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历史上土地盐碱,并多水灾,虽有滏阳河水运之便,但是,人们囿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商业素不发达。清代,县城居民仅一千八百余户,三千八百余口。民国时期,尚属三等小县。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充分利用石德铁路及滏阳航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条件,衡水县的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逐步成为冀东南的中心城市。
(一)清代。工商业中心集中在西关滏阳河两岸,主要是中小商铺和手工业作坊,生产和销售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无现代工业。“戊戌变法”后,清朝政府推行新政,地方开始兴办工业。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开始在西关木厂街筹建工艺局,由知县俞兰元任总办,乡绅戴邦彦、董德馨任董事,招艺师五名,工徒二十名,拟集股大洋一万元(是时实集三千二百元),仿日本办法制造各色布匹和毛巾。此为衡水早期之工业。
(二)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工商业难以发展。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统计,衡水县无现代工业,全县仅有大小工商号485家。其中:
是年,产白酒80万斤,毛笔85000封,墨7500斤, 外销小麦21000石、绿豆5000石。全县建有商会、入会商号206家。
“九一八”后,东北沦陷,平津萧条,河北深受影响。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衡水工商业情况如下:
西关信大号所产烧酒,有益堂所产紫电青霜毛笔被载入《国货年刊》。
(三) 日伪占领时期。日本侵略者对我经济疯狂掠夺,工商业所剩无几,据冀南工商管理局统计,1947年1月,日伪占领时期的衡水县工商户情况如下:
(四)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2月,衡水县城解放,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工商业迅速恢复,经济日趋繁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衡水县成为专(地)区所在地,工商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档案资料整理)
来源:《衡水市文史资料》第六辑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1.《衡水解放汽车看这里!建国以前衡水县的工商业状况(刘鹏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衡水解放汽车看这里!建国以前衡水县的工商业状况(刘鹏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34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