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注意,手指这里
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教育影响与社会传承
泼水节传统文化是傣族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节日文化是展示民族文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集中的窗口。泼水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起源、传播和发展,以及相关的节日和动人的传说,都蕴含着大量的傣族历史信息和人文信息,充分展示了傣族的宗教、审美、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它为我们研究傣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传承傣族文化的载体。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根据佛教,泼水节,也称为佛陀生日或佛陀沐浴节,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节日。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的泼水节起源传说都与因陀罗有关,因陀罗显然起源于印度。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和泼水节很像的节日——上思节,每年的三月中旬。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滨水区,用冰冷的河水冲走水垢,希望消除灾害和疾病,祈祷幸福,这被称为襁褓。当地对金沙江流域傣族的调查发现,这里的傣族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习俗和宗教,与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相同的民族血统,早期受到中国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非常相似的生活地理环境。产生同样的神话是自然的,修身养性泼水也是可能的。南传佛教于7世纪传入云南。
综上所述,中国傣族泼水节前后矛盾的传说是佛教文化第二次融入中国傣族泼水节。
二、泼水节的教育影响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其发展和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表演孔雀舞、象鼓舞、赛龙舟、荡秋千、泼水等。这些活动对人有各种影响。下面就来分析泼水节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一)智力因素的影响
泼水节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跳孔雀舞,孔雀舞分为雄孔雀舞和小孔雀舞。雄性孔雀舞需要膝盖起伏结实坚韧,手部动作灵活,手部动作灵活、直伸,双脚有力,三弯棱角分明,动作大。加大的软肩,拱形的肩,破碎的肩,强化了舞蹈的刚柔并济的特点。鼓声强劲有力,节拍分明,节奏异常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尤其是在打磨舞蹈细节时,观察力必不可少,上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的衔接要自然和谐,是空空间感和节奏感的双重锻炼。同时,孔雀舞、象脚鼓舞等歌舞也融入了现代舞蹈形式,极大地培养了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非智力因素
在泼水节的群众活动中,艺术实际上成为一种普遍的精神信仰和情感表达手段。泼水节传统文化是加深傣族情感的纽带。淳朴善良的傣族人民活泼、开朗、好客。在泼水的过程中,人们享受着水的洗礼和祝福。除了泼水,还有龙舟竞渡、促销、孔明灯会、包损、游行、歌舞表演、除尘保洁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给傣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人们通过共同参加节日,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团结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加深民族情感。
三、泼水节的社会传承方式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陪同缅甸前总理吴努到西双版纳庆祝节日。周总理“泼水节”事件的广泛传播,加深了人们对“泼水节”的印象。泼水节不再是纯粹的“民间”活动。不仅当地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喜欢这个节日,而且外国客人和朋友也千里迢迢赶来参加。“泼水节”逐渐成为集民俗、艺术、体育、经济、贸易、旅游为一体的全国性盛会,成为“国际性”节日。西双版纳这么受很多人欢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知名度,这和泼水节的传承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自习室和学校教育的传承,社会传承是其最重要的途径。
(一)职能部门制定参与式文化保护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组织部门合作进入社区,对当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和研究。学者和专家也应该走出学习,深入田野,深入民族文化的主体给予指导,并通过对其文化遗产的分析和解读,让当地人民更深入地了解其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要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创造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保护意识,自觉继承民族文化。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二)结合旅游业,适度产业化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西双版纳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泼水节”的美誉享誉国内外。西双版纳傣族园于1999年8月建成开放,2001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4A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满江、满洲里等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落,也是西双版纳唯一一个以傣族历史、文化、宗教、建筑、服饰、美食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景区。2003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旅游报》评为中国旅游名牌。从此,这个旅游节成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亮点。使泼水节、孔雀舞等傣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免费展示空,成为傣族人民了解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平台,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旅游业的收入也带动了当地手工业、餐饮等副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区域经济条件,从而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本文摘自行知部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反,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网络
文本:网络
排版:刘玉
更多的
详细资料
恭敬地邀请
密切注意
1.《傣族泼水节的来历 浅谈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教育影响及社会传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傣族泼水节的来历 浅谈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教育影响及社会传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05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