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满是绿色,一望无际的棕榈藤,用自己的倒刺在森林里生长,充满了生机。在儋州市的许多林地中,大规模种植的棕榈藤就像风景一样。更神奇的是,用这种原料制作的精美家具和工艺品,每件售价几千甚至上万元,至今仍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在稀缺程度高达90%的市场环境下,藤制品的R&D、加工、制造和销售一体化,使得漳州和海南能够消化藤制品的附加值。”海南中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说。
据了解,儋州棕榈藤间作已达3.8万亩,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400多万元。
儋州市副市长张光英表示,儋州藤业整合模式已成为该市热带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合的亮点。
带“特”字的儋州农业不仅是藤业,还有温泉黑猪、广村雪茄、儋州红鱼、钱龟等行业。
说到儋州温泉黑猪,就是一群赏猪。儋州杨澜有两种宝贵的资源:温泉和冷泉。这些温泉黑猪吃泡在温泉里的饲料,喝杨澜冷泉。这样养殖的猪肉质细嫩,味道鲜甜。虽然比猪肉市场平均价格每斤高3元左右,但还是供不应求。
儋州新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生表示,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计划今年投放8000头猪,以应对市场需求。他透露,为了与杨澜温泉等景点合作发展旅游业,公司计划推出“全猪宴”,让游客品尝不同做法的温泉猪。
海南建恒雪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用雪茄作为经济作物来诠释什么是特色农业。
雪茄烟作为第一产业,已成为儋州广村镇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载体。由于雪茄烟草的经济作物,广村镇白沙滩村270户农民平均年收入5.55万元;广村镇3000亩基地作为第二产业,是全国唯一的雪茄外包烟叶规模化种植基地,连接国内外雪茄深加工企业,提升雪茄产业附加值;作为第三产业,欧式和南洋风格的建筑在广村雪茄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年来这里度假和举办绘画和手工艺品展览的商人和游客在人文和异国风情的独特氛围中漫步。文化和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一个接一个”的热带特色农业逐渐成为儋州的气候。“金龟”、“儋州红鱼”、“鹿角灵芝”等特色农业在连接第二、三产业方面走了一条新路,不仅在精深加工方面下了功夫,而且使产业本身成为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
儋州市农业委员会主任陈慕星介绍,近年来,儋州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业,包括畜禽产品、林产品、果蔬等产品,帮助儋州获得2014年“中国特色农产品示范城市”称号。据统计,2014年,热带特色农业使漳州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同比增长12.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1元。
如何进一步优化热带特色农业,漳州市市长张庚说:“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产业规模为基础。要把握新时期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农业接二连三 特色农业“接二连三”成气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业接二连三 特色农业“接二连三”成气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8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