片可能也是个人卖家,往往无法直接发货到中国,因此需要通过转运的方式入境,时间会变久,不可控因素会相应增加。前文中提到的Barnes & Noble等,也是个可选项。同时我们提醒读者注意:1.音像制品在运输中较易损坏,要有心理准备;2.个人进口,需要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比如限额等,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3.音像制品是相对特殊的商品,可能会受到额外的海关检查,耽误时间和被退回都是可能的,购买前就需要格外留意。

最后,也祝愿依然钟情于实体唱片的读者们,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唱片,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它们,让音乐与我们相依相伴。

(完)


1.《【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影视资源获取攻略·当下实体音乐资源的获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影视资源获取攻略·当下实体音乐资源的获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195195.html

上一篇

【奥迪a6跟天籁哪个舒适】07年的二手大沙发天籁,2万元买一辆开着真舒服,V6发动机

下一篇

【烟台银座奥迪是哪个集团的】烟台奥迪e-tron Sportback(进口)直降14.37万元 欢迎试乘试驾

【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白武士”姚劲波、大连中升相继出手 庞大集团走向何方?

【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白武士”姚劲波、大连中升相继出手 庞大集团走向何方?

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相关介绍,[曼戈尔] 昨天,庞大的集团不仅宣布为5-8辆车服输血,还接连宣布将9家子公司100%的股份转让给大连中胜。 庞大集团于自2011年上市后,盈利状况始终不佳。一系列的资本腾挪之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庞大...

【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宝骏510首试:小资不违和

【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宝骏510首试:小资不违和

奥迪黑武士和白武士哪个好相关介绍,作者,图片:冯赛粉丝@新车评论 最好在读文章之前全方位地看说明差异。(1)PC版本用户(2)选择手机版本用户 宝骏510在车上,五菱打破了自己的很多传统。 以往五菱做新车试驾,一般会就近在自己家门口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