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夫和学生杨振宁
江伯驹和妻子许传荣在父亲江立夫的故居合影
今年是数学家姜立夫130岁生日。上周,在姜立夫的故乡龙岗举办了中国数学教育研讨会。这一天,姜立夫龙岗双岭社区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姜伯驹是姜立夫的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随妻子回到家乡。
数学家之乡温州,百年来经历了200多位数学家。姜立夫先生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先驱。在江立夫故居,宏大的历史浓缩在展厅空。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位“现代数学奠基人”的传奇一生,缅怀他对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这位“外国冠军”用家庭财产填满了“学习领域”,并创办了艾敬小学
姜立夫原名姜江佐,始建于1895年,其中五栋两层走马楼建于1947年。故居占地4200平方米,25间房屋,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2015年重建,2018年12月竣工。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祖父蒋是前清的一个天才学生,我的父亲蒋是一个国学生,我的兄弟是一个举人。姜立夫早年在家庭图书馆读书时,被祖父赋予了天赋和爱。可惜姜立夫6岁丧父,10岁丧母,14岁丧祖父。他是由大姑养大的。在老家,十几岁的姜立夫因为亲戚的影响,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7年,姜立夫从平阳县立中学考入杭州府中学堂,这是浙江省创办最早的中学,也是浙江沪“江南四大名校”之一。120年来,这所名校培养了著名校友:徐志摩、郁达夫、潘天寿、丰子恺、金庸等。后来有52位校友成为院士。1910年,蒋立夫以留美预科生身份考上庚子赔款,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1915年,他被哈佛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同年5月,姜立夫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姜立夫是继胡明夫之后中国第二位数学博士。1936年10月,江立夫和胡明富的妹妹胡志华在上海结婚。证人是前北大校长、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
1919年,由于哥哥去世,姜立夫第一次回到家乡。伙计们来看这位“洋人”的风采。江立夫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家乡父老办实事,以江氏家族产品为“学习领域”发起创办了艾敬小学,受到家乡父老的一致好评。之后,他还多次给艾敬小学寄钱和书,直到病逝。
成立南开数学系,培养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大师
在江立夫故居,南开大学原校长侯代表南开大学向江立夫故居赠送了“百年南开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的卡片,并发表了深刻的讲话:“江立夫先生是我国现代数学的主要播种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也是南开大学数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培养了一批在国际数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顶尖数学大师,如陈省身、江泽涵等。”苏、、华、都得到了他的关心和支持。数学界的一致评价是,姜立夫先生是中国现代数学最有效的播种者、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不仅是数学家,也是数学教育家。
侯介绍:100年前,蒋立夫受聘于南开大学,创办了计算机系,并担任教授兼系主任。作为南开数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姜立夫先生曾以一人之力独立承担所有数学教学工作,以至于被称为“一人制”。这不是夸张,而是当年创业难的真实写照。他每年根据学生的情况教授他需要的任何课程。在姜立夫教书很吸引人。江泽涵和吴达仁是在听了姜立夫的课程后决定选择数学的。当时学生人数少,理学院第一年不分科,鼓励高年级学生跨系选课。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在南开读书时上过很多数学课。
得益于姜立夫先生超人的努力和过硬的教学水平,早期南开数学系的成功率非常高,涌现出了、、沈有成、吴达仁、刘金年、孙等著名数学家。20世纪30年代初,江泽涵、沈有成赴北京大学任教,1955年江泽涵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金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南开任教,担任南开数学系系主任;留学欧洲回国后,吴大仁先后在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南开教书。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教务长和副总统。
姜立夫还密切关注中国数学发展的基本建设,主持编写了《数学术语汇编》、《数学术语》和《数学术语补编》,为近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姜立夫非常重视数学文献的收集,坚持购买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出版物和书籍。抗战前,南开大学数学系拥有16种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学期刊,35种世界著名数学家的专门藏书,以及大量绝版的珍贵书籍,其藏书质量堪比欧美大学图书馆。包括陈省身在内的许多学生都从中受益。时至今日,南开的数学图书馆仍然是国内高校最好的数学图书馆之一。
南征北战,为中国数学而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主席田刚在姜立夫故居开幕仪式上说:“130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似乎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你回头看看姜立夫先生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数学史,大家一定会觉得,这真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史。”
江立夫,淡泊名利,甘愿做别人的阶梯,为南开大学服务。1926年,蒋立夫受厦门大学邀请,在厦门大学数学系任教一年,为厦门大学数学系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0年代中期,他还积极协助北京大学数学系进行教学改革。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南开大学南移,蒋立夫在国立西南联大任教,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当时身体不好,但还是战胜了病魔,投身于筹备工作,做出了很多贡献。1948年9月,姜立夫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新中国数学会”活动。先后任职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创办数学系,使华南地区的数学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直到1978年在广东去世。
“今天,江立夫先生故居对外开放,对于弘扬数学文化,传承中国数学精神,吸引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关注数学,热爱数学,投资数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田刚院士说。同时,故居被北京大学授予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
言行,继承父业的双翰林
有了姜立夫先生的言传身教,他的孩子接过了接力棒,走上了数学家的道路。长子姜伯驹,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至199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1995年至2000年,他担任教育部数学和力学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是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届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姜伯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拓扑学和不动点理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次子蒋仲礼,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毕业后在国家军工企业工作,多次获得发明创新奖。
与江立夫夫妇一起长大的侄女蒋,1936年从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校研究院学习,获得数学硕士学位。江晏殊在一篇纪念叔叔的文章中说:“叔叔的善良胜过亲生父亲。”1989年,在南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蒋和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向教学楼捐赠了一尊蒋立夫半身像。
江钰文/照片
1.《播种者社区 “现代数学奠基人” 姜立夫的传奇人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播种者社区 “现代数学奠基人” 姜立夫的传奇人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6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