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男女第一次彼此向往时,会分泌睾酮和雌激素。当这种欲望持续并坠入爱河时,它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男女因为关系的持续,渴望更亲密,进而发展成性。这时,大脑会分泌垂体激素,又称催产素。
男女第一次彼此向往时,会分泌睾丸激素和雌激素,称为性激素。当这种欲望持续并坠入爱河时,它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如果到了下一个阶段,男女因为持续的关系而渴望更亲密,进而发展成性,那么大脑就会分泌垂体激素,也就是催产素。
多巴胺——爱情幸福的源泉
当一男一女一见钟情或多次了解后相爱时,丘脑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不断分泌。然后,我们有了爱的感觉。如果说大脑中枢——丘脑是人类爱情的中心,那么丘比特之箭就储存在其中,也叫爱情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多巴胺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参与爱的过程,激发人对异性的感情。
多巴胺是传递快乐信息和维持性欲的主要神经递质。多巴胺刺激人对异性的感情。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瑞典的阿维德·卡尔松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不仅影响人的行为,而且参与人的恋爱过程,激发人对异性的感情。俄亥俄大学骨学学院的临床教授达德利·查普曼说:“性交促进了多巴胺的产生,而多巴胺是与性欲相关的主要激素。”多巴胺让情侣在恋爱中感到幸福。人脑组织中多巴胺含量的降低,会降低男性性欲,甚至阳痿;使女性月经周期紊乱,性欲下降,性冷淡,甚至产生不孕症。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快乐。当人们品尝巧克力或吸毒者在云里漫步时,他们体验到的满足感是同样的机制。幸运的是,我们的大脑可以区分彼此。多巴胺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很多锁。它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巧克力的气味和味道告诉大脑我们在吃东西;恋人的气味和香味提醒大脑我们恋爱了。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爱情可以永远狂热的错觉。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始终承受不了可卡因这种成分的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一直处于心动过速的高峰期。所以大脑不得不取消这个想法,让那些化学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代谢。这样的过程通常持续一年半到三年。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变得平静。所以,理论上讲,热恋中的情侣是不可能在性感情方面做到“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
催产素——保持忠诚的爱
做爱时,人脑分泌垂体激素,也称为催产素。催产素不仅在一男一女有恋爱关系时产生,在母亲哺乳时也会产生。而对于女人来说,母爱和爱情是一样的。
大约20年前,美国神经内分泌学家休·卡特(Hugh Carter)开始研究草原上的田鼠,为了搞清楚为什么这种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平原的小啮齿动物是自然界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者。交配后,草原田鼠终生保持一夫一妻制。雌鼠和雄鼠一起抚养后代,像田鼠一样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这在自然界是罕见的:不到5%的哺乳动物表现出一夫一妻制和父母行为。
性学家泰勒提醒人们,催产素的力量和影响范围令人着迷,但它对人类情感的影响不能简单概括。泰勒指出:很多人说“催产素是一种性激素”或者“催产素是一种爱情激素”。其实催产素要难得多。它和心理学的各种状态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将这些分子与特定的状态相匹配既困难又危险。
一些专家认为,催产素与身体自然产生的“鸦片”有协同作用:催产素引发了依恋他人的欲望,而阿片肽提供了与爱人在一起时的温暖和陶醉感。阿片肽与催产素的关系强调了泰勒关于“爱情医学”简化方法的观点。关于“爱情医学”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但实际情况却远非简单。生物学基础决定了大脑可以创造和维持我们所说的“爱”,但原因不能归结为一个分子。催产素和阿片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草原田鼠的大脑解剖表明,多巴胺和催产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催产素的作用可能被雌激素增强,但被雄激素减弱。这可能有助于解释男性和女性在压力下的不同反应。爱情可能不像民间所说的那样存在于心中,但它并不依赖于单个分子。当我们感受到男女之爱或父母之爱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正在经历复杂的相互作用,引发大脑特定区域的各种活动。催产素对这种相互作用至关重要,但它并不代表一切。
内啡肽/血清素——快乐荷尔蒙
男女谈恋爱时,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内啡肽。血清素是男女爱情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血清素可以暂时让一个人失去理智,看不到对方的缺点,从而让爱情盲目。
科学家早就证明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由荷尔蒙决定的。例如,大脑产生的内啡肽可以给人一种快感,一种满足感和放松的享受。5-羟色胺,最著名的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它还在做爱时产生适当的肾上腺素。但肾上腺素常被称为“疼痛激素”,因为当我们生气或受到威胁时,身体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
为什么有人吸毒?因为吸毒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和性一样的兴奋。
许多药物(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都有更强烈的生理感受,因为它们的作用比内啡肽等体内物质快得多。可卡因等兴奋剂作用于大脑,模拟渴望和期待的兴奋;镇静药物,如海洛因,作用于大脑的镇静系统,产生相反类型的欣快感——梦幻般的满足感和摆脱痛苦的自由。
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会使吸毒者“成瘾”,因为药物在体内与阿片受体结合,反馈抑制阿片肽在体内的释放。停药后,体外的阿片类药物不存在,但暂时不能在体内供给。因此,神经传递受阻,内环境平衡被破坏,导致一系列“成瘾”症状。
毒瘾和性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研究性和爱,我们或许比研究毒品本身更能理解毒瘾。
虽然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等爱的化学物质的释放会让人产生爱的感觉,但我们的大脑不可能长期大量释放这些物质,因为神经细胞只有受到新事物的刺激才会兴奋。
性很难长久,需要“爱情防腐剂”
两性关系固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不会有新鲜感了,也就很难兴奋起来,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就消失了。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博士辛迪·奈克斯调查了生活在37种不同文化中的5000对夫妇,并进行了医学测试。结论是18到30个月足够男女见面、约会、结婚、生子。之后双方就不会再有任何联系了,心会怦怦直跳,汗流浃背。内克斯说,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由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推动。时间长了,人体会对这三种物质产生抗体,大概两年后,“鸡尾酒”就失效了。之后,男女要么分手,要么把恋爱变成习惯。
为了挽救爱情和家庭危机,科学家们还开发了一种基于生化原理的“爱情防腐剂”。据德国《时代精神》月刊报道,2001年,英国研制生产了一种专门针对女性的“爱情药水”,其中含有苯乙胺和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女性的魅力,拯救被爱情弄得心灰意冷的人。药水一在伦敦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空。
一见钟情与身体的气味有关
一个谈恋爱的人说:“原来你的品味吸引了我。我对你的迷恋是因为你和我有着相同的气息。”
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以前主要是因为小伙子长得帅,大姑娘长得漂亮,但现在有专家认为,他们身上的狐臭可能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性与气味》一书的作者艾伦·赫斯克博士说:“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一见钟情’。”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女性更喜欢体味与自己的遗传气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男性。他们认为,为了避免繁殖过多或过少,为了保证后代拥有健康的免疫系统,这种基因搭配系统出现在进化过程中。这些基因是人体体味的来源。不同的基因产生不同的体臭,这种气味是一种信号。一系列实验表明,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物化学的奴隶。换句话说,化学可能比精神和爱情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爆炸:人类简史、今天简史和未来简史
在信息爆炸、学术混乱的时代,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的精选论文为读者提供了适应时代的跨学科知识服务。官方名称锡拉丘兹的混乱,也将坚持“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宗旨,致力于为追随者提供耳目一新的知识生产。在这里,你可能看不到你最喜欢的风景,但这一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愿景
1.《多巴胺与性的关系 人体产生的爱情药——多巴胺 催产素 羟色胺及其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多巴胺与性的关系 人体产生的爱情药——多巴胺 催产素 羟色胺及其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18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