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两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
如何建立新的关系?
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期间,《关于加强对省级地质调查机构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指导配合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吹响了新时期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团式收费的集合号。
一个
在新的时代,我们不能再自吹自擂了
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地质工作也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地质工作要承担更重的任务。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孙绍成、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在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均对此进行了讨论。
孙绍成高度总结了新时期对地质工作更新更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支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方向,巩固能源资源基础,确保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填补民生短板提供支持,全面推进“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
钟自然细化了新时期地质工作任务:加快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加快海洋地质调查重大装备建设,全面推进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和实施,认真实施清洁低碳国土。五大能源地质科技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有效的经验是聚集国家力量,围绕既定目标分组集结,发动集体冲锋。
然而,自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集团式组装和集团式收费在管理体制上遇到了障碍。中央政府成立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主体的公益性地质队,各省(区、市)也成立了地质调查所和环境监测站两个公益性地质队,在支持服务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两级公益团队打自己名字的现象依然存在。
以省级公益性队伍的重要力量——省级土地调查所的建设和发展为例,虽然成立了十几年,但各地的管理仍然千差万别:在行政管理上,有的由国土资源厅管理,有的由省地勘局管理;在资金支持方面,有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在发展路径上,有一心一意做公益地质工作的,也有靠市场赚钱补贴公益工作的;在工作重点上,有的人一心一意做基础地质调查,有的人还是以找矿为主...
这种现象的存在显然不利于国家地质调查部队共同努力,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分配给地质工作的任务!
因此,2017年,以全面满足新时期地质工作新要求为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开始思考建立新的两级公益团队:地方测绘局与地方测量所的关系应该加强还是削弱?如何打造一流的区域学院?
2017年7月26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上,钟自然对局站关系提出了“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信息共享、项目联系、业务指导”的新要求。
2017年9月13日,钟自然主持召开“构建中央公益单位与地方公益单位新型工作关系”座谈会,进一步明确要从为什么要构建新型工作关系、地方公益队伍建设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构建什么样的新型工作关系、采取什么措施构建新型工作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思考,并提出18项具体措施。
2017年11月17日至2017年12月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域项目办公室在各自区域组织召开“中央-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在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发布了以全面提升省级地质调查机构和监测站能力为核心的《关于加强对省级地质调查机构和地质环境监测站指导配合的若干意见》,正式吹响了两级公益团队齐心协力支持、打击、创新的集结信号。
2
新时代的两支队伍想要快速前进
“新局(站)指导协作关系的核心是能力提升,目标是形成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许作了明确发言。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要做好统筹部署、业务指导、项目合作、技术创新、信息共享、人才培养。”许对说道。
在项目联系人中,
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总体部署,两队根据各自职责开展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规划和部署;在“三深一土”中,大科学规划、重大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创新、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发等。,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增强,形成全国下棋新格局。
在业务指导中,
在加强对承担中央财政地质调查项目的地质调查院、监测中心站全过程业务指导的同时,搭建院(站)长座谈会、专项业务培训班等平台,将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新理念落实到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中,将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的最新地质理论研究成果和各种专业技术、方法、装备应用到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中,提升院(站)业务能力。
在项目合作中,
支持地方勘察院和监测站按照有关规定承担中央财政地质调查项目;推进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合作,建设示范项目,服务中央与地方重大资源、环境、工程等需求。
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
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和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主线,支持创新型地质勘查单位和监测站参与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质调查机构和监测站设立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实验室、业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地方研究所、监测站和地方局直属单位联合申请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在海外地质调查和国际合作研究中
鼓励地质调查所和监测站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调查,并做出协调安排和技术支持;依托地球科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国际矿业论坛、地球科学计划等国际合作平台,为当地勘测机构和监测站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交流合作机会。
论公共地质工作信息的互联共享
推进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面沉降、土地质量、生态建设等监测网络的统一规划、建设和互联互通,建立监测数据和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构建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扩大地质云覆盖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质调查机构和监测站以节点方式接入地质云;加强标准建设和技术服务,推进省级地质数据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全国地质数据的共建共享和相互融合。
在人才队伍培养和文化建设方面,
建立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交流学习、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支持地方研究所和监测站推荐和选派优秀科技人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研究所和监测站申报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中国地质调查局鼓励大地所、监测站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大地局各类人才选拔,并授予相应职称。继承和发扬“三个光荣”传统和李四光精神,以新时期地质学家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化新时期地质学家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践,共同推进地质文化建设。
通过七项措施,两个公益团队将在工作部署、项目合作和科技创新方面调整为快速前进。在新的时代,中国的地质工作必将翻开新的一页。
三
构建规范化系统的协调联动机制
为了树立良好的目标,作为新时期地质工作指挥部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加强了对新局-院(站)关系的组织领导,通过建立专门的协调组织,形成了两级公益性团队的常态化协调联动机制。
“地理调整局在发展研究中心和环境监测所设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并将与各地区项目办公室联系,完善这一机制,并尽一切努力加以推广。”许对说道。
与此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也采取内外兼修的方式,丰富和完善这一常态化机制:在内部,各直属单位认真落实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对医院、站地质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实际配合。对外请协调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重视并加强对医院、站建设的指导。
作为大地测量局指定与大地测量所联系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成立协调机构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后,已经想出了局院组负责的思路。
" 2018年,新局院关系将主要围绕五大任务展开."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
一是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引领新时期地质事业发展。
具体而言,根据新时期国家需要,开展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扶贫、农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一带一路建设等研究;在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上,开展“三深一土”规划、大型科学规划项目、重大基础地质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为适应两级地质工作的需要,省级规划中涉及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地质工作,应纳入国家规划部署,优先给予支持。
二、精心办好全市地质业务培训,支持新领域地质工作业务能力建设。
三、积极推进地质云的延伸和升级,引导和支持具备基础条件的地质调查所等单位作为地质云节点,引导地质调查研究和服务方式的转变。
四、优先提供“走出去”信息服务,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地学合作,鼓励有兴趣和条件的地质调查机构参与沿线国家地质调查,并做出协调安排和技术支持。
五、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初步确定的平台和渠道包括:召开区域测量负责人座谈会、运行《国家地质调查动态》等。、邀请相关区域勘察机构参与开发研究中心的地质勘探、规划研究、战略研讨、海外勘察、信息化建设等业务活动。
看到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参加会议的当地调度中心主任和监测站站长都很激动。有的院长和站长甚至建议把业务指导改成业务领导,充分发挥公益团队的作用。
▼
+
1.《地质环境 重磅!地调院与地质环境监测站或将经历重大变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地质环境 重磅!地调院与地质环境监测站或将经历重大变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07066.html