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津区,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成都格力钛”)一个车间内,两台双层电动大巴并列停靠在检测区域,车门均被开启,几名工作人员上上下下检测车辆设备,他们正忙于产品上市前的技术调试。这两台大巴的车身采用红黑相间的涂装,车辆尾部是川剧脸谱形象,整车视觉充满了“四川元素”。“产品即将交付客户,市场已经拓展到国内一些城市。”现场工作人员说。
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不仅是成都格力钛,红星新闻记者走访发现,新年伊始,不少成都新能源车企正在忙市场,拓订单。而企业忙碌背后,有国家“双碳”目标的战略导向驱动,也有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牵引。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推动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动运输工具低碳化”被明确提及。
来自成都市经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聚集了30余户汽车生产企业,累计推出200余款车型,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00余款。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之际,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提档升级,这股“绿色动能”搅动本地汽车产业链,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蛋糕”诱惑
目前的主力产品有哪些?
位于成都新津区的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达1300余亩,该公司自2016年落地成都以来,新能源公交车一直是其市场主打产品。近日,红星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看到,格力钛厂区厂房林立,一些新研发的电动车正在道路上行驶,工作人员在采集车辆运行参数。
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车
在成都格力钛办公楼展厅的一块电子屏幕上,这里实时显示了该公司售出的电动公交车在道路上的运行情况。技术人员足不出户,成都市境内的格力钛电动公交车运行参数可以被后方实时掌握,由此汇聚的车企大数据会给产品性能升级提供参考。
这个系统叫“新能源车联网大数据平台”。在屏幕上,成都市的电子地图被显示出来,密密麻麻的绿色小圆圈遍布在城市道路上,每个小圆圈代表一辆行驶中的电动公交车。越是在中心城区,小圆圈的密度越大。工作人员操控鼠标,任意点击一个绿色小圆圈,屏幕上立刻会显示出该辆公交的运行数据。
“当前位置、车速、车辆型号、仪表总里程等车辆信息能够被实时显示,后台有数据分析模型,若出现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进行信息预警。”成都格力钛营销副总经理吴宇雷介绍,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随时查看到公司售出的电动公交车运行情况。
“在整个格力钛新能源的产业布局体系中,成都厂区被定位于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制造中心。”吴宇雷说,除了电动公交车外,其余电动车产品类型涵盖了城市物流车、城市环卫车、机场摆渡车、移动核酸检测车等车型,“电动环卫车订单在增加,产品已销往武汉、洛阳等城市。”
成都格力钛的多元化产品布局从侧面反映了成都车企新能源车型的丰富程度。成都市经信局对行业梳理发现,成都车企推出的100余款新能源汽车可适用于公交、物流、环卫、混凝土、工程渣土等领域。
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车
细分行业带来掘金机遇
传统车企“跨界”生产新能源车
主打电动公交车的成都格力钛正在拓宽电动车产品矩阵,抢占细分领域市场。与此同时,成都本地其他车企同样对细分市场“嗅觉”灵敏。
近段时间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重汽王牌”)技术人员放弃双休,利用周末在厂区道路上对一款全新的新能源重卡进行技术检测。近年来,长期生产燃油重卡的重汽王牌已将产品触角延伸到市政环卫、工程自卸、城市运渣等领域。
一边生产燃油车,一边生产新能源车,重汽王牌每生产1000辆车,平均大概有近百台是新能源车。未来,该公司新能源车的占比会逐渐提升。记者采访获悉,重汽王牌最近一直忙于新订单拓展,该公司销售团队密集进行市场路径推演,测算公司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市场规模。“我们得知,相关单位拟采购新一批新能源城市运渣车,替换掉以前的燃油车,现在正在积极对接洽谈,希望敲定这笔订单。”重汽王牌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车
“‘双碳’目标驱动下,汽车行业正面临深刻的变革,直接体现在能源结构调整上,这就倒逼汽车行业从化石能源逐渐切换到新能源,而这一转变最终体现在使用端上,电动车会成为未来的趋势。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在不断进步,技术迭代之际会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这也带来了市场机遇。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现在政府部门愈发重视城市环境治理,尤其是大城市移动污染源治理,从汽车尾气排放抓起是最直接的手段,一些城市正在禁止燃油环卫车作业,逐步替换为新能源车。”上述相关负责人谈到了公司新能源车型往细分行业渗透的动因。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有多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生产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中汽协相关人士表示,预计2022年汽车市场总销量或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新能源汽车明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
“如今,在重卡、城市环卫车领域,新能源车的市场‘蛋糕’并不小。”重汽王牌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切分国内市场“蛋糕”外,公司正在拓展海外市场。
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车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搅活本地制造业产业链
“在电池、电机和电控方面,我们拥有自主研发技术。”成都格力钛营销副总经理吴宇雷介绍,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池已进行了多次技术迭代,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新能源电动车应用场景,“在成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目前已有3500多台车搭载了我们制造的格力钛电池。”
业内一个“新风口”——氢燃料电池车正在开始抢占市场份额,而成都格力钛已经“抢滩登陆”。就在记者采访当天,成都格力钛厂区道路上停靠着一辆头部看似马匹造型的新能源车,这款氢燃料电池车已经拿到了内蒙古的市场订单。“这款‘奔马’新能源车的氢钛总成技术由我们研发。”吴宇雷说。
“目前尚未正式生产氢燃料电池车,不过我们也在为此做技术储备。”重汽王牌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采取柔性产线的策略,在现有柴油车产线上安装了一些适配新能源车制造的工艺装备,正常运行的话,能够达到年产10万台的产能。
去年9月,重汽王牌推出新款车型——豪沃V7-X新能源重卡,在整车技术集成方面实现了自主研发。“公司每年会投入上亿元用于研发,研发人员占比达12%左右,每推出一款新车型,在技术测试上的投入就达数百万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够在成都当地供应链环节找到很多合作伙伴,比如,在电池制造商和充电站运营商方面,可以就近寻找合作伙伴,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对产业链而言,则增强了产业关联度,可以一起做大本地汽车产业产值规模。
记者手记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发现,成都本地不少车企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摩拳擦掌”,争夺市场“蛋糕”。有的企业从设立之初就主打新能源车,有的企业则属于中途“跨界”,由主打燃油车转而生产新能源车。
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关键零部件的采购效率正在提升,对车企而言,生产一台新能源汽车并不难。不过,要想在市场上培育出“能打”的优秀品牌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青”状态,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是关键。在新能源车制造领域,电池、电机、电控是三大核心关键技术,成都车企有的掌握了某项关键技术,有的则全部拥有,实力不容小觑。
城市低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正在被激发,对成都车企而言,需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去拓展更大的市场。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1.《中国重汽王牌汽车厂专题之公园城市的双碳之路|运输工具低碳化,成都新能源汽车如何释放“绿色动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重汽王牌汽车厂专题之公园城市的双碳之路|运输工具低碳化,成都新能源汽车如何释放“绿色动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34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