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
词
从80年代至今,药代动力学这个年轻的学科,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质疑、转化和发展。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王光基陪伴了他40年。
2013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选结束,新当选的51名中医药卫生部院士中有7人入选,王光基是其中之一。
这个时候的礼物,不是珍贵,就是微薄。在王光吉看来,这只是他自己的运气。“生命没有耽误,我一直在研究药代动力学。这也是我遇到的比较开心的机会。”
年轻受试者和“老年人”
1980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书《药代动力学》,将这一新学科引入国内,使“药代动力学”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内著作中。
随后,朱翻译了《吉巴迪的药代动力学》第一版和第二版,将经典的药代动力学概念带入中国人的眼中。
1986年,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2005年,国际药物代谢大会召开,中国药物代谢开始进入世界舞台。
经过仔细梳理,药代动力学真正的发展只是近30年。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课题。年轻人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并将在医学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相比之下,风华正茂的王光吉似乎有点“老气”——安静、平和、沉默寡言,更喜欢泡在实验室里。
2016年,中国药科大学建校80周年,在长达22分26秒的校庆宣传片中,“尽力帮助群众”的字样不断出现。这个词作为校训,也成了王光基对自己的坚持。“学好了再普及众生,符合童年的理想。”说到这里,他改变了坐姿。眼角弯弯的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新月,语气中有激动。
看着这位64岁的院士,说他“老”好像有问题。
1977年,王光基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后,进入药学教研室学习。生物制药是当时流行的学科之一,是药学的一个新分支。本药房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涉及的数学问题需要以数学模型和方程的形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正是因为王光吉对数学的迷恋,才选择了这个研究领域。
我们已经40年没有朝这个方向前进了。
对于刚刚开始的新事物,王光吉清晰的记得原貌。“一切都是新的,要好好探索。”在生物制药的先驱涂喜德、毛凤飞、朱等人的指导下,王光基有了一个想法。
1980年,朱赴日留学。没人教药代动力学,学校就安排了有知识库的王光基。“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当时还是很紧张的,但是我很开心。我很幸运地承担了老师的部分工作。”
王光吉把“幸运”二字咬得很清楚。在他工作的40年里,一个接一个,他发现自己好像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他一直在做药代动力学,包括两次海外经历."
1982年,王光吉出国留学,先后在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留学。1993年获得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奥塔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在国外生活的八九年间,新的知识从研究方法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再到基础理论的应用,都给他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1992年,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成立。
王光基领导的实验室先后成为江苏省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方法重点实验室”、国家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与药效学重点实验室核心单位;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30余项重大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
走创新之路,中医要回归故土
在90年代的中国,药物动力学普遍被忽视,新药研发还处于模仿阶段,没有创新药物的概念。除了理论落后之外,当时的研究方法相对匮乏。“国内只有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人力和设备不足。”前面还有很多困难。
回国后,王光吉发现了问题。“创新药物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40%的‘死者’因为药代动力学特性差而被‘枪毙’。”
到2000年,王光基带领团队进行探索。在掌握经典药代动力学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方向。“中医是国粹,在中国应用广泛。成分多但吸收差,在体内也很难确定。这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难点和突破点。”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其真正核心却鲜为人知,尤其是在这方面。比如“补气养精”、“生津止渴”、“什么是气”、“精”、“阴”、“阳”是什么,一直争论不休,不清楚。“关于该物质功效的讨论始于澄清之前,就像空中的城堡一样。而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可以揭示中药在体内的运动过程和物质传递,更好的解释药效。”
由于中药的成分远比西药复杂,即使是单一的中药也会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进入体内可能代谢成更多的成分,体内外浓度都低于西药,因此具有“多靶点、作用弱、整体输出强”的特点。
团队围绕中药代谢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建立了一些技术策略,推动中药药代动力学基础研究。“诊断离子桥接网络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利用多级质谱分析复杂组分的碎片,通过获得的多级碎片离子,将各组分桥接起来,实现化合物的快速归属和鉴定。该技术对复杂中药成分尤其是未知成分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国内外从事中药成分相同鉴定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王光吉在十几年的探索中总结出中医打不开的困境:疗效难以确定,难以解释。
“中医本身就强调多药协调。简单的药物可能会在体内产生200多种成分。如果有成分,就会有效果。所以,一定要有物质基础。了解物质基础是打破现在尴尬局面的首要前提。其次,中医药呈现出“多目标、弱效果、强整体输出”的特点。只有回归其药性,才能产生治病的作用,才能产生标本兼治的效果。”
近年来,中医领域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已经深入。“如何将中医从其文化属性中分离出来,使其回归药物属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他对青蒿素的巨大贡献应该归功于现代医学。
中医作为一门几千年的实证学科,虽然其理论可能被证明价值不大,但中医的临床疗效仍然可以指明一个方向或较小的筛选集。很有可能提取出真正能治疗疾病,符合现代医学要求的药物。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这就是它的天才。”王光吉坚信,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会越来越可观。
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
“服用或注射药物后身体有什么动态变化?不同临床患者在不同阶段需要服用什么剂量的药物?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来解决。”
药代动力学在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R&D初期,观察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到R&D末期,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的设计,药代动力学始终贯穿始终。
该实验室还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进行了深入研究。面向国内创新药物研发的客观需求,通过平台建设提高国内创新药物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评价水平,承担国际大型制药企业药代动力学委托研究项目。
综上所述,实验室不仅开发新药,还为医院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方案。
“新药从最初的药效学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每一步都伴随着药代动力学研究。”
新药在临床使用前需要经过一个全面而复杂的研究过程,包括体内外药物吸收/代谢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联合研究模型。
中国药科大学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多家制药公司合作,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和方案支持。“我们不仅仅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高端研究实验室,而是一个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的基地。”
随着“精密医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内外医疗机构和相关研究单位都非常重视“给药方案的个体化”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其中实验室做出了很多贡献。
“药物使用的个体差异很常见,需要发现。因为基因差异,每个人的药物代谢水平都不一样。因此,不同的个体需要不同的给药方案。研究人员可以用药代动力学作为工具来探索这个问题。”
了解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ADME)过程是解决个性化用药的关键科学问题。药动学研究与临床用药相结合是准确用药的前提,也能更好地推进“精准用药”的进程。
关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的评价,王光基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发表几篇文章,即使水平很高,但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研发的最终目的,也是研究者的最高境界。药代动力学研究尤其如此。只有在新药开发终端真正解决问题,在临床患者中获得安全的疗效,才是我们科研的真谛。”
基础研究一直被他视为人生的一大乐趣。“如果我们能够促进学科的发展,更多的人将分享我们的创新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包括经济效益。也许最终我们做不到任何经济效果,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会鼓励更多的人把成果用于创新和再开发。”
你怎么还在这里?
北大前校长蒋梦麟曾说:“有真学术,才有真教育,有真学者,才有真教育家。”王光吉也是这样一个“真”的科研,“真”的教育。
1995年回国后,三次主持该学科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他所领导的中国药科大学成为国内首个药代动力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有博士1人,硕士1人,博士、硕士130余人,培养100余人。
郝教授受其指导,在学术界也颇有建树。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年科技带头人,中央组织部拔尖青年人才。“以后我希望把他培养成院士,就像彭司勋院士培养我一样。这是三代人的对话,是事业的延续。”
王光吉将这种精神坚守和教育理念归结为“传承”。
回顾过去的40年,有痛苦,有疲惫,有欢笑,但大多数都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在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大学读博士、博士后的日子里,王光吉比普通人努力好几倍。
他咀嚼过去的记忆,一个字一个字跳出来。“我们的研究过程非常艰难。有时候做完一个实验,我发誓再也不做这个工作了。不过,短暂休息后,我会继续做这项工作。”
“这个实验非常非常累。我有一次出国留学,在实验室呆了48个小时。澳洲昆士兰大学的保安看到窗户有光要检查,很惊讶的问我:你怎么还在这里?”
你怎么还在这里?研究药代动力学40年的教授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永不停息,永不放弃。”
2013年12月19日,王光基入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系院士。作为江苏51名入选院士中的“唯一”,他悄悄打了个电话,说“不容易”。然后他合上手机,陷入了沉默。
「
凤凰江苏原创”
文本/王晓
1.《王广基 江苏科技先锋|王广基,陪伴“药动学”是最长情的告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广基 江苏科技先锋|王广基,陪伴“药动学”是最长情的告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16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