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250热轧板厂,加热后的钢坯经深加工后,成为厚度和宽度满足精轧要求的中间板坯。 唐 俊 摄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傅 聪 摄
华菱湘钢码头。
华菱衡钢结构管。
华菱湘钢为港珠澳大桥生产的超宽桥梁钢板。
华菱涟钢热处理二期项目。
华菱涟钢8号高炉操作人员坐在宽敞明亮的控制室工作,根据屏幕显示的各项参数,及时调整操作,确保高炉稳顺运行。 童 迪 摄
VAMA全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华菱集团提供)
■ 曹 娴 方兴发 肖 红
销售收入1330亿元、利润85亿元——2019年,华菱集团经营业绩再创历史纪录,在国内钢铁行业利润排名第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强省之基、兴省之要,推进制造强省战略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基石。华菱,无疑是制造强省建设的“领跑者”。
2019年,华菱集团启动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企业三年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质量变革:
推进“华菱制造”迈向产业链中高端
近日,由全球最大的半潜船生产商——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建造的5万吨半潜船开工建造。
半潜船,号称“海上大力神叉车”,在我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建设运营以及重型货物运输中发挥独特作用。
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十几艘半潜船,有多艘采用了华菱湘钢的优质船板。而这正是“华菱制造”迈向产业链中高端的一个缩影。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质量变革首要的是提高生产经营运行质量和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这是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说,华菱坚持实施“高端+差异化”战略,强调精益生产理念和发扬工匠精神,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构建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换代,确保产品的性能、品规、包装、交货期等,推进“华菱制造”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不管是潜入深海之中,踏上极寒之地,还是在国际化机场、超大型桥梁等超级工程、重大工程中,“华菱元素”都熠熠生辉。
2019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撑起这一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超级工程的,就有来自华菱湘钢的5万吨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全球最大的减隔震建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所需钢材是目前高性能建筑用钢的最高级别。
“工艺十分特殊,不仅最大壁厚达10厘米,还特别讲究性能均衡。”华菱湘钢5米宽厚板厂的技术人员金韬介绍。对于钢材来说,强度和延伸是两个矛盾的指标,强度很高时,延伸就会变差;延伸变好时,强度又会变差。
为此,技术人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测试,生产了这种低屈强比的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可以承受8级地震,分别用在机场的中央大厅、指廊区、离港桥、登机桥、机库等地,既能满足机场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同时也具备艺术观赏性。
2019年10月8日,世界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华菱湘钢为该桥供应钢板2.9万吨,接近用钢总量的二分之一。
不久前,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开通送气。华菱为这个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供应的优质管线钢板和管线管,能够满足-45℃~-60℃的低温性能要求。
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深水钻井平台,也是国产制造的第一座30年不回坞的海洋平台——陵水17-2气田项目,其海上半潜式生产平台用钢及1500米深海海底管线管,全部由华菱湘钢和华菱衡钢独家供应。
如今,“华菱制造”在造船、海工、汽车、桥梁、工程机械等多个细分市场,已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品牌效应明显增强。工程机械用钢用在了中车出口欧洲动车组、极地科考船上,桩腿用钢在“蓝鲸2号”可燃冰开采项目中“坚如磐石”,汽车用钢稳定供货大众、广汽、沃尔沃、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主机厂。
走品质提升之路,华菱集团旗下三大钢厂,各领风骚:
华菱湘钢造船与海洋工程用钢、桥梁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华菱涟钢薄规格耐磨用钢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做到了国内最强、最薄;共有17项重点产品替代进口。
华菱衡钢超临界电站锅炉用耐热钢管P91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大量出口,P92钢管成功替代进口。
2019年,华菱产品品质稳步提升,全年完成重点品种钢销量882万吨,较上年增长10%;在总销量中占比达45%,效益贡献超过50%。
通过持续的质量变革,企业生产运行质量与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形成了产品的独特竞争优势和对产业链的参与优势,为华菱未来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开拓新的产业赛道谋求持续增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冲刺世界500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效率变革:
促进华菱核心竞争力跃上新台阶
大型制造业企业是一个复杂精密的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企业运行效率和生产组织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强弱甚至生死,因此,效率变革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
2019年,华菱紧扣降低杠杆、盘活存量目标,全力推进资本结构优化相关工作。
全国地方国企第一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华菱集团主体评级提升至AAA,首次跨入了国内最高信用等级行列;成功注册DFI(债务融资工具,Debt Financing Instruments的简称),为省内首例……
集团公司负债结构不断优化,融资成本不断降低。
坚定不移聚焦钢铁主业,集中资源做精做强钢铁主业。
近年来,华菱集团剥离非主业资产和业务,处置好“僵尸企业”,消除无效供给。目前,法人单位由121户压减至83户,“去僵”2户。
一方面,盘活存量,做“减法”,企业“轻装上阵”。一方面,信息化、智能化、控成本等,做“加法”“乘法”,加快优化升级。
从原料入厂到产品送到客户那里的使用情况,全流程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跟踪、反馈,高度智能化,这就是华菱涟钢正在建设的云数据中心。
华菱衡钢2018年落地钢管行业首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智能生产管理、智能运营管理、智能大数据分析三大平台,打造“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的信息系统,实施外表缺陷智能检测、钢管逐支跟踪、自动打包、无人值守等智能制造项目,全新的“智慧衡钢”正款款走来。
华菱湘钢五米宽厚板厂,一台台无人驾驶的天车,运行平稳,准确地将废钢投入转炉或运到指定地点。这样的远程实时精准操控,依靠的是5G信号传输。这也是国内首个钢铁行业5G+智慧天车应用项目。
“以前,一台天车需要3名工人轮班倒,现在几台天车只要一个工人开。”华菱湘钢设备工程部自动化主管张国良告诉笔者,将吊车操作人员从噪声、灰尘的环境中解放了出来。
“不仅让设备自主运行,还能让设备‘开口说话’。”张国良介绍,湘钢共有2万多台设备,目前有300多台设备、2000多个点位实时采集数据,数据量非常大。以前4G传输做不到,只能靠2个小时一次的人工点检发现问题;有了高带宽、低时延的5G传输,就可以实时发现问题,从事故型维修转变为预防型维修,这套设备智慧点修系统上马后已多次成功预判故障,为公司创造效益约1500万元。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乘上大数据的“东风”、注入人工智能的“动力”,传统钢铁行业迸发出蓬勃生机。
2019年,华菱集团总部业财一体化项目、湘钢ERP改造、涟钢云数据中心、智慧衡钢等智能制造项目陆续上线运行,企业内部管理与运行效率、生产柔性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明显提升。
从生产组织、工序衔接、全流程质量控制提升入手,持续推进销研产一体化和信息化建设,对标精益生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增强供产销和安全、设备等系统保障能力,严格控制产成品和在制品库存,减少过程浪费,提升运行效益。
近三年,华菱集团在未新增产能投入的情况下,凭借效率提升,钢产量连续跨越几个台阶,湘钢、涟钢主业人均产钢超过1200吨,进入行业先进水平。因效率提升、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年创效30亿元以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吨钢综合能耗、自发电率、烧结工序能耗、综合成材率等多个指标行业排名前列,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动力变革:
增强华菱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供给体系的质量、运行结构、组织方式和创新机制等,取代了需求的规模扩张、粗放增长,成为企业增长动力变革的重要基础。
一直以来,华菱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动力变革的永恒课题。近年着重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内部改革、制度创新、国企党的建设等方面,推动企业发展动力变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动起来,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硬约束、强激励”,已成为华菱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的一种企业文化。华菱实行“赛马”机制,对绩效指标未达到70%的干部,就地免职。即使是日常的干部年度考评,华菱也长期坚持末位淘汰机制,每年“末位淘汰”干部比例保持在5%左右。
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支撑。华菱坚持唯德、唯才、唯业绩、唯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打开通道。2019年,有20名“80后”年轻干部进入公司高中层管理岗位,主要生产厂由年轻人挑大梁。
“重视人才、厚待人才、礼遇人才”,是华菱推进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优质企业的重要举措。
“在这里能发挥我们的特长,更有成就感!”3年前来到华菱涟钢的博士郭德福说。
作为板材技术带头人,郭德福不仅培养出一批板材技术人员,还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技术攻关课题。仅2250热轧板粗轧轧制节奏平均提升10秒一项攻关,每年累计降低轧制成本就达2500万元。
华菱涟钢近年大力实施“筑巢行动”,瞄准“高精尖缺”,从名校名院、科研机构积极引进公司亟需的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专业人才,以别墅、薪资等丰厚的待遇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同时,“择之以才,待之以礼”, 设立博士工作室,为入职博士开展经常性技术交流活动,开辟绿色通道等,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2019年,通过市场化机制,华菱共引进博士15人、硕士40人,为企业研发“塔尖”产品注入了新鲜力量,企业崇尚人才、尊重人才的氛围逐步形成。
将党建工作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近年来,华菱推动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近万名党员实施“书记联项目”“党员先锋行”项目4000多个,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进而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源动力。
湘钢绩效型、涟钢引领型、衡钢目标型党建特色品牌,在湖南省属企业基层党建中常常被用来“对标”。共产党员在生产经营、急难险重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常常得到身边职工群众由衷的点赞,也成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华菱衡钢销售公司党支部共产党员张立,在海外布满枪支弹药的客户办公室,展开“火药味十足”的洽谈,最终拿下了1000余吨油气用管订单。
VAMA技术质量部党支部产品开发小组的共产党员,适应外国专家工作时间,以“共产党员工作时间”对接“欧洲工作时间”,推动以Usibor®2000为代表的VAMA旗舰产品研发项目顺利完成。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制造业企业已经很难像以往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践表明,华菱集团三大重要变革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基础,持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我省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打造制造强省的关键之年,也是华菱实施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
坚决打赢华菱三年高质量发展关键战,华菱人众志成城,砥砺奋进,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为抓手,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持党建引领,居安思危,精益求精,改革创新,朝着运行体系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全新目标进发。
2020年1月9日,华菱集团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说,要让“华菱制造”成为湖南制造强省的一张亮丽名片,让“三大变革”成为华菱高质量进军世界500强的不竭动力。
1.《华菱星马汽车集团专题之“三大变革”成就新华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菱星马汽车集团专题之“三大变革”成就新华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26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