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住在一栋有蓝色瓷砖和白色墙壁的大房子里。"
——鄢陵县水龙村山皮屋改造
记者李文锋通讯员刘洪文林茂平
“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真好,让我们住蓝瓦白墙的大房子。”近日,记者前往鄢陵县采访。川行乡水龙村的一户贫困户刘高兴地说。
村党支部书记说,刘的家人以前住在土坯房里,房子上盖着杉木皮,下雨时会漏水。今年3月,鄢陵县委宣传部帮助工作组留在村里,开始了杉木房改造工程。该村有120多户贫困户宣布进行改造,其中94户得到了改造,另有7户通过异地扶贫和搬迁新建了房屋。
杉木房,破碎的风景
水龙村位于鄢陵县西南边陲的青山绿水中,平均海拔800多米。9个村民小组198户754人,分散在12.68平方公里内的几十个大小山丘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多年来,株洲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以前水龙村90%以上的房子都是杉木房,大多建于七八十年代。盖房子的时候用的是当地的材料,墙壁用黄壤压实,顶部用冷杉树皮覆盖。杉木房已经成为当地不完整的景观。
“这种土结构的房子,抗风雪能力很差。雪松屋顶易风化破碎,泥墙易软化开裂,不安全。”说到杉木房,村民刘晓明的话里有无奈。
从房改中帮助解决好问题
今年年初,鄢陵县委宣传部的援助小组进村后,决定解决最紧迫的房改问题。
为了核实情况,小组成员分成三组,对村里的所有农民进行了逐一的走访和调查。
“可以安居乐业。”会上,支援小组和村支部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积极努力,水龙村山皮屋改造工程迅速获批。
但盖房子需要的瓷砖要从几十里外的县城或中心集镇购买,村里通过盘山公路与外界相连,公路宽度不到3米,弯道多且陡峭,运输成本高。而且大部分村道都到不了户,材料只能半路运输,用手搬运需要时间和精力。
为了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帮助小组成员动员村民互相帮助,让村里成立专门的小组,为缺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这几个月来,蓝瓦白墙的房子逐渐取代了杉木房,成为村里的新风景。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这辈子能把老房子修好,住进大瓦房。”80岁低收入家庭陈秀松感谢支持团队。
奔小康发展庭院经济
为了把大瓦房变成“快乐屋”,帮扶小组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生态庭院经济,帮助贫困户养鸡养猪,并根据自身特点在屋前屋后种植杉树、油茶、竹笋、竹林,还帮助他们找销售。
水龙村生态条件良好,当地土壤和气候适合黄桃生长。村委会牵头采购了4000多株桃苗,组织村民种植了200多亩黄桃。
“我们计划在两三年内开发500亩黄桃,带动全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支援小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在帮扶小组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村民们对发展产业的担忧减少,热情高涨。现在全村新建杉木林600亩,高标准改造笋竹两用林2000亩,复垦油茶3000亩。
“接下来,该村将进一步修建道路,以方便运输杉木、竹子和竹笋。”说起村通公路和户通水泥路的规划,村民们信心满满。
1.《小明看看在线白白看 “我们住上了青瓦白墙大房”——炎陵县水垅村杉皮屋改造见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明看看在线白白看 “我们住上了青瓦白墙大房”——炎陵县水垅村杉皮屋改造见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4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