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这是一千多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然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科举考试无疑有很大的缺陷。历史上很多著名学者高中没读过书,比如李白、杜甫、孟浩然,最差的就是孟浩然。
孟浩然之所以惨,是因为李白懒得考。杜甫没考上,也是个小官。孟浩然是唯一一个不仅因为一句话得罪皇帝,而且死的很窝囊的人。
孟浩然的生活其实很简单。说白了,他隐居到求官。孟浩然出生于河北襄阳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和弟弟学剑。20岁写《提图门山》,这是一首象征性的诗,因为它标志着孟浩然独特山水诗风格的基本形成。
从23岁到25岁,孟浩然一直和他的好朋友张子荣隐居在一起。后来,张子荣决定出去闯一闯,名利双收,成为第一。孟浩然含泪送走张子荣,写下了《送张子荣进士》,这也是他的朋友们的离去,这使孟浩然不愿隐居,而是渴望成名。
历史上绝大多数文人都有进入仕途的愿望,这是连李白、杜甫都无法回避的,孟浩然当时也是如此。他生活在盛唐,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为了寻找当官的机会,孟浩然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旅行生涯,期间拜访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名人和贵族。
可惜十年的旅行没能给孟浩然带来一份紧巴巴的工作。他还住在家里,希望有人把他推荐给皇帝。这又是两年。
两年后,公元727年,孟浩然终于熬过来了。他觉得还是靠别人帮他当官来考比较好。于是他38岁去北京参加考试,第二年写下了《长安平春》这首诗,表达了他想成为第一的渴望,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孟浩然没有考上,但是他来长安不是没有收获的。他遇到了王维,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王维比孟浩然小十岁,但他在高中是个学者,当官多年。但王维崇拜孟浩然的文笔,所以双方很快成为朋友,孟浩然一直留在长安,渴望再有一次当官的机会。最后,孟浩然求了十几年官,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当时王维邀请孟浩然讨论内参的事情,谈话如火如荼的时候唐玄宗来了。
这是孟浩然第一次见到唐玄宗,但因为内参不是他应该来的地方,孟浩然吓得躲到了床下。王维知道孟浩然早就渴望当官,所以他特意在唐玄宗面前夸奖孟浩然。就像唐玄宗听说过孟浩然的诗一样,王维让孟浩然从床底下钻出来,正式把他介绍给唐玄宗。
当唐玄宗高兴了一阵子的时候,他并不在乎孟浩然为什么会进入内务部。而且他在动了对人才的热爱的时候,还向孟浩然要了几首诗。孟浩然背诵他的诗,唐玄宗总是暗暗点头,很满意。
但很快,唐玄宗的眉头就皱起来了,因为孟浩然的诗里有一句话:“我是因为我的失策被一个英明的统治者放逐的”,唐玄宗当场质问孟浩然:“卿不求仕,我却没有抛弃卿,我却很尴尬。”就这样,孟浩然一句话得罪了唐玄宗,断绝了仕途之路,被唐玄宗赶回襄阳,开始隐居。
其实孟浩然没有当官,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孟浩然为官,也许是当时人民的很多好官员,但他没有为官,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毕竟孟浩然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晚年隐居时创作的。
1.《断途 这个大诗人一句话得罪皇帝,断送仕途,因贪吃而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断途 这个大诗人一句话得罪皇帝,断送仕途,因贪吃而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24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