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六届局级领导干部培训二班武智
北京非常重视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但在修复和保护方面仍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在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和梳理历史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历史建筑的改造和保护。
北京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现行修缮制度亟待完善。目前北京的文化保护项目绝大多数是财政拨款资助的,在资金申报、工期期限、财务评价、资金审核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很多文化保护工程为了赶上工期,避免追加资金,不得不节约技术,更换材料,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同时,现行的文物修复工程管理模式忽视了技能传承的需要。
第二,专业人员和工匠短缺。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行业“教师制”的传承逐渐弱化,导致北京古建筑行业最年轻的技术人员已年过五十;青年工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有关历史建筑的专业知识,其修缮技能可以满足房屋修缮的一般要求,但很难满足历史保护建筑“以旧换新”的专项修缮要求。
第三,历史建筑技艺的保护研究和科学研究薄弱。目前,市文物局下属的北京古建筑研究所是北京唯一的官方古建筑研究机构,承担着更多的古建筑文物档案调查鉴定等事务性工作;高校开设建筑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很多,但很少进行古建筑技术的理论分析和替代材料与技术的学术研究。古代民间建筑的学术机构和技术期刊比较薄弱。
四是评价标准不明确,基数把握不准。2005年,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这是北京市第一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但法规规定的评估标准尚未出台,导致专家在评估过程中存在主观因素,很多建筑要根据年代和历史价值列为文物。
另外,法律法规滞后,严重制约整体保护。
要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行业顶层设计,深化项目管理机制。建立文物修复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在建立技师专业等级制度的基础上,对个人严格审查和监督企业的用工情况和技师的专业技术资格。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建立问责制度;建立文物古建筑分类调查修复标准并实施。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专业评价体系。申请国家古建筑修缮技能专项保护。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着独特古建筑修缮技艺的老工匠享有特殊待遇,他们被组织起来向老师学习传承技艺。推动将“文物建筑工人”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恢复职业等级评定,加强职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
三是加大传统建筑技艺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改造力度。为北京现有传统建筑学术资源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根据其特点和专长统筹安排和规划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目标。对技术成果共同申请专利或者进行其他商业合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反馈给科学研究。
第四,加大普查力度,搞清楚家庭背景。加大历史建筑普查力度,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记录历史建筑的详细信息。
第五,树立整体保护和法律保护意识,加强法规建设。参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北京市急需制定相关历史街区保护法律法规——《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或《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等。
1.《修缮 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修缮 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0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