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艺媛院士:“一粒米,十滴汗”,让米粒回归仓库
姜艺媛驾驶拖拉机
最近,停止食物浪费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桌子上的每一顿饭都很难吃。”桌子上的每样食物都应该被我们珍惜。
但是你知道把米粒拿回仓库有多难吗?大米切成捆后,必须晾晒堆放,冷冻后运至料场脱粒、清洗、入库。在此期间,米粒的损失和浪费是惊人的,往往超过产量的十分之一。在此之前,水稻必须避免大风倒伏的风险。
为此,我国著名农业机械专家东北农业大学姜艺媛院士,发明了国际上第一台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系统,历时33年,使米粒得以返仓。
不求前程,南燕北飞
姜艺媛1928年出生于常州。抱着“科学救国”的信念,18岁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电机工程系。大一的时候在学校认识了很多美国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美国教授,所以想转学农业机械化。
但由于电气工程系和农机系属于不同的学院,只有转系才能重新入学考试。如果他们考试不及格,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阅读。然而,姜艺媛下定决心,在扎实的学习基础上,他如愿以偿,从此与农业机械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四那年,姜艺媛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他放弃了在金陵大学任教的机会,主动选择了条件极其艰苦的东北边疆,去了中共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农业院校——东北农学院。
这个决定源于一份报告。为了建设东北,当时在美国学习畜牧和农业工程的沈阳农学院院长张克威在南京讲学。张克威在报道中说,东北大,人少,土壤肥沃。土豆长得跟碗一样大,玉米长得噼啪作响,很适合农业机械化。姜艺媛听到这个消息时很激动。报告一写完,他就报名了,决定去广袤的土地。
“我太喜欢农业机械化这个专业了。听说东北大,人少,土壤肥沃,很适合农业机械化。”他说。
从此,“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出现了一位新的农机明星。
不求障碍,33年不动摇
“一粒米,十滴汗。”20世纪60年代,农民弯腰驼背,用镰刀收割水稻,用机器脱粒水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即使是国外最先进的机型,传统的“先割后脱”联合收割机也无法解决掉穗损失严重、作业效率低下、无法收获倒伏作物等问题。
农民一辈子都在“背对着天对着黄土”干活,土地上的每一粒粮食都要珍惜。姜艺媛决心“先打谷,后切割,克服世界问题”。
“割前脱粒”并不是什么新想法。从19世纪中叶开始,澳大利亚、日本、苏联、意大利、英国、法国、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国内十余个单位也进行了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所以一直被视为世界性问题。当时,姜艺媛远离城市信息区,材料少,没有设备,身边只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只有大片的稻田。
“外国人没做过,中国人就不能做吗?”姜艺媛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几名年轻教师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从构思、设计、计算、绘图、试制到现场实验,一切都由姜艺媛亲自动手。
为了仔细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他经常躺在潮湿的水田里,随着机器前进,满手的泥土和油腻,他的黑脸使他看上去和现场的工农没什么区别。
1976年,第一代水稻脱粒机用了4年时间研制成功,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台实现割前脱粒的收割机,打破了多年来割前脱粒水稻的沉寂。美国著名农业机械教授亨特评论说:“我相信这将是一项造福水稻种植者的重大发明。”
经过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割前水稻收获机终于问世,鉴定结果为“世界第一、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三项国家发明奖。
除了在切割前创建水稻脱粒收获机系统,姜艺媛还发现了相似理论中的墨菲π关系合成理论的一个主要缺点,这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该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
“割前打稻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虽然我在克服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但它还没有成为性能稳定、可以大批量投入生产的产品。所以,我没有理由停下来。”姜艺媛说。
33年来,他“只问初心,不问无物”。2020年2月24日,姜艺媛在哈尔滨去世,享年92岁。他的丈夫死了,他的精神永存。
1.《稻上飞是谁 蒋亦元院士: “一粒米,十滴汗”,让水稻颗粒归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稻上飞是谁 蒋亦元院士: “一粒米,十滴汗”,让水稻颗粒归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0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